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乡村振兴

南泥湾:乡村振兴的“样板间”

1

延安华润希望小镇通过“田园综合体”帮扶模式,将一、二、三产业的帮扶项目串联起来,辐射带动小镇周边群众致富奔小康。图为记者航拍的延安华润希望小镇。本报记者 李旭佳摄

走近南泥湾的西大门,很多人会被稻香门雕塑所吸引:一串串沉甸甸的稻穗闪耀着金黄色的光芒,象征着丰收的喜悦,凝结着艰苦奋斗的汗水。

这道门,通往水草丰茂的南泥湾。

这条路的方向,就是南泥湾精神的方向。

从荒无人烟的“烂泥湾”到“到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的“陕北好江南”,南泥湾作为农垦、军垦文化的发祥地,如今正经历又一次巨变。

近年来,南泥湾开发区把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作为南泥湾二次开发的“根”和“魂”,走出了一条新发展理念指引的高质量发展新路。

家门口的幸福生活

乡村要振兴,加强乡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是关键一环。

2020年,南泥湾实施乡村振兴基础设施配套工程,水、电、气、网管线入户,铺设排污管道,硬化路面,改造水渠,安装路灯……村民们感受着居住环境实实在在的变化。

“为详细了解辖区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推进情况,今年3月9日开始,我们首次采取实地观摩等方式,随机抽取12个行政村,现场评比打分,促进相互之间形成比学赶超、创优争先的氛围。”南泥湾开发区管委会主任李鉴君说。

2020年,南泥湾开发区建成群众安置房46栋789套,改造农家院落345个,改厕430座,清理院落1968处,核心区环卫管护146.9万平方米,绿化管护124.7万平方米,群众生活、生产条件明显改善。

“如今的南泥湾真是大变样,环境好了,马路宽了,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红火。”南泥湾农场退休职工曹斌说。

曹斌家里有8口人,过去住在农场安排的老楼里,只有50多平方米,年代久了不安全。现在他家搬进了安置房,年轻人也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

西大门景观、党徽广场、南泥湾国家湿地公园对外开放,南泥湾成为来延安游客的打卡地和延安市民休闲娱乐的“后花园”。

旅游热带动了南泥湾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南泥湾依托桃宝峪村、高坊村2个乡村振兴示范村,培育农家乐、乡村民宿等实体经济15个,570多名村民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

擦亮南泥湾这块“金字招牌”

走进延安南泥湾金伯利农场,一栋栋高标准日光温室大棚整齐排列,南泥湾镇马坊村村民刘娜正在和10多名村民为贝贝南瓜吊蔓、整枝。

闷热的大棚里,刘娜的鼻尖沁出汗珠,帽子也湿了一半,但她的脸上始终挂着笑,她说:“村上产业发展起来了,我们也跟着受益哩,平时在大棚里打打工,离家近,收入也很可观。”

金伯利农场位于南泥湾镇马坊村,是南泥湾开发区打造的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园区。

“这是我们新引进的贝贝南瓜,现在已经结上南瓜了,丰收在望。”据延安南泥湾(集团)农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冯耀介绍,目前,金伯利农场已建成89栋双拱棚、14栋连栋温室及育苗温室,部分温室大棚已开始试种。

“农场主要选育高品质果蔬品种,采取订单农业形式,在农作物种植中加强过程监管,多用农家肥、有机肥,实现生产高效率、产品高品质。”冯耀说。

“有了好产品之后还要有自己的品牌。‘南泥湾’3个字就是我们发展品牌经济最有力的保障。”延安南泥湾(集团)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崔振荣说,“现在我们有‘南泥湾’‘南泥湾九龙泉’‘南泥湾大生产’等品牌,香菇、羊肚菌、苹果、红枣等都可以用这些品牌。”

品牌经济是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近年来,南泥湾开发区大力推进品牌建设,联合企业推出“中国品牌南泥湾计划”,上市“南泥湾”商标产品,布局“南泥湾”特色生态产品旗舰店,重塑南泥湾产业生态体系,打造“一带一路”国家品牌赋能中心。

“对于开发区来说,产品和产品的市场占有情况是两个最基础的要考虑的元素,品牌就是嫁接产品和市场的一个重要的媒介,品牌需要产品去支撑、需要市场去验证它的价值。”李鉴君表示,南泥湾开发区将通过宣传找到理想的合作伙伴,共同把南泥湾的品牌做大、做强,实现产品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希望小镇带来“大希望”

8月10日,夕阳西下,在马坊村的雪花童梦广场,几位老人正围坐在一起下象棋、拉家常;孩子们嬉戏打闹,欢乐无比。

“以前哪有这样的场地呀,不仅没有活动场地,年轻人大都外出了,村里连年轻人都不多见。”村民刘凤舞感慨地说。

过去的马坊村,缺少挣钱的渠道,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当然想回家工作了。”延安华润希望小镇的建设让很多年轻人看到了回乡就业的潜力。

2018年6月,延安华润希望小镇项目正式启动。3年来,希望小镇新建民居19栋,改造民居104个,新建了党群服务中心、马坊大礼堂、红军幼儿园、希望农庄、香菇面馆、米兰花酒店和1938精酿坊,改建了南泥湾1号精品民宿,配套完善了室外给排水、村内道路、太阳能路灯等公共设施,全村人居环境得到了彻底改善。

“希望小镇带动了全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直接受益村民167户563人,辐射带动南泥湾镇村民近万人,昔日破旧的马坊村已变成了极具陕北风情的‘田园综合体’。”南泥湾开发区管委会办公室主任、原马坊村第一书记蔺广伟说。

与很多同村人一样,耿美蓉之前一直在外务工。看到村里在希望小镇的带动下发展得这么好,她毅然决定回村。

“村里现在不仅有活干,还建起了幼儿园,我在酒店当服务员,收入不低离家还近,我觉得很满意。”耿美蓉笑着说。

日子好过了,村民眼里有了光,脸上多了笑,生活更有了奔头。

行走在希望小镇里,色彩缤纷,充满活力。村道两旁墙上“凝聚智慧和力量”的标语鼓舞着人们的干劲,希望小镇正在给这里带来“大希望”。

“‘十四五’时期是‘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时期,我们将以马坊村为典型,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全面振兴,将南泥湾打造成全市、全省乃至全国的乡村振兴‘样板间’。”李鉴君说。

本报记者 陈宏江

来源:陕西日报  责任编辑:石进玉

(原标题:南泥湾:乡村振兴的“样板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