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舆情资讯

“叛逆期”的医美,该如何生长?

11月17日,“女子割双眼皮变白眉大侠”的话题冲上微博热搜,短短几小时阅读量便超2亿。铺天盖地的评论和转载中,舆论风暴又一次瞄准了医美。

不知从何时起,医美这个以“美”为名的产业,却总是与丑闻相伴:黑心机构卷款跑路、花季少女隆鼻毁容、注射假药导致失明……频频被曝出的医疗事故与行业乱象,让医美成为不少人心中的“危险地带”,甚至一度被“妖魔化”。

医美,这个近十几年才发展起来的新产业,拥有着异常蓬勃的生命力。据一份行业调查报告显示:2019年中国医疗美容市场规模达到1769亿元,医美用户超1300万人,而中国也成为全球医疗美容发展速度最快的市场之一。

一面是此起彼伏的舆论“讨伐”,一面又是欣欣向荣的市场前景,医美恰如一个处在“叛逆期”的孩子,在跌跌撞撞中,向前狂奔。

那么,医美市场现状究竟如何?人们对它爱恨交加的原因是什么?行业发展的路又该延向哪里?记者进行了走访调查,为大家掀开“叛逆期”医美行业的神秘面纱。

求美者趋之若鹜

“轻医美”成为日常支出

医美火了。

肉毒素、水光针、热玛吉、玻尿酸……对于这些五花八门的医美词条,90后的静媛如数家珍。

“为了美,受点罪没什么的。”静媛是一名资深医美爱好者,从入职第1年在小姐妹的怂恿下做了双眼皮手术后,她便一头扎进了医美的“深海”,年纪还不到30的她,几乎体验过所有的面部医美项目。

“眼睛、鼻子、下巴、下颌角全都做过。”对于自己的美貌并非天生这件事,静媛丝毫不掩饰,甚至坦言连公司的保洁阿姨都割了双眼皮。

曾几何时,医美是属于极少数人的奢侈消费,但如今,它早已进入公众视野,变得司空见惯和日趋流行。

在美团APP上随便输入一项常见的医美项目,便会出现上百家机构供你选择;在一些热门商圈附近的写字楼里,各种私人美容工作室鳞次栉比;在社交媒体平台,铺天盖地的医美广告让人眼花缭乱……

“求美者的数量逐年增加,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为‘颜值’买单。”郑颖是西安高新区一家医美机构的医师,在三甲医院皮肤科工作了17年的她,几年前看到了医美行业的发展潜力,毅然投身新领域。她说,医疗美容曾是我国医疗体系里的冷门地带,很少被医学生主动选择,但现在风向变了,很多领域内经验丰富的医生都开始进修转型。

“若干年前,人们对医美的认知还停留在隆鼻、削骨等手术型医美项目,求美者也是抱着‘换头换脸’的诉求找医生,但现在非手术型的‘轻医美’项目更受青睐,门诊咨询微调的爱美人群比例越来越高。”和郑颖同在一个机构的运营总监韩美茹告诉记者,她们的机构主打皮肤的改善护理和面部微调整,相比“伤筋动骨”的大手术,创伤小、恢复快、效果自然的“轻医美”项目更受追捧。

“25岁至40岁女性是我们的主要客户群体,其中不少人会定期来做一些光电项目和填充,以保持面部呈现更年轻健康的状态。”韩美茹说,以“轻医美”代替护肤已成为当下很多中高收入女性的选择。

“精简护肤,把省下来的钱投入到医美项目上,我觉得效果更好。”卓一是光子嫩肤项目的年卡用户,她说医美已成为自己的日常支出。

非法机构遍地开花

最低消费不足百元

利字之下,鱼龙混杂。

消费者趋之若鹜,行业版图迅速扩张,资本蜂拥而至……蓬勃发展的医美为经济发展配备新的动力引擎,也催生出种种行业乱象。它们如暗疮一般,侵蚀着行业发展,也让许多消费者望而止步。

“我现在最后悔的事就是整了鼻子。”2000年出生的小美是一名艺术院校的学生,一直对自己相貌不满,她不顾家人反对,在学校旁边的一家工作室进行了隆鼻手术。

但那次手术并没有让小美如愿以偿地变美,做了多次修复,效果仍不理想。

“当时机构的负责人吹得天花乱坠,说一顿午饭时间就能变美,保证手术安全无风险,我这才动心。”11月24日,接受采访的小美戴着口罩和一顶大大的帽子,带着稚气的眼睛下还有明显淤青。

