> 城市

王欢浪下沉抗疫日记

2021年12月29日 星期三 晴

冬至已过,将交二九,因为疫情,使人觉得西安这个冬天愈加寒冷、难熬。太阳像往日一样,照耀着这个与疫情赛跑的城市,冬日的暖阳,温暖着西安城。

已是封城的第六天了。疫情肆虐,岂能袖手旁观。

按照省上的安排,省级机关干部下沉就近基层社区,助力抗疫防疫工作,要求在10时前到安排的社区报到。我就在住地建南社区就近下沉,帮助社区开展防疫工作。建南社区是西安市碑林区柏树林街道办事处的一个社区,辖区内共有24个院落,常驻人口3000多人。这是我初到时了解的建南社区既清晰又模糊的轮廓。

7点50分,我就到信义巷建南社区办公楼下,门关着,窗开着。我敲了敲门,门紧锁着,无人应答。此时有几个群众拉开距离,从南向北有序向城墙根前行,后面有带着红袖标的在指引。“你找社区的干部?”一名警察问。“对!”“不做核酸赶紧回家!”“不!我是下沉帮防疫的。”“你是?!”“我是省直单位下派帮防疫的。”说着我拿出工作证。她看了看,“社区的同志6点多就去建国门口核酸检测点了,您到那儿去找吧!”“谢谢!”我就赶紧去核酸检测点。沿路看见群众鱼贯前行,直奔检测点,各路口有警察执勤。

到城墙根,检测群众已排成两条长龙。检测点一派忙碌的景象,警察和志愿者维持秩序,“大白”们录信息、做检测,群众有序跟进。

我欲上前对接下沉工作,志愿者、警察和工作人员举手示意阻拦,并且问“你要干什么?”“找社区负责同志。”“你需要做什么?”一个身穿蓝色羽绒服的高个子男子一边在遮阳棚上绑电线一边问。“我是省上下沉帮助防疫的,需要对接工作。”“我们还没有接到通知,暂时没有太急的工作,要不你先休息一下?”“没通知不要紧,我就参与测核酸,不休息!”“谢谢!那你就帮忙维持秩序。”我就戴上手套和护面板加入了志愿者队伍了。亲眼目睹了测核酸的全过程,亲身经历了测核酸的艰辛。

一个做检测的大白,手戴白色乳胶手套,一手按压消毒液按钮,一手接消毒液,然后双手反复搓,“请啊一下”“啊——”右手迅速拿出棉签,在被测者口腔深处划了一个圈,左手打开试管,右手立即将取样的棉签头插入试管折断,动作灵敏、熟练。一个大白每天要把这个动作反复近两千次,每一次都是一次从无到有、从有到无的精准操作。这一划,折断的是棉签、区分的是阴阳、阻断的是病毒。

一个穿着棕色呢绒外套、个子中等的女性社区工作人员手持喇叭,站在花坛砖台上,不惜气力,大声呼喊:“请大家配合一下,提前打开‘一码通’,你打开不吃亏、不上当,轮到就测,节省时间。”群众也很配合,有的迅速拿出手机打“一码通”,有的慢慢腾腾地切换手机内容,有的手插进衣兜带着耳机听着歌,有的我行我素就像没有听见一样,有的直到查“一码通”时才急急匆匆打开,有的因急忙打不开“一码通”而抱怨……总之不一而足。这一喊,叫醒了沉睡了几百年西安明城墙的砖块。

一个身着浅蓝外套、微胖的女性社区工作人员声音铿锵有力,“打开‘一码通’的过来5个,1、2、3、4、5,好!停!跟我来。”一天时间连她自己也不知道把这句话反复说了多少遍,就这样干脆利落、不知疲倦、不觉厌烦地引导群众做核酸。群众有节奏的跟进,一组、两组、三组……就这样像流水一样往前推进。这一幕,上演了这个冬天最普通、最具体、最现实抗疫防疫场景。

