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乡村振兴

特色产业为移民安置区拭亮发展底色

产业发展是深入推进百万移民致富提升行动之根本,是移民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根基,关系着移民安置区的长远可持续发展。近年来,宁夏各地深入推进“百万移民致富提升行动”,将加大移民安置区产业扶持力度放在重要位置,实行“一区一策、一区一业、一区一特”等举措,壮大安置区特色种养业、创新安置区产业发展平台等,部分安置区现代农业、文化旅游、休闲农业等新产业新业态层出不穷,取得了可喜成效。

原州区: 产业打造富民路

时下,正值迟菜心上市之际,在固原市原州区头营镇圆德村的蔬菜基地里,工人们三五成群,忙着收割、打包、转运,农用车穿梭于田间地头,一派火热的劳动场景。

“一个月收入4000多元,已连续干了4个多月。”圆德村村民海燕边说边手脚麻利地铲着菜。

海燕是原州区“十二五”移民。她从开城镇偏僻的大山里搬迁到交通便捷的头营镇,和丈夫杨志付齐心协力,通过打工、种植、养殖,过上了小康生活。

“村子周边有好几个蔬菜基地,工业园区距家三四公里,打工机会多,只要人勤快肯干,就能赚到钱。”海燕笑着说:“作为农民,我们不怕忙、不怕累,就担心没活干、没有收入。”

圆德村作为原州区县内移民安置点,移民来自炭山、寨科、河川、头营、开城、张易、三营7个乡镇,共528户2347人。生态移民每户配套一栋蔬菜大棚,劳务移民每户建临街商住楼。

这两年,有企业看中圆德村丰富的劳动力和便利条件,在附近流转土地,采用现代物联技术和水肥一体灌溉技术,建成冷凉蔬菜基地,让海燕等移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有了稳定的收入。

“移民安置区依托蔬菜大棚、商贸市场、工业园区,发展温棚蔬菜种植、集镇经济、培育劳务产业,促进产业提质增效、移民增收。”原州区乡村振兴局局长冯晓明介绍。

原州区围绕解决好产业、就业、社会融入三件事,积极开展移民致富提升行动,按照“一村一策”和“一村多业”,于7月因地制宜制定移民致富提升行动方案,打造示范村。

在头营镇福马社区,当地政府根据搬迁群众养牛习惯、“人地分离”、迁出区土地多的实际情况,实施到户产业项目补贴,新建1500吨饲草配送中心,修建集中养殖区,购置行走式打包机,将迁出地作为饲草种植基地,支持移民发展养殖业。

“配套打包机、青贮池后,补齐了移民发展养牛缺少草料的短板,解决了饲料贮存、运输难题。”福马社区负责人马玉忠介绍,子女全部成家立业后,他在养殖区喂牛,妻子操持家务、打理菜园,两人的生活过得充实而幸福。

有了惠民政策的支持,村民马兰英在村里的帮扶车间干活,丈夫鲜旭东在家喂牛,两人今年预计收入10万元。

原州区统筹涉农资金,根据已确定的种养业发展产业政策,给予移民群众差异化帮扶;在条件适宜区建设就业帮扶车间,巩固深化“经营主体+村集体+移民”等模式,让搬迁群众共享产业发展红利。与此同时,建立移民群众就业信息台账,对符合条件的移民提供“点对点”就业服务。并根据移民就业需求,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实现有劳动能力的搬迁家庭至少有1人稳岗就业。

按照示范村建设方案,原州区还对符合就业困难人员认定条件的搬迁群众,按规定享受灵活就业社会保险补贴;加大对“三类人员”的帮扶力度,对符合条件的及时纳入社会救助兜底保障范围;对低收入人口家庭中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残疾人、未成年人等,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提供必要的照料服务。

“通过对移民村加大产业扶持力度、精准落实就业帮扶、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改善优化人居环境、健全完善保障体系,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冯晓明说。(记者 剡文鑫 文/图)

<p>  移民在家门口蔬菜基地务工。</p>

移民在家门口蔬菜基地务工。

大武口区星海镇: 贺兰山下鲟鱼肥

约5米高的池子清澈见底,一个身长2米多、周身灰褐的大鱼从池子的对角线游了过来,靠着池塘边缓慢行进。

随着大鱼的靠近,它的面貌逐渐清晰:尖头长吻呈三角状,纺锤形的身体摆动幅度不大,口边吻须随着水流上下浮动。

为了在近处拍摄大鱼的全貌,记者蹲在池边,让镜头随着它一起移动。不料它突然上浮,在水面侧翻了一下,又继续下潜,拍出的水花溅到了池外。

“这是养了10年的鲟鱼,体重在100公斤以上,再有1年多就可以产卵了。”看到大吃一惊的记者,石嘴山市富慧翔生态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孟宪富笑着说:“这么大的鱼,这里有十几条。”

