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闻

陕鼓“手艺人”杨东涛:匠心坚守 传承育人

编者按:为全面展示陕西省属企业的新技术、新模式、新产品和新业态,传递国企高质量发展的最强音,由中共陕西省委网信办、陕西省国资委、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联合主办的“百年巨变看陕西 恰是风华正茂时”——第五届“让世界倾听陕西声音”主题宣传活动暨“聚焦国企高质量发展”采访活动于2021年7月19日正式启动。中省市媒体采访团将走进陕西省属国企,深度挖掘、采写、摄制亮点突出、特色鲜明的内容产品,通过全媒体平台向世界展示追赶超越的新陕西形象。

图片13

杨东涛,西安陕鼓动力股份有限公司加工车间数控镗工,曾获“全国机械工业能工巧匠”“陕西省劳动模范”“陕西省十大杰出工人”等称号,先后承担了陕鼓多个产品的加工生产工作,在关键产品部件的技术攻关、试制加工方面取得了诸多成绩。冬去春来,岁月寒暑,他以行动诠释新时代“陕鼓工匠”的劳动美、匠人心。

图片14

杨东涛介绍工作室技术创新发展情况

创新思考 匠心坚守一线二十余年

“我1997年毕业参加工作,二十多年一直在陕鼓集团一线从事生产加工工作,既然选择了这个行业,我就要把工作做好做精。”对杨东涛来说,“择一事,终一生。以不息为体,以日新为道”是二十多年来他对工作的态度,也正是这份实干创新的坚持,让他在成为“匠人”的路上越走越深、越走越远。

在平时的工作中,杨东涛最喜欢做一些产品的技术改进和创新。“产品加工要精益求精,不容许一丝马虎。”从工作后遇到第一个生产问题时,杨东涛就开始思考,产品部件的精细加工时设备运行的基础,没有对加工方法的反复试验,就无法扎实地掌握技术,无法保证产品精度。

由于公司的产品基本都是上下体结构,有的机壳组立孔要120个孔,工人每个都划线找正,工作量大,有的地方不好画,120个中任意画错一个,后序装配都无法安装,而且返修难度大,成本高。发现问题后,杨东涛就开始钻研,最终发明了圆孔中心找正器,节省了工期和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并获得了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当时我研究这项技术时,正值夜班,每次想到解决方案时都很兴奋。”当时为了解决问题,杨东涛在初步思考的20个方案中精选了10个方案,又综合考虑操作简单、经济方便等因素保留6个方案进行试验,那段时间,他经常忙于钻研,凌晨两三点都无法入眠,一有灵感马上就起床绘图。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不断的调试和改进,杨东涛发明出圆孔中心找正器成功解决了技术问题。

团队配合 “老带新”传承“匠人精神”

“每次新的项目做完之后特别有成就感和价值感,而且我那时候不熟悉CAD建模,我们领导就安排了专业的技术员帮我,后来又找专门的厂家帮我做样件,对我创新工作的支持也非常大。”杨东涛介绍,在陕鼓,从员工一线实验到后期技术推广,整个创新流程中都有公司大力支持,“我们员工有创新想法只需提供图纸和方案,公司就会帮助我们制造样件,再进行改进。加上各方面的支持奖励政策,公司对全员创新的感召力也越来越强,大家都积极参与”。

据了解,在战略聚焦分布式能源深化转型的创新实践中,陕鼓集团通过大力实施人才战略和员工素质提升工程建设,着力打造高技能人才“智库”。在研发投入方面,近年来,陕鼓每年的技术研发投入已经占到销售收入的10%。2009年以来陕鼓集团累计获得全国和省市劳模、省十大杰出工人、三秦工匠等各类外部荣誉220余人次,杨东涛等工匠、劳模代表也成为引领和带动企业创新和高质量发展的陕鼓高技能人才“智库”中坚力量。

杨东涛介绍,陕鼓集团对技术性工人设有专业的职业通道,员工也可以通过参加相关领域内的大赛等提高自身全方位技能。如果在某个领域或行业成绩比较突出、有技术绝活的,还可以成立工作室负责相应课题项目,通过工作室“老带新”把技能传承下去,培养更多的工匠。

图片15

陕鼓集团总装车间

目前,以杨东涛名字命名的陕鼓动力加工车间杨东涛创新工作室,就是陕鼓动力机械加工板块的创新团队代表,加工车间主要承担公司的主轴、机壳、叶轮等核心部件的加工,成员分别由车间技术组、大型数控镗铣床、数控龙门铣、数控立车等方面的骨干组成。

“经过带动和激励,我们工作室的年轻员工在创新和改进等方面的兴趣特别浓,积极性特别高,有的入职仅两三年就开始参与专利研究和申报。”杨东涛说,接下来他的目标,就是在紧跟公司转型步伐不断学习提升自身工作技能、为用户提供更好服务的同时,努力做好工作室年轻匠人的培养带动工作,为我国高端装备制造在世界占有一席之地出一份力。(姬文艳)

来源:中国网  责任编辑:石进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