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闻

“织女”再现!渭南高塘妇女群众用巧手编织致富路

编者按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开启之年。陕西省妇联联合中国网丝路中国频道共同开展“黄河女儿行——寻访党史路上的巾帼初心”主题活动,采取集中采访、志愿服务、主题宣讲、关爱慰问等方式,走沿黄公路、受红色教育、访巾帼故事、赞发展变化、寻初心使命,更好地宣传展示在党的领导下,黄河沿线3个地市的妇女群众在生态保护、经济发展、社会建设、弘扬文明等方面的突出贡献,在促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奋力谱写陕西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中凝聚巾帼智慧、奉献巾帼力量。

我平时都是利用农闲的时候做竹编,大的一个七块,小的五块,每天编制的数量不定。还有就是现在家里的收入主要就来源于我们老两口的竹编收入,能靠着自己的双手,在家门口挣到钱,真的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情。” 郭绒仙今年74岁,已经从事竹编工作四十余年。 陕西省渭南市华州区高塘镇南堡村,像郭绒仙这样的能够利用农闲时间进行竹笼、馍筛等竹艺编制,走在脱贫致富村留守妇女不在少数。

42511781-6A04-425D-867E-B04EB6B91305

陕西省渭南市华州区高塘镇南堡村村民郭绒仙

近年来,陕西省渭南市各级妇联牵头组织,各地区女儿再次拿剪刀、针线、土布,将传统手工技艺作为妇女创业、脱贫致富项目,让妇女手工艺品制作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在传承传统手工技艺的同时,充分发挥妇女“半边天”的作用,带动地区人民脱贫致富。

这是我们自己制作的老粗布、花鞋、手工花馍,都是我们这儿的妇女亲手编织、制作而成的,这些每个物件里面的蕴藏的不仅是对传统手织布、草编等的传承,更有大家一起走向幸福生活的期盼 在“黄河女儿行——寻访党史路上的巾帼初心”活动中,在渭南市华州区高塘镇妇女手工艺品专柜,该镇南堡村妇联副主席张莲草说到该地区高度注重发展妇女手工艺品产业,充分发挥妇女细心仔细的优势,通过村里老一代教学村留守妇女学习竹编技艺,让更多人的村留守妇女有了自己的一门手艺,也让竹艺非物质文化遗产这门手艺,在逐步的继续传承发扬光大

11040909-AB2E-4C4E-BACC-DA894A5F4004

陕西省渭南市华州区高塘镇南堡村妇联副主席张莲草

“我们村世代以竹艺编织为生,现在竹园四百多亩,竹园管理较好且竹子生长旺盛,产量日益增高,这是我们大力发展手工艺品的基础。” 张莲草介绍,2019年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该村在镇党委、政府支持下,设立南堡竹艺社,为村中的留守妇女、空巢老人创造就业机会提供致富平台竹艺社采取“公司+农户”的生产模式,以竹艺社为载体,辐射带动周边农户,群众将原材料领回家编织成半成品,经竹艺社统一包装成产品进行销售,使竹艺原材料、编制、回收、销售一条龙服务,提高了竹艺社社员的积极性和家庭收入。目前现有参与竹编500人,其中妇女260人,竹编产业带动261 户增收致富

3D2E9D34-2868-4DA3-9864-6A6545358985

编制好的竹编手工艺品

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竹编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当地还派出邢都侃、刘双宏、刘和平等人先后去四川学习先进经验以及新型竹编艺术品,目前已成为市级五星级继承非遗先进人物

“我们这里手工制作出的竹笼、背笼、淘麦筛、大小馍筛和竹包等小工艺品品类多样,经常有富平、蒲城、大荔的客商到这儿采购运往外地,很受欢迎。” 张莲草表示,南堡村将继续深耕手工艺品制作产业,打造当地编织品牌,更多农村留守劳动力实现灵活就业在家门口就能脱贫致富,为推动乡村振兴继续贡献巾帼力量。(刘小鱼)

 

来源:中国网·丝路中国频道  责任编辑:姬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