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扶贫

发展产业拔穷根 脱贫致富奔小康

汉中市开展产业扶贫推进精准脱贫纪事

产业扶贫是精准脱贫的根本之策,是告别贫困、圆梦小康的主要途径,是从源头上解决绝对贫困问题、拔掉贫困群众“穷根”,确保高水平全面小康路上“一个不少、一户不落”的必然选择。汉中市产业扶贫5年波澜壮阔的征程,跑出了汉中脱贫攻坚的新速度;5年成就梦想的奋进,答出了汉中产业扶贫的最优解。

这是产业扶贫的汉中答卷: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和高度重视下,坚持“大产业、大扶贫、大带动”思路,以加快特色产业培育为主线,以发展产业助农增收为目标,走出了一条具有汉中特色的新时代产业扶贫精准脱贫新路径。

这是产业扶贫的汉中战果:累计对66万余贫困人口实施产业帮扶,实现了对有能力、有条件、有意愿的贫困群众脱贫产业全覆盖、中长线产业全覆盖和技术帮扶全覆盖。

这是产业扶贫的汉中高度:在陕西省率先建立产业扶贫技术指导帮扶机制,率先建立起以区域公用品牌引领全产业链建设的机制,率先建立产业扶贫风险防范机制。全市产业扶贫工作成效连续多年位居全省第一方阵。

以久久为功的韧力谋产业

彰显产业扶贫的汉中力量

汉中市是川陕革命老区和国家秦巴连片贫困地区,全市11个县区中有8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10个革命老区县、2个深度贫困县。脱贫攻坚战打响时,全市面临的情况是:农业产业基础弱、规模小、链条短,全市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23213户667357人,贫困人口占到了全省总数的14.4%,是陕西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

产业扶贫,贵在精准。市委、市政府把产业扶贫作为厚植脱贫攻坚底气的制胜法宝,紧盯“产业结构”、聚焦“发展支点”、锁定“产业体系”,久久为功出实招、亮硬招、下苦功,精准推动产业扶贫,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添动能、鼓干劲。

针对产业小而全、多而杂等问题,汉中市农业农村部门在深入调研论证的基础上,提出了“主导产业整县推进、扩规模提水平,特色产业一村一品、保覆盖提效益”的工作思路,谋划编制《“1+17”富民产业培育支持计划》《汉中市产业扶贫三年行动方案》。突出“一村一品、村企联动”,引导村集体经济与新型经营主体合作发展;配套建设品牌与网络体系,构建“户有增收项目,村有主导产业,镇有销售平台,县有产业品牌”的产业“四有体系”;坚持脱贫产业发展与现代农业建设相结合、主导产业与特色小众产业相结合、产业选择与市场需求相结合的“三个结合”,构建了茶叶、食用菌、中药材、果业、畜牧业5大脱贫主导产业,中蜂、魔芋、林下等“X”项地方特色产业的“大产业、广覆盖”综合发展体系。

5年来,全市累计投入各类产业扶贫、小额信贷及苏陕协作资金127亿元,实施各类产业扶贫项目1.8万余个,建立产业扶贫基地1826个,2019年农业总产值达401.78亿元,是2015年的1.27倍,脱贫产业实现了扩规模、提档次、上水平。

以扎实有效的行动抓产业

探索产业扶贫的汉中路径

汉中市将产业发展化为解决突出问题的“利刃”,全力推进“产业发展、主体培育、技术支撑、农村深改、产销对接、金融支农、模式推广”7项行动,扶贫、发改、工信、林业、商务、旅游、市场监管、供销、财政、金融等多部门各展所长,密切协作,汇聚合力,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产业扶贫大格局。

位于汉台区北部丘陵的红星村,一度时期村集体负债20多万元,村民人均收入仅有6500元,是典型的贫困村“空壳村”。2017年红星村探索以“发展脱贫产业强基础,引进经营主体增效益,壮大集体经济促增收”的产业扶贫发展路径,试点推行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立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将全村100%的土地入股到土地合作社,100%的土地流转到新型经营主体。招引农业经营主体5家,发展了李子园、虾稻米、菜园子等脱贫产业,实现了“村有一业、户有一工、人有一股”,通过收租金、分股金、挣薪金、赚现金,将贫困群众镶嵌在脱贫产业链上。2020年村集体总资产达500万元,实现集体经济积累160万元,贫困户人均收入达10119元。

5年来,像红星村这样的一批批村集体经济发展先进典型蓬勃兴起。园区带动型的佛坪县肖家庄村、农旅融合型的城固县陈家湾村、股份合作型的勉县安咀村、资产经营型的宁强县二道河村等等,他们通过发展脱贫产业、壮大集体经济、带动贫困户增收,这无一不是产业扶贫精准脱贫的“汉中路径”在贫困地区落地生根的生动实践。

行进在脱贫攻坚战场,一组组数字折射出全市产业扶贫的澎湃动能。茶叶、食用菌、果业、中药材规模分别从2015年的86万亩、1亿袋、58万亩、142万亩增长到2020年的120余万亩、2.1亿袋、66万亩、170万亩,生猪产能加快恢复,中蜂、魔芋、蚕桑等特色产业加快发展。地理标志农产品达23个,位居陕西省第一;49个产品通过绿色食品认证,151个产品通过有机认证。不断成长的农业特色优势产业为扶贫“造血”、让致富“生根”。

以精准有效的举措强产业

贡献产业扶贫的汉中智慧

勉县率先出台“3+X”产业奖补办法,留坝县将“四养一林一旅游”作为县域主导产业,洋县以有机产业带引领脱贫产业发展,城固县倾力打造龙头企业、合作社、农业园区、产业联盟、自主发展服务5大带动平台……