一个穿着蓝色马甲、个子中等偏高、声音已经沙哑的女性,动作十分麻利,喊话很接地气,“来!来!来!拿身份证的老人和小孩过来。”“大叔,身份证。”一边说,一边准备用手机扫。“你说啥?!十分钟!都等了老半天了,还要十分钟” “不是等十分钟,是要扫身份证。”说着拿出自己的身份证比划了一下。老人仿佛明白了,有气无力地说:“人老了,不中用了!不中用了!”颤颤巍颤地从衣兜里慢腾腾地拽出了带着套子的身份证。这个女同志接过身份证,娴熟地从套子里抽出了身份证,一手拿证,一手用手机扫描,看起来没有任何烦躁、也没有生气。这一瞬,温暖了这个冬天。

此时只有西安人,每个人都在发挥着自己的光芒,携手共进,并肩作战,祛除阴翳,照亮前方。

2021年12月30日 星期四 晴

太阳每天刷新着地球,阴晴交替,岁序更迭,周而复始。西安“一码通”每天更新着信息,天天如此,昭示阴阳,绿“马”珍贵,红码心焦。

疫情仍然肆虐,百姓齐心抗疫。心房装满晴朗,出发遇见太阳。

8点了,看起来是晴天,太阳还懒懒地趴在被窝里不肯出来,冬天的阳光好像来得迟、来得慢、来得羞怯、来得让人急不可待。

今天,调整了工作思路,由定点采集到进入院落采集,组建家门口的检测点,宁可让工作人员多跑路,尽可能让群众少跑路,把方便留给群众。所有工作人员分成两组,由省市下沉干部、社区干部、医护人员和志愿者组成。

我参加的这一组负责信义巷菜市场、7号院、4 号院、55号院的检测,我们走到哪里就把责任带到哪里,同时也把信心、耐心、爱心带到哪里。

菜市场住户多为卖菜的商户,人又多又杂。进入菜市场,往日的喧嚣荡然无存,冷冷清清。我们与菜市场的同志一边抬桌子、粘废料袋子、摆检测物品、搭简易检测台,一边喊群众下楼、组织排队、划分小组、清点人数。菜市场工作人员负责喊群众下楼,志愿者组织排队,维持秩序,社区同志用手机扫码,医务人员检测,分工明确。当小喇叭一喊,群众就很快下楼,有的穿着棉拖鞋,有的身着棉睡衣,有的插着耳机,有的搀扶着老人,有的带着小孩,又像菜市一样,有了人间气息,与往日不同的是人人都戴了口罩,人人都保持了距离。“今天这样做好,省心省事,还安全,家门口的监测点真好!”“到底啥时候能解封?”“看疫情情况,现在说不准。”“唉!这把人就急死屋里了!”“我家都快没有吃的了,这可咋办呀?!”“我的菜还没有卖完,再不卖就放坏了。”“不要着急,只要大家配合,疫情很快就会过去。”群众一边排队,一边议论。这个小区一个小时左右就做完了。

一位身着黑色棉衣的老人推着自行车急切说:“我没有钱了,让我去银行取点钱,很快就回来。”“不能出去。”“不出去、没钱买菜,咋生活?”“用微信付款,”“我不会用!!!”“那让孩子帮你买。”“孩子都不在身边,只有我和老伴。”听到这,我觉得很不是滋味。我上前说:“老叔,您理解一下,我们给您教微信操作,这既方便,又安全。”“我理解,咋能不理解,我是老兵,都八十岁的人了,不知道啥?你们也很辛苦。”说着拿出了手机,我和我的同事一边给老人讲解,一边让老人操作。试了好多遍,老人还是操作不了。经社区同志和值守警察联系对接,同意帮助老人在就近取款机上取款。老人连说“谢谢!”这一声道谢,定格了这个冬天的寒冷和温暖,虽谈不上感动,但值得思考。这是一个插曲,也是真实的生活。

