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乡村振兴

创新驱动民族种业 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大足 乡村振兴迈出“三大步”

地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要节点的大足,是巴蜀文化旅游走廊上的一颗明珠。这里不仅有重庆唯一的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还有新晋热门“打卡地”隆平五彩田园,千亩李花盛放的“老家·观音岩”……大足之美,醉美乡村。

今年以来,大足迎来了众多种业信号。在正式发布的《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施意见》中提出:“实施现代种业提升工程。加强荣昌猪、大足黑山羊等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开展农作物和畜禽良种联合攻关”;大足黑山羊传统养殖系统被认定为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成为全国唯一被认定的山羊系统;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庆分中心正式签约落户大足,计划利用5到8年时间,选育5到8个杂交水稻新品种,并选育出8个以上适合重庆及长江中上游流域种植的优质品种,推动大足打造成为长江中上游流域杂交水稻研发、育种、新品种试验示范高地,在种业方面形成引领。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聚力打造西部种业高地,大足正通过发展特色产业、推进文旅融合、充实人才力量,向着乡村振兴路迈出“三大步”。

推动智慧农业建设

让老百姓的“菜篮子”拎得更舒心

在手机上监控蔬菜从种植到收获的全过程,通过小程序下单后,蔬菜就能直接从农场送到家。这样的场景,发生在大足区宝兴镇杨柳社区。当地的月斧山家庭农场运用物联网、智能化生产等智慧科技,让老百姓的“菜篮子”拎得更舒心。

“我们坚持‘三个第一’服务模式,目前回购率可达80%以上。”月斧山家庭农场的农场主陈真勇说,“三个第一”分别是“新鲜”、“安全”、“性价”第一。农场的蔬菜从采收到餐桌不超过12个小时;客户用手机就能查看蔬菜种植的全程监控,进行质量溯源;通过手机小程序下单,农场直接将蔬菜送到客户家里。这样的模式受到了市场青睐,2019年,月斧山家庭农场线上销售1万余单,总销售额200万元,实现利润40万元。

事实上,在大足的各项产业项目中,随处可见智慧的“身影”。

作为被列入《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的大足黑山羊,其高繁性能在全国山羊品种中名列前茅。在大足区石马镇太平社区,“黑山羊智慧养殖云应用”帮助黑山羊养殖户实现了生产管理的远程化、自动化,大大降低了养殖成本,促进了养殖户的持续增收。目前,已有148户贫困户与项目达成合作,最好的贫困户已繁衍到8只黑山羊,每户年均增收2000元左右。在大足区珠溪镇、龙石镇、国梁镇为主要区域的范围内,一个5万亩的智慧蚕桑产业园配套建设250个智能化养蚕车间和5个茧站,将直接带动1万户以上农户产业致富。在大足区中敖镇,“最忆小橘”柑橘示范园以建设物联网系统,实施远程控制等手段,实现园区智能化提升,预计到2023年,产值突破8000万元,建成并投产柑橘采摘基地2400亩,带动400户以上农民增收。

在智慧助力下,大足的粮油菜、芳香、大足黑山羊“三大”主导产业不断提质增效。优质粮油菜成功纳入重庆市国家粮油、柠檬产业集群,全区粮食面积92.8万亩、产量41.9万吨,蔬菜面积29.2万亩、产量45万吨;芳香产业建成万亩芳香产业基地,形成核心配方20余个,2000亩乡村旅游核心区已见雏形;大足黑山羊被评定为“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存、出栏量分别达到153163只、191151只,广大养殖户及贫困户积极投入到黑山羊养殖行业中来,为菜篮子工程和产业发展做出了一定贡献。

打造乡村旅游品牌

让村民们的“钱袋子”鼓得更开心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一组大足石刻为主题的短视频火了。视频中,青山环绕,静默千年的大足石刻“活”了过来,世界最大的石雕半身卧佛、世界石刻艺术的瑰宝千手观音、罕见的长卷式组雕,纷纷“发言”展示大足石刻的魅力。