孟宪富说,鲟鱼生长12年就可以产卵,预计明年第一批成鱼可产卵1吨左右。“鲟鱼的鱼子酱国内售价每公斤1万元至1.5万元,出口价每公斤3万元到5万元,纯利润达到50%左右。”

走进富慧翔鲟鱼鱼子酱加工产销基地,58个标准化养殖鱼池按生长周期长短投放、养殖鲟鱼。养殖5个月左右的小鲟鱼体长约20厘米,在池子里成群游弋。10年的大鲟鱼一个池子里有三四条,缓慢地在水底“遛弯”。

“大鱼是用B超从小鱼里筛选出来的雌鱼,无论品相还是基因都是佼佼者。它们最大能长到4米长、500公斤重。给大鱼换池子的时候,得放干池水,四五个人用担架抬,才能抬得动。”富慧翔生态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经理余畅表示,鲟鱼养殖是个“慢工出好活”的产业,“经过连年筛选,基地的鲟鱼数量已经超过20万尾。”

孟宪富是山东人,他的兄弟开办鲟鱼养殖场,积累了成熟的养殖经验。这两年,大武口区星海镇枣香村发展乡村旅游,孟宪富实地考察后,2019年5月投资建设养殖项目。

“项目建设内容包括水产养殖棚、高位蓄水池、循环沉淀池、垂钓池、鱼子酱加工车间渔家乐大院、标准化牛羊养殖棚、果蔬日光大棚等。”孟宪富说,项目建成后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均十分显著。生态方面,项目区内绝大部分为盐碱地,不具备耕种价值,经过开发与建设,对其生态环境进行修复和改善,建成后呈现出环境优美、林木繁盛、瓜果飘香的美丽乡村。社会效益方面,项目在建设期内每年季节性用工40人,建成后聘用长期合同工30人,实现农民增收。

“我们丰富乡村旅游产品,优化乡村旅游环境,促进乡村旅游向市场化、产业化方向发展,实现以旅助农、以农兴旅、农旅结合、城乡互动。”9月13日,星海镇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星海镇推出了一批促进特色农业、绿色食品加工业、乡村休闲旅游业等多业态深度融合的项目,以期构建农业与二三产业交叉融合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好经验、好做法。

“结合枣香村十四支渠600多棵近百年树龄的沙枣树、四合院组设施温棚园区、鲟鱼养殖等现有资源,我们打造的集休闲观光、采摘、垂钓、乡村旅游为一体的高标准现代休闲农业示范园区已见雏形。”该负责人说。(记者 朱立杨 文/图)

<p>  鲟鱼据生长周期被投放在不同的养殖池内。</p>

鲟鱼据生长周期被投放在不同的养殖池内。

<p>  余畅查看鲟鱼长势。</p>

余畅查看鲟鱼长势。

贺兰县隆源村: 小辣椒“鼓”起钱袋子

走进贺兰县南梁台子农场隆源村,一排排红砖白墙的房子错落有致,一条条柏油马路干净通畅。很难想象,2018年这个村还没有电、没有水、没有路,仅仅3年时间,隆源村的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6月以来,隆源村的线椒种植基地每天都热闹非凡,大货车、小型货车、农用三轮车穿梭往来。村民们忙着将刚从地里摘来的新鲜辣椒分拣、秤重,田间地头充满了村民的欢声笑语。

村民魏萍是从海原县搬迁到隆源村的移民,家里有4口人。为了能给家里增加点收入,她和丈夫两人同时与宁夏绿香村发展有限公司签了务工合同。

“我和丈夫每天都在基地干活,一天下来,俩人能挣290元钱,辣椒采摘大概要到10月才结束。”9月13日,魏萍告诉记者,今年她家的年收入比去年翻了一倍。

隆源村是“十二五”期间易地扶贫搬迁自宁南山区部分乡镇的移民村,共有耕地2948亩,全部为沙质土壤。刚搬来时,由于地力差、没技术,农作物种植收成不乐观,农民亩均收入不足300元,使得隆源村成为贫困村。为了解决村民的增收问题,2017年,隆源村引进宁夏绿香村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种植、收购、销售等一体化服务。该村建立公司+基地+农户的利益联结模式,让农民就地就近就业,不但增加了村民收入,还实现了由输血式扶贫到造血式脱贫的转变。

“线椒一亩产量可达1万斤,主要外销到东南沿海地区,都是以订单形式种植生产。”宁夏绿香村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魏新民告诉记者,2020年对外销售辣椒1780吨。