“求美者低龄化趋势日渐显著,这令人很担忧。”郑颖说。

商业利益驱动下,医美机构“招数”频出,各种夸张、欺骗、诱导性的“美丽话术”满天飞。“1元体验小气泡”“玻尿酸免费体验”,就连正常售价几万元的热玛吉项目也推出不足千元的“尝鲜”套餐……很多商家利用年轻群体消费能力不足但敢于尝试的心理,“花式”营销、精准围堵。

而这,只是医美行业乱象的冰山一角。

“近几年,‘颜值经济’火热,医美行业在互联网助力和资本青睐下井喷式发展,但过于迅速的发展也带来很多问题。”陕西省整形美容协会会长冯云坦言,医美行业有很长一段时间处于野蛮生长的状态,陕西省医美行业起步虽晚,但发展势头很迅猛,市场快速扩张导致行业内部竞争残酷,很多经营者为了求生存而动起歪心思。

“资质不足的‘黑诊所’违规执业,没有执照的假医师非法行医,假药品、假器械屡禁不止,项目收费混乱,医美事故多发,而且在一些营销号和不良商家的虚假宣传下,求美者好似‘雾里看花’,即便受到侵害,维权也相当困难。”冯云说,经粗略统计,陕西省各类非法医美机构超4000家。

良莠不齐的商家、真假难辨的医生、以假乱真的器材……乱象之下,消费者自然是最直接的受害者。

据统计,2015年到2020年,全国消协组织收到的医美行业投诉从483件增长到7233件。《中国医疗美容行业洞察白皮书(2020年)》显示,全国平均每年“黑医美”致伤致残人数约为10万人。

可即便这样,很多医美机构依旧门庭若市。

在西安市雁塔区一家私营医美机构的门诊大厅,数十名顾客在等待。“我加了很多医美群,这家店最近在搞活动,我和闺蜜好不容易才抢到399元玻尿酸买一赠一的优惠。”一位20出头的女孩一脸期待。

人们谈论医美时

到底在谈论什么

医美,这个看似简单的名词,面目神秘。

它很前卫,花样繁多的项目、层出不穷的概念,令无数走在时尚前沿的“潮人”为之倾倒。

“我刚在小红书上种草新项目,打一支玻尿酸就能拥有‘纯欲’嘟嘟唇。”26岁的田睿是个漂亮女孩,医美是她与时尚的连接点。

它很疯狂,短短几年时间,行业规模迅速膨胀,汇集的资本呈指数级增长。

“目前西安市的医美规模已排到全国第九。”冯云说。据行业内相关调查显示,中国医美市场2023年将突破3000亿元,医美已成为资本追逐的“新宠”。

它很吸“金”,动辄几万元的收费令人咋舌,知名医生的手术预约到几年之后。

“从大学开始陆续进行调整,大概投入了40多万元用来变美。”杜佳并非唯一为了美丽“一掷千金”的消费者,从都市丽人到小镇青年,医美是消费市场的“新蓝海”。

它很危险,骇人听闻的医疗事故令人胆战,频频曝出的维权事件更是令政府头疼不已。

“这几年相关部门都在加大对医美行业的监管,但违法违规行为还是屡禁不止。”西安市市场监管部门工作人员无奈地说。

它很专业,即便是简单的注射都极考验医生的水平,过硬的专业知识之外,医生还得具有一定的美学造诣。

“不断更新的技术和人们对美的更高要求都是对医生的挑战。”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整形美容颌面外科主任舒茂国教授早已是业界专家,但他现在依旧每天抽空学习相关知识。

……

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无论是专业医生、医美从业者,还是消费者,大家眼里的医美都有不同的“模样”。

可不管人们如何谈论,言语里都能窥探到这个时代的变迁——经济社会不断发展,收入水平持续提升,科学技术更新迭代,文化更多元包容,思想更开放自由,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正一步步变成现实。

同时,人们对医美的态度,也揭示出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中,无处不在的竞争和“内卷”压力。

“工作性质让我尤其介意自己的外貌,富有活力的外表会增加一个人的市场价值,同等条件下相貌较好的人被录用的概率会更高。”谢利是一家外企的HR(人力资源顾问),年近40的她依旧长着一张娃娃脸。

