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观点

人民日报现场评论:对口援藏激活内生动力

对口援助播下的是种子、激发的是能力,西藏干部群众和广大援藏干部一起用双脚丈量致富路、用双手打拼好日子,小康生活就会越来越幸福

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央支持西藏、全国支援西藏,是党中央的一贯政策,必须长期坚持”“要在巩固脱贫成果方面下更大功夫、想更多办法、给予更多后续帮扶支持”。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西藏工作的目标任务、方针政策、战略举措。

行走在西藏,随处可见对口援助的生动实践,23岁的尼玛普尺就受益于此。作为日喀则一家农业科技公司负责人,尼玛普尺给公司取名叫“浦援”,意在铭记上海援藏之情。她说,“我曾在上海援建的闵行中学读书,我父亲在援藏干部的支持下开办合作社,我自己创业开面包房,第一位顾客就是上海援藏干部。”“浦援”,对尼玛普尺来说既是感恩,也是以此激励自己不懈奋斗。

像尼玛普尺这样得益于对口援藏的案例有很多。在白朗县,山东省援藏干部历时多年,为当地修建起来的蔬菜大棚规模庞大;在岗巴县,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的援藏医生胡家昌,带着当地的医生一起为群众解除病痛;在桑珠孜区,黑龙江援藏工作队10多名队员直接参与的珠峰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园区,建设得如火如荼……交流意味着改变,改变促进着发展。20多年来,无数来自对口援藏省份的人才奋战在雪域高原,为西藏发展不断注入动力。

得益于接力援助,西藏各地各族群众脱贫致富的路子日渐通畅。在白朗县的蔬菜大棚里,一家农业企业负责人巴桑顿珠讲了一件往事:2000年,山东援藏干部在白朗推广种植蔬菜,20年过去,白朗县已经成为远近闻名的蔬菜种植基地,蔬菜也成为当地群众致富奔小康的重要依托。巴桑顿珠介绍,他开办的企业运营着100多个投产的蔬菜大棚,带动近150名当地农户就业。

援助的目标是发展,而发展终究需要激发群众自身愿望和动力。观念一变天地宽,小康之路行稳致远。不少西藏群众在参与新项目、见识新技术、学习新方法时,与援藏干部积极交流,了解新信息、打开大视野,思想观念在潜移默化中逐渐转变。越是向前发展,观念更新越显著,大家的精气神越高涨,也更有劲头学技术、学知识,久而久之,对口援藏就会实现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对口援助播下的是种子、激发的是能力,西藏干部群众和广大援藏干部一起用双脚丈量致富路、用双手打拼好日子,小康生活就会越来越幸福。

扶贫既要扶志,又要扶智,而脱贫的志气与致富的智慧是在交流学习中不断形成、锤炼、提升的。在对口援助过程中,很多当地群众更新了发展理念、学到了生产技术,更重要的是增长了脱贫致富的勇气和韧劲。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发展实践表明,只要做好对贫困地区干部群众的宣传、教育、培训、组织工作,让他们的心热起来、行动起来,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就一定能靠辛勤劳动改变贫困落后面貌。

今天的雪域高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插上了腾飞的翅膀。继续把改善民生、凝聚人心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改善基础设施、加强生态保护、发展特色产业、激发群众动力,西藏人民小康生活的美好图景会越绘越好。

(作者为本报西藏分社记者)

 

来源:人民网  责任编辑:姬雯

(原标题:人民日报现场评论:对口援藏激活内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