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

汉水旁唱二黄 梨园中有奇葩

探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汉调二黄

1

《半云榜》演出现场。

2

小院内,汉滨区汉调二黄艺术团的成员们正在排练。

3

安康汉调二黄研究院的年轻演员正在与老师交流。

4

汉调二黄传统剧目演出现场。

汉调二黄也称土二黄、山二黄或二黄戏。汉调二黄是京剧的主要声腔剧种之一,是陕西省第二大地方剧种,因其在汉水流域由西皮、二黄结合形成,故又称“汉调”,在安康地区还有“陕西汉剧”之称。

汉调二黄距今已有400余年历史,明末清初时盛行于关中部分地区和陕南汉水流域,2006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汉调二黄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如今在安康,每逢庙会、婚丧嫁娶等重大活动,多有汉调二黄戏剧班子前来表演。这一在汉水流域华丽绽放的戏曲奇葩,在传承中不断发展,向人们展示出它的独特魅力。

“汉调之光”恒久远

多年前,在看了汉调二黄演出后,京剧大师、四大名旦之一的程砚秋先生将写有“汉调之光”4个大字的锦旗送给西安市二黄研究会。在央视2021年新年戏曲晚会上,安康汉调二黄研究院与其他专业院团共同演绎的汉剧《龙凤呈祥》得到了广泛关注。

汉调二黄从何而来?它与京剧又有着怎样的关联?带着这些问题,记者于4月21日采访了安康市文艺创作研究室的研究员朿文寿。

“我原来在陕西省戏曲学校汉剧班学习,演的是大净这个行当。近年来我的主要研究领域是戏曲史论。”朿文寿告诉记者,汉调二黄共分末、净、生、旦、丑、外、小、贴、老、杂10个行当,表演细腻,唱腔真假嗓并用,悠扬婉转。

汉调二黄源自陕南汉江流域的山歌、牧歌、民歌,清代初期受秦腔影响并吸收昆曲等曲调,形成了独立的声腔剧种。

“2005年我去四川、云南二省考察戏曲,在成都拜会了对四川戏曲声腔史颇有研究的严树培先生。”朿文寿说,当时严树培表示,从在京演唱秦腔的记载材料,并结合清乾隆时著名秦腔旦角演员魏长生一脉相承的后人及所演剧目等情况看,实际上,魏长生唱的就是陕班的二黄戏。

朿文寿在《论京剧声腔源于陕西》一文中指出,乾隆年间魏长生在京所唱秦腔应为前秦腔二黄戏,而与后秦腔即桄桄子秦腔显然不是同一声腔剧种,京剧的声腔从源流上来说源自陕西。陕西最古老的声腔剧种,历史上曾被称为“秦腔”“二黄”“土二黄”“汉调二黄”,后改称汉剧的陕西二黄戏剧种才是产生京剧的真正母体。

汉调二黄在发展中曾形成安康、汉中、商洛、关中等流派,生一般用真声演唱,旦用假声演唱,净则使用虎音。其唱腔以西皮、二黄为主,西皮用于表现愉快、爽朗的情绪和场面,二黄用于表现悲哀、肃穆的情绪和场面。伴奏乐队的文场使用胡琴、二胡、月琴和唢呐等乐器,武场则使用牙板、梆子、尖鼓等乐器。

汉调二黄传统剧目丰富,仅安康一地就已整理出本戏420个、折子戏517个。这些剧目的题材多取自《东周列国志》《三国演义》《封神演义》及其他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其中的代表性剧目有《胡笳十八拍》《战蚩尤》《尝百草》等。

小院中闻二黄调

4月22日,汉调二黄市级传承人许世莲在街上匆匆走着。她要赶往安康市群众艺术馆,在馆内文安楼旁边的一个小院里,给汉滨区汉调二黄艺术团成员授课。

“这不是咱的佘太君吗?好久不见了。”伴着一声招呼,许世莲遇到了老戏迷张瑞琴,这种不期而遇让许世莲颇感意外。“见到你,我想起了我当时在台上唱戏的样子。当时我演的是《太君辞朝》这场戏中的佘太君,那时你就坐在台下鼓掌。”许世莲笑着说。寒暄过后,许世莲来到安康市群众艺术馆内,阵阵京胡、月琴之声入耳,演员陈意业正在演唱汉调二黄。陈意业主工生角,自退休后就进入汉滨区汉调二黄艺术团。

小院虽不大,但汉滨区汉调二黄艺术团的成员们已搬好了凳子悉数入座。主弦的杨尧礼拉着京胡,熊文功弹奏着月琴,鲁信才拉着二胡,大家都听司鼓师傅乐建华的指挥。对于演出的节奏和各种伴奏乐器间的配合,乐建华早已烂熟于心。

“打击乐最少要4个人合作,每种乐器的节奏与手势都得学会。我于1959年就进入陕西省戏曲学校汉剧班学习,最多时同时担任3个班社的司鼓。”乐建华告诉记者,汉剧的锣鼓点子非常丰富,100多个锣鼓点子他都牢牢记在心里。

在看了大家的表演后,许世莲一一指出了改进之处。许世莲1959年考上陕西省戏曲学校汉剧班,1961年上台演出。“我14岁就开始上台演配角,对佘太君这一角色塑造得颇为成功。我主演老旦,同时也会兼职演一些老生戏。”许世莲说,自己参与演出的传统本戏《清风亭》《断双钉》与现代戏《沙家浜》《双枪老太婆》等都受到了广泛欢迎。