大足石刻是大足文旅融合发展的一个代表,而在这片土地上,越来越多的乡村旅游正掀起热潮,为乡村振兴注入新鲜活力。

在大足区拾万镇,以“稻彩画”为特色打造的隆平五彩田园已成为新晋“网红打卡点”。该项目是拾万镇围绕优质富硒富锶粮油产业,打造的集“科普研学、创新创业、休闲观光”为一体的农旅融合田园综合体,已建成有五彩田园大地景观核心区、国家杂交水稻展览馆等四大功能分区,配套有生态停车场、乡村彩色健身步道、3D墙绘等基础设施。每年通过节会,隆平五彩田园带动当地企业和群众增收超200万元,解决就业超100人。

今年以来,“老家·观音岩”春风桃李文化旅游节、“古龙秀叶香”首届茶文化节、大足石刻文创园七彩花果节等乡村旅游文化节会的举办,为大足吸引了乡村旅游人数400万人,收入14亿元。大足的乡村旅游正因地制宜,遍地开花。

据2020年大足区政府工作报告显示,大足已建设乡村旅游精品线路6条,“重庆市132条精品乡村旅游线路”推介4条,大足区获评“2020年度中国文旅融合发展名区”。“我们要抓住农村宅基地改革试点、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等契机,发展乡村民宿盘活闲置资产,创建更多的‘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大足区农业农村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说。

2020年,大足交出了一份漂亮的文旅“成绩单”——全年乡村旅游游客量超1050万人次,旅游收入34.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2.7%,实现正增长。吸引更多游客前来的同时,大足的乡村旅游正带动当地脱贫致富,让村民的“钱袋子”鼓起来了。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

让乡村振兴“人才池”留得住人心

“小李,帮我卖点土鸡蛋,都是散养在菜地里吃虫的土鸡下的。”“小李,你看我这葛根粉可以卖好多钱啊?”……在大足区高坪镇高峰村,一家名叫“三百傻蛋”的电商超市人气旺,店老板是土生土长的农民李忠君。

每到赶场天,“超市”就热闹了起来,十里八村的农民带着自家土货来这里“寻找出路”。2018年,李忠君尝试经营电商,他从村民手里收购土货,再通过电商平台卖出去,一买一卖,利润空间并不多,有时甚至会赔本。“主要还是想帮村民一把,把手里卖不掉的土货变现。”李忠君说。

与当地农户签订收购土货协议,挑选优质农产品;和区供销社合作,向供销服务网送货;自己做微信公众号发布信息,销售农产品……李忠君摸索出了一条农村电商路,还成立了君辉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将103户脱贫帮扶对象家庭纳入合作社,助力脱贫攻坚。李忠君的电商路越走越宽阔,而走进城市的高坪镇土货也越来越多,当地村民多了一条致富路。

据大足区农业农村委员会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大足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覆盖走访脱贫户。投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23亿元,其中区级财政配套扶贫资金9500万元,安排落实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等扶贫项目81个;开展春风行动,推荐扶贫岗位4万个。此外,大足还建立了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机制,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全部消除全区434户1258人脱贫不稳定户和边缘易致贫户返贫致贫风险。

乡村振兴的关键是人才振兴。为了补齐乡村人才发展短板,大足启动48名镇村小学全科免费师范生招聘工作,着手为27个镇街招聘本科生和研究生各1名;深入实施“三乡”人才培育工程,通过开展政策业务培训、专题培训班等工作,培训干部2.8万人次;多措并举吸纳优秀人才来大足或返乡投资兴业,将创业担保贷款额度提高至30万元,开展企业人才职业培训1.6万人等。保证了乡村人才“引得进”“留得住”。

扎实推进农业稳区建设,促进全区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在大足,一个西部种业高地正冉冉崛起,一幅乡村振兴画卷正徐徐展开。(张亚飞 刘茂娇

来源:重庆日报  责任编辑:蒲森

(原标题:创新驱动民族种业 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大足 乡村振兴迈出“三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