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

《岁月皱纹》:岁月的皱纹与生命的围城

时代与命运的交融与碰撞,是文学永恒的主题。在如今经济蓬勃发展、文化多元繁荣的当下,回看一段改革开放初期普通人物的故事,似乎更具有一些反思的意味。这就是吴然所著长篇小说《岁月皱纹》带给我们的故事。

小说描写了上世纪80年代以韩晓和端木彦为代表的所谓“体制内外”两类人的成长发展。互为“发小”、情同手足的两个人,选择了不同的人生道路,际遇与结局亦大相径庭。然而,由于成长在改革开放初期,时代给了他们相同的烙印。五六十年代的传统保守与思想禁锢通过家庭父辈潜移默化并深刻影响着这代人的价值取向,而各种新鲜的事物又扑面而来,一些与以往完全不同的机会让人蠢蠢欲动、欲罢不能。

机关工作人员韩晓,沉稳老成,谦逊内敛。在其循规蹈矩的表面之下,也有着满腹的才华、丰富的情感和简单纯良的心。只是囿于体制赋予的“条条框框”,中规中矩成为一种本能。因为误会“吃醋”与妻子分居,本想和好如初却放不下面子,还是由妻子导演了一出“民政局周日不办离婚”的好戏才找了台阶下,二人重归于好;面对年轻貌美、青春飞扬的女同事,曾心有涟漪却理智而克制,心动转化为欣赏、理解和关照,倒也坦坦荡荡;丧父之痛虽然痛彻心扉,但办理丧事的要务是“正规而体面”,需要实时掌控情绪,注意影响;平日不论是在单位还是家中,都习惯了扮演“听众”和“传递者”的角色,能在一次偶然的饭局中畅所欲言,都成了一件快慰的事情。韩晓始终是隐忍而低调的,于是他一方面是端木彦或是风光或是没落时背后忠实的“老铁”,一方面又有些羡慕端木彦那种无所束缚又似有无限可能的状态,对于自己的波澜不惊,始终有些淡淡的遗憾。

下海经商的端木彦,出身于草根,成为改革开放机遇下富起来的那第一批人。作为小说中最有性格的一个人,他风流倜傥,机敏能干,豪气仗义。与韩晓这种按标准路径成长起来的人不同,他的发家致富更显不易,也更具传奇。他本应活成同代人羡慕的样子,却一生牵绊于最初的心结,执着于自我成功的证明。因为追求“阶级跨越”,他娶了自己并不爱的高干之女高琴,即使多年婚姻生活存在难言之隐,但爱情让位于虚荣,成就心理上的另一种满足。遇到红颜知己,激情褪化为矜持、尊重与怜惜。对于端木彦而言,具有符号意义的高琴是不可触摸的理想,而真实鲜活的申曼是当下无奈的现实,情感在与命运的交织中,纠结而沉重。

小说的结尾,机关干部韩晓终究沿着既定轨道实现晋升,复制着世俗意义上的体面与成功,虽无悬念也无惊喜;端木彦因发妻的变故击垮了内心的支撑,一切归零,令人唏嘘。

夏丏尊说:“无论英雄豪杰,都逃不了境遇和时代的支配。”从韩晓和端木彦的结局来看,同是走出秦岭脚下703厂区的两个人,似乎还是体制给予人更多的稳定和保障。作者好像也在借此说明,这样的人生、这样的结局就是特定时代下的产物。在改革开放的激荡浪潮下,人们开始有新的路径,体制内外两种道路也成了“围城”般的选择。而改革总是有阵痛的,这种痛投射到这个时代的人物身上,求稳的人最多心有不甘,求变的人却是异常艰难。

同样的,故事中的几个女性人物充满了时代的色彩,更是境遇的必然。知识分子女性秦若梅是韩晓标配的另一半,人淡如菊,端庄婉约,与韩晓的感情生活虽小有波澜也无伤大雅,为了事业影响生育是她始终的遗憾,但又得以抚养端木之子。原本无心仕途却水到渠成,引得韩晓这有心之人也艳羡三分。作为小说中“最有故事”的人,申曼的人生经历非常坎坷,少时遭遇家庭变故,之后经历婚姻不幸,一路努力打拼受尽生活磨难,又一生难以跳脱原生家庭的影响。对她而言,普通人的亲情和爱情是有些奢侈的。遇到端木彦让她的生活翻开新的一页,让她成就了一番事业,收获了一份真情。高琴则是最悲情的人物,家庭出身是她最大的光环,自己平庸的人生则全部寄托在丈夫身上。她仿佛需要的不多,只要有人前的尊严和体面,当发现可能的婚姻危机威胁到她的安全时,她的精神世界彻底坍塌。

这就是故事描绘的全部时代图谱吗?在为几位主人公命运感慨嗟叹的同时,作为读者,总想在这个精彩而又内涵丰富的故事中捕捉到什么。当故事将时间脉络拉到新的时代,当凌小芸这个朝气蓬勃的“女四号”,大胆离开体制,投身一份自己喜爱的事业并小有成就时,我似乎理解了作者意味深长的构思。在新的时代,以凌小芸为代表的年轻人为未来生活道路和模式的选择诠释了新的可能,新的社会样态也更加开放和包容,为年轻人追求自我提供了真正的机会。虽不是故事主线却寓意深远,在故事末尾处注入一股清流。

更进一步猜想,在这部作品中,作者用心良苦地想要带动读者去思考人生的抉择,虽以体制内外不同人物经历为写照,但或许“体制”也未必是作者真要标记的分水岭。真正想要阐释和启发的,是两种不同的思想理念和生活方式,是选择传统而安稳的道路,还是新鲜而挑战的人生。

因此,《岁月皱纹》是十分严谨而具有逻辑性的,带着对生活冷静的观察与思考,“不作评判,只做展示”。同时,书中各种引经据典、方言土语和文化延展让内容更加隽永有趣,为读者增加更多品读的“福利”。(筱木)

来源:北京青年报  责任编辑:姬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