“土地流转后,解放了当地老百姓的劳动力,他们可以外出务工,也可以就近在基地干活。”隆源村驻村第一书记杨振雄表示,土地流转不仅解决了传统种植业增收空间小的问题,而且进一步转变了消费和运营方式,拓宽了群众增收渠道。

据了解,辣椒是隆源村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因为气候和土壤原因,该村培育出来的线椒品质好、产量高,很快就成了隆源村的支柱产业。2021年,按照政府和企业1比1的投资额度比例,隆源村建设了40座设施温棚,建设隆源村新兴源高效农业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一期项目,设施温棚主要种植西红柿、樱桃、蟠枣等高附加值蔬菜水果,促进蔬菜种植产业提档升级。

“目前我们在隆源村采用5+5模式,选5名村干部、企业致富带头人,带动5个村民一起种植大棚,利益和村民共享,风险由带头人承担。”南梁台子农场管委会党委书记马立坤介绍,很多村民担心种植大棚有风险,通过这种模式为村民们打样,为更多村民吃了“定心丸”。

隆源村蔬菜扶贫产业园已成为隆源村两大产业之一。在7至9月采摘高峰期每天用工约700人,4至10月生产周期平均每天用工350人左右,在基地务工的农民年收入可达2万元以上,今年带动务工群众超过200人。(记者 张晓慧 文/图)

<p>  务工农民年收入可达2万元以上。</p>

务工农民年收入可达2万元以上。

<p>  隆源村辣椒种植基地。</p>

隆源村辣椒种植基地。

青铜峡市同乐村: 幸福花开家门口

走进青铜峡市邵岗镇同乐移民村温棚基地,种植户王永福正忙着给西红柿施肥、除草。

“我们从固原市原州区搬来已经7年了。前年镇上给盖了大棚,我们家承包了3个棚,今年上半年收入6万元钱,心里特别高兴。”王永福说。

记者看到,同乐移民村112座现代化大棚整齐排列,园区水电路全通。为了示范引领,该村把31栋温棚委托宁夏福润香农业发展公司经营,通过手把手传授移民熟练掌握技术后,再将其余大棚交由村民打理。目前,已带动近百户村民打工就业,人均收入过万元。

“我们从老家海原搬来五六年了,一直在西鸽酒庄干活,每年3月到11月底,从葡萄出土、抹芽、铲草、打复草,再到摘果子,每天90元钱,每月都有近3000元的收入,日子过得越来越殷实。最重要的是,这份工作离家近,娃娃老人都能照顾上。”村民赵元娟说。

依托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主产区优势,该镇搭建移民群众就近务工平台,并对建档立卡户开展酿酒葡萄种植及管护方面的田间技术培训,使他们掌握一技之长,每年帮助该村1200余名移民在家门口实现人均增收2万元。

在同乐村残疾人康复服务站内,摆满了平行杠、立式功率车、股四头肌训练椅、踝关节矫正训练器、OT桌等10种康复器械。“我们已对全村294名残疾人进行了建立档案、康复评估、康复需求调查等,并定期帮助残障人员进行身体部位恢复性矫正和训练。”该村村医王斐说。

走进移民罗成斌家,屋里收拾得井井有条,卫生间、水电、厨房配套设施一应俱全。“两个孩子在同乐小学上学,学校还有免费的营养午餐,我们很放心。”他笑着说。

对同乐村的孩子而言,小学就在家门口,几分钟就到了。“老师用智慧黑板为我们展示精美的课件、播放精彩的视频,还让我们在上面做题写字、做游戏。”同乐村小学五年级(2)班学生杨小宏说:“好喜欢这里的学校”。

截至目前,青铜峡市累计投资3033.13万元,为同乐村建设现代设施种植棚112栋,养殖圈棚100栋,栽种经果林795亩,形成了以种养业为支撑的产业发展大格局。累计投资4843万元实施排水排污、道路硬化、多代多人住房建设等基础设施提升改造工程,实现了户户通硬化路、人人住安全房。2020年同乐村村集体经济收入45.6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8174元。

“今后将依托前期建设的经果林、设施农业、养殖园区以及筹划的二期项目等,采用科学种植技术,引进草莓、连湖西红柿、甘城子苹果等,着力打造集种植业、养殖业、微型加工为主的产业孵化园,让移民收入和村集体收入再上新台阶。”该村驻村第一书记张平说。(记者 蒲利宏 文/图)

<p>  建在移民家门口的残疾人康复站。</p>

建在移民家门口的残疾人康复站。

来源:宁夏日报  责任编辑:石进玉

(原标题:特色产业为移民安置区拭亮发展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