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闻

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大格局 中欧班列(西安)发展成效显著

11月18日,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奋力谱写陕西高质量发展新篇章”系列发布会第十一场。会上,陕西省发改委副主任刘迎军就中欧班列(西安)高质量发展成效及下一步工作打算进行了通报。

图片3

新闻发布会现场

刘迎军介绍,开放不足是制约陕西发展的突出短板,近年来,陕西省委、省政府把推动中欧班列(西安)高质量发展作为对外开放以及打造内陆改革开放的“先手棋”,着力统筹政府引导和市场化发展,拓展国内国际双循环通道,构筑开放发展新平台,中欧班列(西安)跑出了互利共赢、开放发展的“加速度”。总体而言,建设成效可概括为“广、快、高、优、低、足”六个方面。

图片4

陕西省发改委副主任刘迎军

辐射线路广。向西、向北开通至亚欧主要枢纽城市干线通道15条,联合国内省市开通15条“+西欧”集结线路,以海铁联运方式融入全球港航体系,开行日韩过境货物测试班列,“双循环”通道体系加快形成。

运输时效快。开行频次稳定在每天10-12列,中亚方向平均运输时间约8天,欧洲方向平均运输时间约15天,运输时间仅为海运的三分之一,开辟西安-德国海铁联运快线和西安至波兰斯瓦夫库夫宽轨直达班列,全程仅需11天。

组织效率高。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加快提升,西安港建成首个铁路自动化无人码头和智慧物流监控系统,利用信息化手段提前3-5天科学编组,货满即发,重箱率始终保持100%。

服务功能优。高标准建设国家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示范工程,实施西安国际港扩能改造,整体装卸能力提升30%,推出轻资产信用贷、舱单融资、铁路运单融资等服务,长安号数字金融综合服务平台“硬”承载能力和综合“软”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综合成本低。实施口岸降费增效,建立口岸收费目录清单管理和动态公开公示制度,推动政府购买口岸公共服务和场站作业规范化,通关时间压缩一半以上。首创“舱单归并、合并申报”监管模式,压缩企业进口申报时间和成本90%以上。

溢出效应足。开通陕汽、隆基、冠捷等“定制班列”,西安爱菊依托中欧班列(西安)建设海外粮仓,引进30家先进制造企业,国家级加工贸易产业承接转移示范地和跨境电商全国集结中心加快建设,省内市(区)积极融入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建设,建设集结型二级业务网点,服务开放型经济发展能力持续增强。

下一步,陕西将围绕市场化运作和国际化拓展,加强基础设施补短和信息化智能化改造,加快港区一体化步伐,统筹港产港贸港城融合发展,提升中欧班列(西安)辐射带动能级,加快构筑内陆地区效率高成本低服务优的国际贸易通道。(齐传彬)

来源:中国网·丝路中国频道  责任编辑:石进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