在产业实践上再创新,在选准项目上再发力,在优化布局上再提升,全市产业扶贫呈现脱贫产业加快发展、技术帮扶支撑有力、主体带动扩面提质、农村深改有序推进、发展合力显著增强的崭新局面。权责明晰、分工协作的“大扶贫”格局凝聚起全社会脱贫攻坚的“强动力”,具有汉中特色的“5+X”脱贫产业体系已经形成,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5年底的8164元增加到2019年的11098元。

隆冬时节,寒气袭人,位于城固县原公镇的猕猴桃智慧园区却是一派繁忙景象,农业科技人员及园区工人们正在紧张有序地对猕猴桃做条枝牵引……

近年来,城固县抢抓机遇,大力引进社会资金和工商资本,坚持高起点规划、标准化建园,强化质量监管和产销对接,积极应用大数据和互联网,建成全国范围内集约化种植水平、生产技术标准较高的猕猴桃种植基地。全县引进培育禾和、齐峰等企业18户,发展专业合作社20个,猕猴桃种植面积超6万亩,总产量5万吨,产值逾5亿元。

家家有产业,人人有事做。这样的发展信心,源于引领脱贫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八大模式”。“统建共享”茶产业扶贫模式,解决了前期建园投入和后期茶叶管护问题;“三统一分”食用菌产业扶贫模式,发挥企业菌种生产优势和贫困户分户生产优势;“村社一体”特色种养集体经济扶贫模式,把产业发展与集体经济紧密结合。此外,“三带一促”果业扶贫模式、“以销定产”的订单农业带动扶贫模式、社会化服务粮油产业扶贫模式、新型经营主体多元带动产业扶贫模式及电商、光伏、乡村旅游业扶贫等新兴扶贫模式,都在产业脱贫中发挥了重要的示范引领作用。

硬核政策让土生“金”,产业扶贫遍地开花,消费扶贫如火如荼,农业招商形势喜人。全市各级政府紧紧抓住“产业覆盖、精准帮扶、利益联结”3个关键,各级农业部门创新推行“专项行动+任务清单”管理机制,不断加大涉农资金整合力度,精心部署,悉心指导,立下军令状,分解任务书,制定作战图,季督导、月小结、周调度,紧锣密鼓常态化推进“四季攻势”,竭尽全力织密织牢贫困户在产业链上受益的长效机制。

以实干善为的担当兴产业

书写产业扶贫的汉中故事

产业有“方”,脱贫有“路”。“产业”二字,串起产业扶贫实干善为的清晰脉络。市县产业脱贫推进组成员部门、村“四支力量”和基层干部坚持“大产业、大扶贫、大带动”的工作思路,以干在实处的担当、帮在难处的勇气、补齐短板的决心,全方面、全链条推进脱贫产业持续发展,提质增效。

盛夏时节,南郑区法镇沙坝村,日产2500公斤黑毛茶的制茶厂机器轰鸣;良种茶叶扦插示范园满目青翠;山水环绕的猕猴桃产业扶贫示范园生机勃勃……这是沙坝村产业发展的可喜变化。该村结合实际,大力发展茶叶、猕猴桃两个主导产业和特色扶贫产业,全村新建茶园750亩、栽植猕猴桃100亩4000株、桃树28亩1200株、大樱桃1200株,为贫困群众脱贫增收提供了保障。

汉中市农业农村部门在陕西省率先探索开展“千名农业干部下基层开展产业扶贫”行动,整合技术力量,组建专家团队,市县镇三级1000余名农业科技人员走出机关、走向基层、扑下身子投入产业发展一线;镇村干部、“四支队伍”逐村逐户定产业、谋项目、搞培训、教政策,不畏条件艰苦,不分寒冬酷暑,忙碌在生产第一线,奔走在田间地头。全市实现了技术服务由“大水漫灌”向精准服务转变、由课堂培训向一线实训转变、由专家指导向能人带动转变。注重树立标杆样板,加大典型示范,形成规模效应,全市总结提炼出147个脱贫产业发展模式范例,印发到1010个贫困村、镇办和带贫主体,以点带面,示范带动,实现产业脱贫指导服务全覆盖,为促进产业发展和决胜脱贫攻坚奠定了坚实基础。

“我的香菇根本不愁卖,愁的是不够卖!”家住留坝县马道镇花草门村的李正银自信地说,“现在的政策好,市上合作的‘社员网’帮着销售,汉中、四川等地的客商纷纷慕名而来,有时候给的价格比市场价还高出一块钱呢。”

汉中市坚持把农产品产销对接作为提升产业发展效益的重要路径,与国内知名农产品电商平台“社员网”签署农产品助销合作协议,通过“社员网”全国性农产品网上批发市场,进行产销两端的精准匹配和交易,带动汉中扶贫农产品上行到全国各地。“京东云仓(汉中)无界工厂仓”在汉台建成并投入运营,创新开展“汉货入沪”“汉货入琼”活动,汉中的优质农产品6个小时就能够到达上海消费者手中。汉中市被评为“全国地理标志精准扶贫十大典型示范市”,10个贫困县全部成功创建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宁强县跻身全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试点县。

在去年12月21日汉中发展大会暨“兴业在汉中”主题招商周启动仪式上,陕西省地市级首个由市政府牵头组织,全品类打造、全产业开发、全过程服务的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味见汉中”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正式发布。不久的将来,随着“味见汉中”区域公用品牌的深入打造,必将推进汉中市农业绿色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市场竞争力,推动农业由增产导向向提质导向转变,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作答全面小康时代考题,汉中将矢志奋斗,不懈前行,在秦巴大地上绘就产业兴旺的美好图景,奋力书写乡村振兴更加壮美的时代画卷。

来源:汉中日报  责任编辑:石进玉

(原标题:发展产业拔穷根 脱贫致富奔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