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点事件

舆情观察|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这波操作有点“秀”

6月14日,陕西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三千余名师生共同在田间收小麦的视频在网络热传。有个别网民质疑校方有“作秀”之嫌,并批评部分同学不懂小麦收割常识“连根拔起”。对于质疑,有网友表示,这是该校每年的例行实践活动,只是今年上了热搜而已。还有网友在线科普,不将整个根部取出,怎么做研究?

据极目新闻消息,6月15日上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宣传部一工作人员回应称,这次收麦是在试验田进行的选种工作,因此不能使用机器。“有些网友不太熟悉小麦育种的过程,所以产生误解。将小麦连根拔起,一是为了观察小麦根系,二是测量小麦的杆高及穗量,用于科学对照实验。”

此番回应直接将该校送上了热搜,截至6月16日24时,微博话题#西北农大回应学生不懂收割常识#阅读量达1.8亿,众多网友点赞支持,向严谨的科研精神致敬。

同样让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上热搜的除了“割麦”还有“西北不愁吃喝大学”的称号。

6月15日,该校园艺学院把自种研发的6000斤西瓜、3000斤樱桃、2000斤甜瓜分享给毕业生,让毕业生感受母校的关怀。学院辅导员称,希望以此厚植毕业生知农爱农的情怀,引导他们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一位同学则兴奋地表示,从大一开始就一直畅享学校的科研成果,身为一名西农人,还是十分幸福和快乐的。

丝路舆评

“未知全貌,不予置评。”外行质疑内行,只会闹了笑话,伤了人心。试验田不是粮食主产区,少一点质疑和诘问,多一点宽容和虚心学习的态度,就是对科研工作者最大的鼓励。

从舆情应对角度看,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这波操作着实优秀。面对个别质疑的声音,该校没有选择无视逃避,而是及时正面回应并虚心科普,专业严谨的态度令其收获了舆论的广泛支持。与此同时,高考季叠加毕业季,新华社、人民网等众多知名媒体“10万+”的稿件传播量与广大网民自发形成的良好舆论氛围,为该校招生宣传工作无形之中添了一把“火”,有学生家长在相关文章下留言表示想让孩子读农业大学了。

舆情数据观

据“丝路舆情”系统监测显示,6月14日-6月16日,共监测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相关舆情信息15489条,舆情热度陡增。其中《3000多名大一学生收麦子,却被指作秀?高校回应!》《羡慕!高校万斤自研水果免费送毕业生》两篇文章热度最高,舆论情绪整体积极向上,赞扬的声音占据主流。人民日报、新华社、人民网、每日经济新闻等主流媒体及众多自媒体、网友对相关信息进行了广泛转载与讨论,影响力仍在持续。

舆情走势图。图片来源:丝路舆情

《3000多名大一学生收麦子,却被指作秀?高校回应!》传播路径图。图片来源:丝路舆情

《羡慕!高校万斤自研水果免费送毕业生》传播路径图。图片来源:丝路舆情

情绪分布图。图片来源:丝路舆情

阅读量10万+ 图片来源: 人民网公众号截图

来源:丝路舆情  责任编辑:石进玉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