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市

西安5年新增学位36万个

“十三五”陕西教育事业发展情况新闻发布会

res03_attpic_brief

西工大附中含光校区借力“名校+”加速发展。 (资料图片 记者 冯炜 摄)

1月21日上午,“十三五”陕西教育事业发展情况第二场新闻发布会举行。会上介绍了西安、铜川、榆林、汉中、安康5市5年来推进基础教育发展方面所取得的特色成绩。

为全省提供“西安样本”

记者从会上获悉,“十三五”期间,西安市以“聚合力、增投入、建学校、强队伍、促改革、提质量、扩优质、优服务”为重点,打出了一套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组合拳”,教育质量明显提升,西安市13个区县全面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基本均衡验收,全面迈向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新阶段,为全省提供了创建优质均衡教育的“西安样本”。

据介绍,西安市财政教育支出从2016年的119.63亿元增长到2020年的221亿元,年均增幅为16.6%。5年共投用新建、改扩建学校522所,新增学位36万个,建成了一批美观、实用的新校舍,有效保障了学位需求。其中,2020年秋季开学共投用195所新建、改扩建学校,新增学位19.4万个。2021年秋季开学还将建设并投用126所学校,新增学位10.8万个。

5年全市累计公开招聘公办教师14349名、培训校园长教师68.16万人次、培养骨干教师4176人。均衡配置教师资源,交流轮岗教师3万人次。2020年全市教职工人数达到16.31万人,较2015年增加了5.04万人。

全面实现教育“一元化”管理

厘清开发区、行政区教育权责,全面实现了教育“一元化”管理。深入实施教师“区(县)管校聘”、校长职级制、编制周转池、“先面试后笔试”教师招聘等11项人事制度改革,有效激发学校办学活力。同时,严格执行国家政策,实现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全覆盖,稳步推进民办义务教育招生制度改革。

5年西安市累计投入40.35亿元实施“全面改善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和“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工程,全面改善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2020年,西安投入15.2亿元对202所公办义务教育学校进行了重点提升。2021年将遴选220所公办义务教育学校实施“新优质学校成长计划”,办越来越多的群众家门口的好学校。

西安深入实施“名校+”“名师+”“名校长+”工程,组建“名校+”教育联合体1052个、“名师+”研修共同体1451个、“名校长+”领航研修共同体60个,惠及学生107万人,迅速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

其他4市亮出教育成绩单

会上,铜川市、榆林市、汉中市、安康市教育系统相关负责人也介绍了“十三五”期间,陕西省不同地市教育领域的发展情况。

“十三五”期间,铜川市围绕打赢教育脱贫攻坚战,以义务教育有保障为目标,不断加大控辍保学力度,全面落实各项教育资助政策,有效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目前全市6至15周岁适龄儿童61205人,其中,现有建档立卡家庭义务教育阶段学生4008名,送教上门残疾儿童少年96人,全市无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少年失学辍学,贫困退出义务教育有保障全面达标。

“十三五”期间,榆林市积极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共投入10.5亿元用于教育信息化基础环境改善,全市中小学和教学点互联网接入率达100%,实现“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

“十三五”期间,汉中市组织名师、特级教师大力开展“名师大篷车”“城乡教师学习共同体”等送教下乡活动,每年培训教师5000人次。以汉中实验中学等30余所学校、幼儿园为培训基地校,参加培训学员挂职跟岗。全市217所城区学校与农村薄弱学校形成教育联盟,常态化对口培训。

“十三五”期间,安康市教育系统建立市、县、校三级“1+1”听思政课制度,累计打造思政金课200余节,培养县级以上思政课教学能手144人、陕西省中小学思政课教学标兵(骨干)34人。推行“学科知识+德育元素”的全学科教学改革。全市中小学生校外主题德育教育活动蓬勃开展。(记者任娜)

来源:西安日报  责任编辑:石进玉

(原标题:西安5年新增学位36万个)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