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闻

西安经开区位列国家级经开区综合发展水平第15名

6月8日,陕西省西安市委宣传部、西安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五场)。会上,西安经开区党工委副书记张兴华就西安经开区建区28年的奋斗历程和发展成就做工作汇报。

图片3

张兴华指出,经开区建区28年来,通过吃改革饭、走开放路、打创新牌,实现了从西安“北郊”到“城北”到“北城”再到“新中心”的历史跨越。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十三五”时期,经开区在西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和国家中心城市进程中勇担使命、砥砺奋进,地区生产总值由2015年的571亿元提高到2020年的895亿元,市场主体由2015年的1.6万户增加至2020年的12.3万户,综合发展水平排名全国217个国家级经开区第15位、稳居西部第一。

张兴华介绍,经开区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全面贯彻落实“五个扎实”“五项要求”,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全面落实党的路线方针和决策部署。2017年以来,召开党工委会议62次,组织党工委中心组学习52次,各级、各类培训学习100多批次,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工作要求。党工委充分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推动实现机关、国企、学校、社区、非公“5个1”基层党建全覆盖,把党的领导落实到经开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确保经开区的各项工作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奋力前进。

图片4

同时,经开区始终把经济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坚持“工业立区、产业强区”的发展理念,先后获批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等10余项国家级“金字招牌”,重点打造了中心区、高铁新城、泾渭新城、渭北新城4大发展板块。近年来,经开区先后引进了吉利、隆基、华天科技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目前企业主体超过6万家,汽车、新材料新能源2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壮大成势,初步构建了“4+4+4”现代产业体系,2020年实现工业总产值3370亿元、占全市的近三分之一,是陕西乃至西部地区工业体量最大、发展速度最快、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

在全面推进深化改革上,经开区抢抓国家建设“一带一路”重大机遇,全力打造综合保税区、自贸试验区等对外开放平台,推进国际产能合作,先后引进西门子、ABB、博世等世界500强企业投资项目70余个,外资企业400余家,成为陕西省世界500强企业投资最密集的区域之一。“十三五”期间,实际利用外资年均增长12.7%,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39.24%。“我们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行‘一站两口三全’经开服务模式,184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一网通办’,自贸区经开功能区累计形成创新发展成果50余项,包括‘云税贷’‘微理通’等4项国家级创新成果,营商软环境指数在全国经开区中排名前十、西部第一。”张兴华说。

科技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经开区坚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先后获批国家绿色产业发展基地、国家中小企业创新创业特色载体和省市首批数字经济示范区。2020年,全区高新技术企业510家,较“十三五”初期增长5倍以上;年技术交易额由31.45亿元提高到110.37亿元;企业参与主导制定修订国际、国家及行业标准由41件增加到229件,年发明专利申请量由1600件增加到3000件,累计专利申请量超6万件。同时,建立各类研发机构286家,院士工作站18家,拥有研发人员4万余人,打造科技型中小企业910家,科技“小巨人”企业169家,初步形成了大、中、小有序衔接的科技企业成长梯队,成为西部地区最具科技创新潜力的代表性经济板块之一。

此外,经开区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经济发展与社会事业、城市建管并重,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显著提升。

“十三五”期间,累计建设市政道路150余条、300多公里,打通了一批断头路,建成一批公园广场;新增绿地面积165万平方米,全区绿化覆盖率达51%。全区现有幼儿园、中小学共93所,三甲医院2所,在建学校12所,红会医院、儿童医院、中心医院经开院区6月份都已实现项目封顶;统筹推进老旧小区和城中村改造工作,设立16个社区居委会和6个养老服务站;以“平安经开”建设为载体,做好社会综合治理,市民安全感达到97%以上,群众生活更加幸福安康。

张兴华表示,站在建党100周年的历史节点上,经开区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把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掀起“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的热潮,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效转化为经开区奋力谱写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的强大动力,以优异的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刘小鱼)

来源:中国网·丝路中国频道  责任编辑:石进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