在安康市,与汉滨区汉调二黄艺术团一样进行汉调二黄演出的剧团共有4个。与专业剧团出身的演员不同,这些剧团的成员多是汉调二黄的爱好者,平时演出的地点多在庙会与文化下乡活动中。由于这些民间剧团的存在,汉调二黄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传播得更加广泛。

“离了汉剧,感觉整个人就没有魂了。我表演了一辈子汉剧,心里非常不舍得。”回忆起自己的经历,许世莲颇为感慨地说,“刚到汉剧班时早上练基本功,然后练身段,下午学习两小时文化课,晚上吊嗓子并学习老师教的唱段。那时练功的场地只是铺着青砖的地面,很简陋,但我并不觉得苦。”

一直按部就班地演着汉调二黄,在2010年退休后,许世莲来到了汉滨区汉调二黄艺术团当负责人,为大家教戏。汉调二黄的10大行当许世莲都教,她希望汉调二黄能更好地传承下去。

许世莲表示,目前剧团正计划去汉阴县进行演出,让更多乡亲能感受到汉调二黄的魅力。下一步,她还想把剧团带进中小学里演出,让孩子们和汉调二黄有更亲密的接触。“以后我会把学过的传统剧目用文字和视频的形式记录下来,以免失传。”许世莲说。

雏凤清于老凤声

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现在安康不仅有一批从事汉调二黄演出的老艺人,还有一批新培养出来的优秀年轻戏曲演员。

4月21日晚,安康汉江大剧院的小剧场内座无虚席。19时30分,新编汉调二黄现代戏《半云榜》公益性巡演正式开始。《半云榜》以汉调二黄的戏曲形式为载体,以古榜为线索,讲述半云村村民在脱贫攻坚中的奋斗故事。

饰演女主角的演员是马静,男主角的扮演者是胡明飞,两人都是安康汉调二黄研究院(原安康汉剧团)2001年招的学生。

“我院是专门从事汉调二黄传承、保护、发展的专业院团,组建的汉水文化演艺中心,为平时的汉调二黄戏剧演出提供了更好的交流学习平台。我院还多次承办公益性巡演及各项文化惠民演出活动。”安康汉调二黄研究院院长袁小龙告诉记者,近年来安康汉调二黄研究院排演的《马大怪传奇》和《莲花碑》先后参加第十四届戏剧节、中国第十一届艺术节和第九届陕西省艺术节,获得了评委与观众的好评。

2013年,安康汉调二黄研究院和安康职业技术学院联合招收65名学员,分别设置表演班和器乐班,总学制8年。学员们上午与晚上进行专业课训练,下午进行文化课学习。为了给学员们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安康汉调二黄研究院一方面依托安康本地的各级汉调二黄传承人进行教学,另一方面加强与武汉汉剧院等专业剧团的交流学习。

“目前我们从河北、湖北等省的京剧院请了多名优秀专业老师进行执教。表现优异的学生出去学习后我们这边仍保留工资待遇,这对于他们是一种很好的激励。”袁小龙说,陕西汉调二黄与各省汉剧同属“皮黄声腔系统”,湖北、湖南、广东和福建等省的同行们都在为汉剧艺术的振兴、传承和发展而共同努力。

现在安康市共有陕西汉调二黄各级传承人35名。2020年8月,安康学院经上级批准开设陕西省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汉调二黄传承基地,以高校学术研究和人才培育的优势,为保护和传承汉调二黄发挥积极作用。

展望未来,袁小龙有着自己的规划:“戏曲传承主要靠年轻一代。我们要以‘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为契机,将汉调二黄更好地推广出去,同时我们将做好戏曲人才的安置并为他们争取更多的政策支持,让汉调二黄能薪火相传,后继有人。”

记者手记

让戏曲不冷

使绝艺长存

方敬尧

从全国范围来看,包括汉调二黄在内的戏曲类节目遇冷似乎是个普遍存在的问题。随着时代的发展,原有的戏曲剧本与演唱节奏逐渐显露出语言拖沓和节奏缓慢的问题。另外,拿汉调二黄来说,虽然剧目丰富,但是以取材于神话传说、历史故事、民间传说的传统剧目为主,难以引起当代观众的共鸣。

在采访过程中,一些年龄偏大的汉调二黄演员表达了自己的担忧:随着他们年龄增长,日渐淡出舞台,一些传承下来的个人表演特色正渐渐消失。有的演员有自己最为拿手的演出剧目,对某些角色有着独到且深刻的理解,在细节把控与人物塑造方面颇有心得,可是因为没有专门的挖掘、整理、研究、推广平台,仅凭一己之力,个人所掌握的绝艺很难完整保留下来。

汉调二黄对京剧及数十个地方剧种的形成有着深远影响,在中国戏剧发展史上闪耀着璀璨的光芒。要让戏曲不冷、使绝艺长存,首先,戏剧创作就必须与时俱进,用更加接地气与具有时代特征的汉调二黄新作赢得观众的青睐;其次,要利用现代手段进行汉调二黄数字化音像资料制作, 建立该剧种数据库和信息共享交流网络平台,让更多绝艺绝活得以保留;再次,要培养更多的汉调二黄年轻观众,让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中小学校园,与青少年有更多的交流互动,使这朵戏剧奇葩更加艳丽多彩。

记者 方敬尧文/图

来源:陕西日报  责任编辑:石进玉

(原标题:汉水旁唱二黄 梨园中有奇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