对于00后的“网生代”来说,在医美大数据的裹挟下,所谓的审美“标准”带来的是迷茫与焦虑。

“我要攒钱变漂亮。”塌塌的鼻梁在读初二的子涵心里,是那根必须要拔掉的“刺”。

戴着镣铐跳舞

是寒冬亦是暖春

医美行业正在经历一场“暴风雪”。

11月25日,公安部食品药品犯罪侦查局下发通知,要求针对制售假劣美容针剂、医疗美容设备以及销售非法渠道入境的医美产品等犯罪进行严厉打击。

11月1日,市场监管总局正式发布《医疗美容广告执法指南》,对制造“容貌焦虑”等9大情形进行重点打击,并对医美广告发布做出细化要求,强化监管。

5月28日,卫健委等部门印发《打击非法医疗美容服务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决定于今年6月至12月联合开展打击非法医疗美容服务专项整治工作。

……

从规范医美消费金融,到打击非法医美机构,再到约束医美广告,国家的监管力度一再加强,整治重拳不间断地挥向医美领域。

一时之间,医美行业处在风口浪尖上。

“从2018年开始,能感受到明显的压力,行业在短期内受到了不可避免的冲击,但从长远来看,规范的体制和有效的监管有助于推动行业整体健康发展。”冯云说,医美从业者想办法开拓市场无可厚非,但纯粹基于利益违规经营,甚至用容貌焦虑进行绑架式消费,必须要严厉打击。

一些不规范的企业寸步难行,发展步入寒冬,但也有经营者看到生机。

“对于我们这些正规机构来说,政府加强监管和打击力度,淘汰‘黑医美’,营造有序良好的竞争环境,促使医美行业良性发展,是好事情。”郑颖理解并赞同政府对行业实行约束,她认为消费者并不会因为政策和监管改变决策,反而会对正规机构增添信任。

“叛逆期”的孩子要想健康成长,严厉“管教”不可少,自省自纠也是关键一环。

“行业自律很重要,目前相关协会组织正在积极完善执业标准,同时强化对机构和产品的巡查,力图通过规范化和标准化来从源头上遏制行业乱象。”作为陕西省整形美容质控中心主任,舒茂国教授对行业有着清醒的认知。

风雪之后,便是春天。

饱受争议的医美行业,正在政策和消费大环境的重塑下,一步步回归美的初心。

理性加持消费

让美回归本真

毋庸置疑,医美是诱人的——生理缺陷得到修复,化腐朽为神奇;资质平庸的相貌变得出挑,平凡人“美梦”成真。

但是,美应是百花齐放,而非千人一面。

11月26日是舒茂国的出诊日,一上午他就接诊了几十位患者,其中不少人来找他进行修复。

“医美应回归医疗本质,这个行业需要更多敢说、愿说‘不’的良心医生。”作为一个擅长修复手术的医生,舒茂国见过太多因过度求美而毁容的案例。在他看来,自然、和谐才是真正的美。

与自身实际条件不匹配的畸形审美,是很多医美纠纷的根源。

“我会和求美者充分沟通,尽量满足他们的要求,但是也会拒绝一些不合理的要求。”舒茂国说,特别是对于一些心智还未成熟的青少年,有医德的医生就是保护伞。

理性,不仅能让消费者避免自身受损,也利好行业发展。

郑颖称,近几年她欣喜地看到很多求美者已越来越理性,不再像几年前一样非要整成哪个模板,而更倾向于在自身条件之上做一些改善和提升,“自然”“妈生感”成为新的流行。“任何一项诊疗都应当将健康作为前提,只有‘先健康后美丽’成为医生和消费者的共识,医美行业才能保持生命力。”她说。

“医疗热”折射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随着人们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进一步深入,与美相关的需求会日益凸显。

“医美行业发展充满希望,但在目前行业还未完全规范成熟的时期,求美者一定要以加倍的理性谨慎甄别选择。”舒茂国提醒,首先,大家一定要选择有资质且证照齐全的正规医疗机构,如公立医院的整形外科等;其次,务必要确认给自己进行诊疗的是具有医师资格的医生,因此做手术前一定要面见操刀医生,不可只和咨询师沟通;第三,要结合自身实际条件合理选择项目,不要过度求美,而且任何医学治疗都存在一定风险,求美者要有一定心理预期;最后,虽然随着技术进步,医美成本已不再像过去那么高昂,但过分低廉的产品和项目也不可靠,一定要仔细甄别,莫贪便宜。

对美的追求,永无止境。当医美回归医疗本质、医者秉持仁善初心、消费者学会理性选择、社会认同多元自然的审美,美,才会回归本真。记者 陶玉琼 通讯员 李媛

来源:陕西日报  责任编辑:邹钰坤

(原标题:“叛逆期”的医美,该如何生长?)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