我们及时总结菜市场工作经验,按院落排序,依次类推,在做菜市场时,就安排4号院,7号院、55号院都是如法炮制,环环相扣,分工协作,紧张有序。我们在总结中改进,在改进中总结,在重复中前进,在前进中重复,就这样与时间赛跑、与疫情较量、与群众融合,共同打赢疫情保卫战。

整个检测做完,大家都觉得腰酸背痛,声音嘶哑,虽然累,但不抱怨,虽然寒冷,但不畏寒;虽然危险,但不退缩。正如,在微信上所说“每一个巨浪都成就于微澜,每一个普通的灵魂里都有江河。”

2021年12月31日 星期五 晴

时节不居,岁月如流。一眨眼,就到年底了,猝不及防的疫情让人觉得2021年过得更快、更像年关。

7点30分,大家就到社区集合了。集体研究分发蔬菜方案、细化核酸检测。

“咚咚咚……”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夹杂着询问“有人吗?”“有,请进!”“同志,我家老人昨天晚上去世了,给我开个证明。”“你姓董,是不是昨天晚上你打的电话?”“我姓董,打过电话。”“社区证明已经开好了,我和派出所、街道办联系后,你去对接。”“好,谢谢,谢谢,你们辛苦了!”“是派出所吗?我是建南社区的,我辖区一位老人去世了,需要对接,证明已经开好了,请接洽。”“好,好,让带上户口本、证明到所里来。”“是街道办吗?我是建南社区的,我辖区一位老人去世了,需要对接,证明已经开好了,请接洽。”“好,好,让带上证明到街道办来。”“联系好了,你带着证明、户口本赶紧去派出所和街道办,千万注意安全。”“谢谢!你们辛苦了!”

电话铃又响了,“我家没有天燃气了,洗不了澡,做不了饭,取不了暖,咋办呀?!”“如果是新表,可以在网上买,如果是老表,你和你们小区联系,像你这样的户数多了和天然气公司联系集中办理。”

电话铃又响了,“是建南社区吗?”“是,需要什么帮助吗”“孩子核酸结果怎么查?”“用互联网登录国家应急平台,输入孩子姓名、身份证号码就可以了。”“谢谢,那我试试。”

电话铃又响了,“是建南社区吗?”“是,需要什么帮助吗”“今天还做核酸吗?”“做!”“在什么时候?”“现在还不确定,等通知吧!”“孩子老师催要结果呢。”“请您理解,我们也在等通知,一有消息就先通知你。”“好吧!”

电话铃又响了,“我家没菜了,什么时候发菜?”“时间不确定,安排好了通知大家,在家等待。”“其他地方都发啦,我们还等?”“对,还等。如果你比较着急,那就给你一个配送的电话,可以送菜。”“你们效率怎么这么差?!好啦!不说啦!我等!”电话挂断了。

……

社区电话不断,几乎都是这些事,表面看是小事,民生的事其实是大事。

通知来了,下午3点做核酸,晚上可能发菜。

为了提高效率,把核酸的按照院落网格分了4个小组,按部就班,同时进行。“领导,我叫程雪,你、他还有他我们是一组。”一个穿着防护服的女同志指着我们三个说,“下午我们组做31号院、21号院、建南楼、建北楼。”“领导你负责接送我扫过的试管,盯好人,我负责扫码,他负责接试管,帮医生数人,他负责维持秩序。”此时我才知道她叫程雪,她声音已经很熟了,这几天竟然没顾上问姓名,但工作配合很默契。按照分工,轻车熟路,6点前就测完了。

核酸做完了,发菜又开始了。

明天就元旦,为了让群众有菜吃,在社区工作的同志分工协作,确定发菜地点,制作打印发放表格,联系院落负责人……

晚上8时,在建国门发菜点,社区同志向院落的负责同志发放领菜表格,所有院落的负责同志带人排队领菜。身着品安蓝马甲的程雪同志手持小喇叭,大声喊:“请大家听喇叭,叫谁谁来领,大家都有,不要着急,排好队,保持距离。”“请8号院来领,8号院!”“车停好,1,2,3,4……”“好!你们的够了”“请9号院来领,9号院!”“车停好,1、2、3、4……”“好!你们的够了”……这样的节奏一直持续到凌晨。

