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闻

陕西:聚焦高质量 实现新跨越

经济总量突破两万亿元,人均生产总值从5万元跃升到6万元,具有陕西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构建……“十三五”期间,陕西省紧扣追赶超越目标和“五个扎实”要求,全力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经济社会取得历史性跨越,高质量发展不断向前迈进。

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十三五”即将收官,脱贫攻坚战势在必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面向“十四五”,陕西聚焦高质量发展,奋力谱写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

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

9月28日,法士特第1000万台变速器下线仪式在法士特集团西安高新厂区举行。随着一台16挡自动变速器下线,法士特集团变速器市场销量完成了从百万量级向千万量级的历史性跃升。

“这不仅是量的积累,更是质的飞跃。”法士特集团董事长严鉴铂说,从2019年第900万台变速器下线到2020年第1000万台变速器下线,法士特只用了短短9个多月时间。

“法士特速度”是陕西经济跨越式发展的生动注脚。“十三五”期间,陕西省扎实推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经济总量实现追赶超越。2017年陕西GDP突破两万亿元,2018年达到2.44万亿元,2019年达到2.57万亿元。2019年全省人均生产总值较2016年提高16254元。

经济有增量更有质量。2019年陕西第一、二、三产业比重分别为7.7%、46.5%和45.8%;第三产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带动作用与日俱增。2019年第三产业占GDP比重较2016年提高3.6个百分点。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全省上下坚持统筹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有力有效推动生产生活秩序恢复,经济增长呈现稳定恢复良好趋势。前三季度,全省经济增速扭负为正,充分证明陕西经济具备充足的韧性与活力。

区域城乡协调发展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筑牢基础。“十三五”以来,陕西省着力推进关中协同创新发展、陕北转型持续发展、陕南绿色循环发展,编制大西安都市圈规划,西安国家中心城市辐射带动效应进一步显现,促进宝鸡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推动共建榆林国家级能源革命创新示范区,加快陕南三市生物医药、富硒食品、生态康养等全产业链建设,三大区域各有特色、互为支撑的格局逐步形成。2019年陕西城镇化率达59.4%,比2016年提高4.06个百分点。

产业迈向中高端

9月8日,在榆林召开的第15届煤博会上,矿工王宇在延长石油巴拉素煤矿井下590米处,通过5G信号传回实时视频;工作人员通过一台平板电脑远程一键启动陕煤榆北煤业小保当煤矿的智能掘进机器人系统……

在榆林清水工业园区,国家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煤炭深加工重点项目——陕煤榆林化学煤炭分质利用制化工新材料示范项目建设节奏加快,带动陕北高端能源化工基地在汽车材料、建筑装饰材料和纺织材料三大领域形成全球竞争优势。

“十三五”期间,陕西省能源资源富集、化工技术领先的优势充分发挥,煤炭、石油、天然气开采稳步提升,煤制烯烃、煤油气综合利用等一批全球首套装置先后投运,煤间接液化等一批世界先进技术加快产业化。在5G等新基建信息基础设施助力下,陕西能源化工业迈向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随着新兴产业蓬勃发展,陕西产业发展倚重煤炭、能源主导的局面逐步改善。“十三五”以来,全省围绕汽车、航空装备、电子、高档数控机床、轨道交通等领域,加强科技支撑,延长产业链条,不断巩固新增长点的发展优势,产业迈向中高端、技术型转化步伐加快。

2016年,《〈中国制造2025〉陕西实施意见》印发实施,陕西省以产业链为抓手,加快培育现代化工、汽车、航空航天与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现代医药、新材料六大新的支柱产业,初步树立起“造飞机、产汽车、制芯片、做手机、出好药、强新材”的陕西工业新形象。

陕西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不断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保持两位数增长,第三产业占比提高到45.8%。农业呈现机械化、信息化、服务化趋势,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发展,制造业服务化与生产性服务业打破传统界限,为全省经济持续增长和新旧动能转换提供重要支撑。

创新驱动发展走在前

10月15日,记者走进西安铂力特增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铂力特)产品展示厅,从纯钛口腔支架到航天机翼,一件件展品、一张张照片详细展现了金属3D打印在生产生活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

铂力特是从西北工业大学实验室走出去的企业。依托西北工业大学凝固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创新成果,铂力特完成金属3D打印技术积累,驶入科技成果转化的快车道,先后获得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陕西省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典型示范企业、陕西省中小企业创新研发中心等资质及称号。

科技创新推动企业发展,企业发展反哺科技创新。目前,铂力特已成长为国内规模最大、技术实力最强的金属3D打印技术全套解决方案提供商。2017年,铂力特智能制造工厂获工信部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称号,成为中国首个增材制造试点示范项目。

将科研实力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产力是陕西的不懈追求。“十三五”以来,陕西省瞄准新材料、新能源、量子技术、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加强攻关,加快部署一批科技平台和重点项目;深化军民融合、部省融合、央地融合,大力推广“一院一所”模式,各类科技资源加速转化为发展新动能;深入实施“1155”工程,落实构建全链条产业技术创新体系8条措施,加快创新型省份建设。目前,陕西省航空航天产业聚集了全国30%的研制生产能力,启动首批超导磁体、陶瓷基复合材料等产业创新中心组建工作,高新技术企业突破3000家,5G网络建设和规模化商用步伐加快;大型运输机、闪存芯片、高端液晶面板等成为陕西制造新名片。

砥砺奋进“十三五”,创新驱动走在前。陕西已连续多年作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自主创新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成效明显的地方”受到国务院表彰奖励。2019年,陕西省科技活动产出指数达到75.42%,居全国第4位;获国家科技奖和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稳居全国前列。

短评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程靖峰

回望陕西“十三五”发展历程,坚持高质量发展是一条基本经验。展望“十四五”,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迈出更大步伐,是奋力谱写陕西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的内在要求,是解决陕西省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根本出路。

推动高质量发展,要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始终。高质量发展是一场思想观念的深刻变革。要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作为指挥棒,把注意力集中到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上来,推动新旧动能加快转换、区域城乡协调发展、生态环境和人民群众生活持续改善,补齐开放不足的短板,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不断跨越关口、始终走在前列。

推动高质量发展,要牵住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这个“牛鼻子”。要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进新旧动能转换,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培育新兴产业,培育和发展新的产业集群。要以更大力度攻克更多关键核心技术,做强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加快构建具有陕西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壮筋骨、增底气。

推动高质量发展,要着力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走深走实。要加快陕西科技资源转化和创新资源开放共享,推进自主创新,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加快构建全链条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培育新增长点和新动能,让创新成为构建陕西特色现代化产业体系、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链接

■2017年陕西GDP突破两万亿元,2018年达到2.44万亿元,2019年达到2.57万亿元。2019年全省人均生产总值较2016年提高16254元。

■2019年陕西第一、二、三产业比重分别为7.7%、46.5%和45.8%;第三产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带动作用与日俱增。2019年第三产业占GDP比重较2016年提高3.6个百分点。

■2019年陕西城镇化率达59.4%,比2016年提高4.06个百分点。

■“十三五”以来,陕西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不断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保持两位数增长,第三产业占比提高到45.8%。

■2019年陕西省科技活动产出指数达到75.42%,居全国第4位。获国家科技奖和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稳居全国前列。

■陕西航空航天产业聚集了全国30%的研制生产能力,高新技术企业突破3000家。

记者 程靖峰

来源:陕西日报  责任编辑:石进玉

(原标题:陕西:聚焦高质量 实现新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