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市

铜川:强基础重协作促融入 夯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根基

图片1

11月12日上午,记者从2020年“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系列新闻主题发布会铜川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专场上了解到,脱贫攻坚以来,在铜川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铜川市发改委认真落实中省市脱贫攻坚各项决策部署,始终把脱贫攻坚摆在全委工作的突出重要位置,围绕农村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盐铜扶贫协作与经济合作、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等方面重点工作,多措并举、尽锐出战、真抓实干,努力推动脱贫攻坚政策举措落地落实,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了积极贡献。

脱贫攻坚以来,落实项目资金3亿元,为全市剩余12个建制村新建通村公路73.7公里;实施“油返砂”路面整治264.4公里,深度贫困村30户以上通组路硬化80.3公里,圆满完成了全市174个贫困村、359个建制村全部通硬化路的兜底性任务。通过通公交、通班车、电话预约等方式,全市所有建制村全部实现通客车,彻底打通了群众脱贫致富“最后一公里”。

全市共投资4.95亿元,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365个,解决、改善近40万农村居民的饮水安全条件,全市单一式饮用窖水和区域性高水价问题得到全面消除,所有工程水质消毒净化实现全覆盖。全市359个行政村的农村居民均达到国家农村饮水安全标准,农村自来水普及率提高到98.8%以上。

累计投入农网改造升级资金1.84亿元,农村电力建设和供电服务能力大幅提升。全市供电服务区域内所有行政村、自然村用电实现“有需即接”,电力入户率和农村动力电通村率两项指标均达到100%。建成扶贫电站240个,惠及全市10313户贫困户。全省最大的光伏技术领跑基地项目如期实现并网发电全容量接入,为助力贫困群众稳步增收,巩固脱贫成果发挥了重要作用。

坚持建管并重工作思路,先后制定出台《关于加强农村基础设施脱贫攻坚项目管理工作的通知》《关于切实加强农村饮水工程运行管护的实施意见》《铜川市农村公路日常养护管理办法》等多项制度,落实管护资金,夯实管护责任,健全完善农村道路、供水等基础设施长效管护机制。目前,全市359个行政村的农村道路(村道)日常养护资金按照不低于每年每公里3000元的标准,农村供水按照平均每村每年5万元的标准足额落实了专项管护资金。铜川市创新建立的“管护责任全落实,维修养护全覆盖”公益性农村供水工程运行管护“铜川模式”受到了水利部的肯定认可。

四年来,铜川市携手盐城市累计落实苏陕扶贫协作财政帮扶资金9225万元,实施扶贫协作项目252个,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并带动贫困人口2.7万人;引入合作项目19个,累计完成投资27.87亿元,带动4066名贫困人口实现增收;先后举办培训班47期,培训贫困劳动力2451人,通过培训实现就业1026人;指导58名贫困村致富带头人成功创业,带动2203名贫困人口实现就近就业;举办劳务协作专场招聘会19期,实现贫困劳动力到江苏省就业400人、就地就近就业648人;累计实现镇镇结对22个、村村结对15个、企村结对21个、社会组织结对3个、学校结对21个、医院结对5个。江苏省军区、各相关部门单位、社会团体、热心企业、爱心人士先后向铜川市捐赠各类帮扶资金2100万元。通过各种渠道,实现消费扶贫3077万元,惠及贫困人口4836人。

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中,铜川市发改委围绕“搬得出、稳得住、能脱贫、逐步能致富”的目标,积极会同市县相关部门,统筹配置教育、医疗、基础设施等资源要素,精准落实产业、就业等后续帮扶措施,全力提升4590户13944名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全市60个移民搬迁安置点水、电、路、讯以及学校、卫生室(院)、体育健身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实施全部到位,达标率100%。幼儿园、义务教育学位供给充足,共提供学位995个,安置学生995人,适龄学生实现全部入学;全市易地扶贫搬迁贫困家庭有劳动力3561户7070人,已就业6963人,其中转移就业4675人;创业88人;涉农就业2200人,实现了有劳动能力且有就业意愿的搬迁户家庭至少1人就业目标。通过村集体经济带动分红,主体带贫收益,参与合作社经营等方式,对全市3002户9892名有劳动能力且有产业需求易地扶贫搬迁群众提供产业帮扶,实现了中长期产业、集体经济全覆盖;制定印发了《铜川市关于加强和完善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的实施意见》等“1+7”政策体系,各区县均制定了实施方案、责任清单,统筹推进后续扶持各项工作。在全省率先上线运行易地扶贫搬迁后续防返贫监测大数据平台,通过动态监测,及时调整帮扶政策、确保易地扶贫搬迁群众不返贫。

来源:中国网·丝路中国频道  责任编辑:石进玉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