此时,程雪沙哑的喊声成了冬夜驱赶寒冷和黑夜的“哨音”,成了这个夜晚最最优美的旋律;建国门的路灯好像专门为黑夜里领菜的人照亮,点亮的是群众的心灯,照亮的是前行的路;西安人用行动和付出筑起了抗疫的城墙,明城墙见证了西安人携手抗疫的壮丽史诗,这段历史与城墙永存。

今夜是值得记忆、值得留恋、值得回忆的夜晚,因为今夜有故事、有历史、有生活,过了今夜就成了明年,去年就“疫”去不返,明年就岁月静好!西安长安!西安常安!国泰民安!

2022年1月1日 星期六 晴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岁岁如此,年年不同。

分发蔬菜还在进行,祝福填满了网络空间,一样的元旦不一样的过法。

今年第一个子夜的西安,当人们拿着手机互发元旦祝福的时候,西安人还在防疫的路上拼命的奔跑。

今年第一个子夜的西安,疫情把往日的繁华、热闹、喧嚣锁进了家里,路灯依旧,马路依旧,城墙依旧,却静谧得让人害怕。

今年第一个子夜的西安,社区干部和志愿者还在忙碌地给群众送菜,收到菜的群众在微信群里互晒,晒菜成了西安人今年元旦最兴奋、最暖心、最感恩的事,实践证明大疫无情人有情。

“民不患寡而患不均。”。在封城第9天、元旦来临之际,为了让群众吃到党委政府下发的爱心菜,精准、一个不少既是标准,也是考题。“给我们先分,我们院子小,数量少,装得快,很快就走了,也不聚集。”“给我们先分,我们院子大,数量多,虽然装得慢,但不倒腾,装好就走,回到院子发放的范围广,也不会聚集。”“给我们先分,我院子老人多,都行动慢,早发他们一领就安心了”“大家不要争,社区怎么安排就怎么来,给我们院子最后一个发……”我亲眼目睹了分菜、数菜、送菜、收菜的全过程,分菜的艰辛、数菜的枯燥、送菜的不易、收菜的喜悦都是一帧帧鲜活的民生写生画。我和其他俩名下沉干部上到一辆白色小卡车上装菜,这辆要装3个院子420份菜,我们排队接力,接、送、放完整有序,大概用了半小时就装满了。看着车上像小山一样的蔬菜,我们装菜的都感到十分高兴。我们已经好长时间没有干过体力活了,手脚还算灵活,装了一会菜,浑身就发热,觉得没有那么冷了,驱散了冬夜的寒冷。这个特殊的夜晚、特别的凌晨,虽然很累,但很充实;因为众人携手接力,及时送达了党委政府的爱心,点亮了西安城的万家灯火。虽然节日的气氛淡了点,但党委政府关心群众、群众依靠党委政府的鱼水深情永远没有、也不会淡。

夜半时分,我和单位的同事回到住处,做了简单消毒、洗漱就休息。躺在床上,胳膊酸痛,喷过酒精的手皴痛,睡意全消,就索性拿起手机翻看信息,既有新年祝福的,也有晒菜造型的,也有打问疫情的,更有吐槽的。“2022年愿山河无恙,人间皆安,西安快快解封,你不那么繁忙,愿所念的人,平安喜乐,愿所想的事,顺心如意,元旦快乐!”“祝新年快乐!平安健康!”“今天是周末、月末、年末,把不快统统抹去;明天我来、你来、他来,携手共创未来。预祝2022年阖家幸福、国泰民安!”……这是我收到的祝福,到这个点了,我没有回几个信息,也没有发几条信息,觉得这些年亏欠朋友和亲人很多很多,心里很愧疚。

