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旅游

“水清岸绿”好风光海东生态河湖建设不停歇

水,是海东市最为灵动的韵脚,更是海东人不懈守护的对象。

“水质一天天好起来,水环境一点点美起来。”这是近两年生活在黄河、湟水河、大通河流域群众共同的感受。

近年来,海东市自觉践行“两山”理念,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有关生态保护工作的部署要求,全面推进河湖生态治理和保护,以推进河湖长制工作为抓手,科学施策,系统整治。扎实开展了“清河行动”、河湖“清四乱”“守护母亲河,推进大治理”、河湖岸线利用项目专项整治行动等一系列专项行动,河湖治理与保护取得显著成效,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有效提升。

循化撒拉族自治县道帏藏族乡位于县城东南35公里处,海拔2620米,全乡辖27个行政村,34个自然村,3962户,14654人。境内有道帏河(大力加山至白庄段)全长25公里、卧龙沟河(大力加山至甘青交界段)全长12公里、渣子沟河全长3公里、五山池周长485米(水域面积1.86公顷)及东湾寺水库20亩(水域面积1.33公顷)。

河湖长制工作开展以来,道帏乡制定印发实施方案,并与27个村签订了河湖长制目标责任书,全乡设立乡级总河长2名,村级河长18名,河道保洁员2名,构建起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河长制网格体系。

“我的主要工作是看河道有没有乱采乱挖乱占现象,发现倒垃圾等小事,便联系村里的垃圾清运员赶紧清理,如果有非法采砂、排污等村里解决不了的问题,就立即向乡上反映。”道帏藏族乡俄家村的河长韩馨荣说,有了河湖长制,村里发生了大改变。

韩馨荣只是海东市众多河湖长中的一员。目前,全市各级领导干部坚决扛起河湖管理保护政治责任和使命任务,全市市县级“四大班子”领导联点包片3条干流、137条支流、95个湖泊和8处县城水源地,坚决扛起河湖管护第一责任人职责,全市共落实河长1758名、湖长469名。巡河保洁员2077余名,自主巡河2.8万次。目前,黄河出省断面稳定在Ⅱ类水质、湟水河出省断面稳定在Ⅳ类,7个水质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100%,河湖治理全面见效。

为全面清除河湖“四乱”,海东市坚持做到上游和下游统筹、岸上和岸下齐抓、治标和治本并举,水域岸线得到严格监管。近两年来,共集中排查河道非法采砂、水库垃圾围坝、入河湖排污口、河湖固体废弃物等问题268项,已整改完成266项,整改率达99%。累计投入整治资金602万元,发动群众21145人次,拆除违章建筑物10548平方米,清理废弃砂石料15439立方米,清理垃圾2033吨,拓宽行洪通道1345米,行政处罚20人。累计排查、溯源、整治湟水河入河排口点位数524个。同时,大力整治了以循化县波浪滩生态旅游观光园、民和县临津古渡等为重点的涉水违规建设项目,10项黄河违规岸线利用项目全面完成整改工作。扎实开展三大流域周边撂荒地整治,完成复耕复种4.2万亩,着力推进河流两岸撂荒地、垃圾地全面清零。大力实施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完成有机肥替代化肥105万亩,实现化肥减量2.6万吨、农药减量210万吨,农田残膜回收率达89%以上,有效防止了农业地下水污染。

蓝天碧水映青山,这是生态海东最美丽的生态画卷。

为保护好画卷中的这一江“碧水”,全市以山水田园新海东建设为目标,着力打造田中有城、城中有林、林中有景的城乡发展格局,切实加大城市污水治理、城际污染防控、城边环境改造力度,实施了一大批美化绿化工程,扎实推进全域国土绿化,高质量推进三大峡口、三大山麓、三大河谷“333”全域生态振兴工程,投资2.8亿元实施湟水河十大绿化工程,投资6亿元在湟水河谷地新建10处湿地公园,海东的绿色颜值得到有效提升。连续五年开展春秋两季百万人次义务植树造林“大会战”,2020年完成国土绿化92万亩,义务植树786万株,“林草护岸、林水相融”的河湖生态长廊初具雏形。同时,全面完成全市1000平方公里以上河流图上划界工作,规模以下98条河流和246处水利工程确权划界已完成图上划界,六县区均编制完成《河湖岸线保护规划》《河道采砂管理规划》,建立起了以城护水的保障支撑体系。

近年来,海东市共投资9.35亿元,实施了黄河干流、湟水河、中小河流及山洪沟道治理工程46项,新建防河道堤防305.5千米,使黄河及湟水河重点河段防洪标准提高到20至30年一遇,水旱灾害防控体系不断完善。同时,重点实施了南北山绿化水利配套工程、水土保持工程、河道生态治理工程等各类生态建设类项目80项。实施水土保持工程类项目共51项,完成投资合计6.62亿元,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62.18平方公里。

如今的海东,碧水穿城,青山环绕。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已经成为海东全体市民的共识,“水生态文明城市”已是海东又一亮丽的城市名片。

来源:海东日报  责任编辑:石进玉

(原标题:“水清岸绿”好风光海东生态河湖建设不停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