早上6点就醒了,是多年习惯的原因吧!躺在床上不想起,翻看下沉工作群有没有新消息,陆续给部分亲朋好友发送了元旦祝福。发完祝福就接着续写修改下沉日记,把亲身经历的这段历史记录下来、把西安这段抗疫史诗记录下来。我知道自己写不了鸿篇巨著,那就做个留声机,用笔尖把时代的点滴声音记录下来,把西安抗疫的真实场景记录下来,把鲜活的典型事例记录下来,把需要在社会治理中的思考记录下来。

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付有心人。在热切期盼中,迎来了新年的曙光,我们踔厉奋发、笃行不怠,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等待拐点、祈祷平安,我们坚信在不久的将来,门庭若市、车水马龙会在西安重现,到那时我们在西安相聚,我在西安等你。

2022年1月2日 星期日 晴

接了女儿的电话,我心海掀起了微澜。理了理情绪,我决定静下心来,给女儿写一份信,以表达我的歉意。

瑶瑶:

我亲爱的女儿,西安疫情肆虐。由于工作关系我没有给你太多的关心和问候,刚刚接听你的电话后,我感到心里很愧疚。因为我觉得在如此境地我没尽到父亲的责任,总以为你已经长大了,会照顾自己了,我只顾埋头工作,忽略了对你的关爱,在此爸爸向你致歉。

我一直没有和你联系是怕你担心我,而不是我担心你。因为疫情爆发后,我就在单位参加抗疫工作了。吃住在单位,成天也顾不上给你奶、你妈和你打电话,怕你们为我担心。

12月29日,我志愿下沉到社区参加防疫抗疫工作,与社区干部和医护人员组织群众做核酸检测。以前都是别人组织我们做,今天是我组织大家做。这一天我深切体会到社区同志和医护人员及志愿者的不易。希望学校组织你们做核酸检测时积极配合,按照学校的要求做好防护工作,这是对防疫工作的最大支持。同时,要做到停课不停学,合理安排作息,做到学习防疫两不误。

这几天,我忙于参与社区防疫工作,一边学习掌握防疫抗疫知识,一边帮社区干部组织抗疫工作,同时在晚上,我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了我所在社区的抗疫实况,每天晚上凌晨1点左右睡,清晨不到六点起床再续写,忙时一天只吃一顿饭。高负荷的节奏我也感到很累,但是很充实。特别是12月31日晚,群众拿到菜后高兴难以言表,充分体现了疫情无情人有情。孩子,希望你不要抱怨现在西安封城,把你们封在学校,封在宿舍,这是不得已而为之;希望你不要转发与疫情相关的负面信息,也不要被负面信息感染;希望你在学校认真学习、不负韶华,将来以扎实的学识报效祖国;希望你不要抱怨爸爸,我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因为我们是西安的一份子,我也是共产党员,危难时刻,我不上谁上?此时也只能舍小家顾大家,岂能贪生怕死、袖手旁观?

瑶瑶,无论何时何地,无论什么情况下,爸爸都是永远爱你的、牵挂你的。面对大疫的考验,我对你缺失的关爱会成为你人生的宝贵财富,因为你经历了5.12地震后,再次经历了大疫,心理承受能力、临危处置能力、耐挫力都会有很大的提升,温棚里长不出参天大树。经风雨,见世面才能在生活中立于不败之地。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罢了。元旦已过,让我们共同携手抗疫,静等长安花开,春暖之时就是疫除之日,惟愿西安长安、西安常安!

夜深了,纵有千言万语、万语千言也表达不了我对你深深的爱和永远也难以倒回2021年的关心,未表达的爱深藏在心底,等疫情过去,我带你一起回凤翔老家,咱一家人团聚,一起吃豆花泡馍就擀面皮,吃几顿热干面,美美地睡几觉,你说好不好?

就此搁笔,多保重、勤珍重,愿新年有新气象。

我将近期抗疫日记发你,看到日记你就看到我了。

永远爱你的爸爸  凌晨于西安市住处

来源:中国网·丝路中国频道  责任编辑:石进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