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

西安钟楼回响历史钟声 承载文明记忆

中华文明与帝王有关的历史,有一半是在西安上演的。自公元前十一世纪周王朝第一次在此建都,其后更迭的朝代中,12个王朝的帝君在此统治中国长达千年。千年的历史长河,天悠悠,水长流,流尽了兴衰成败,荡尽了豪杰英雄,也留下了千秋故事,以及那沉淀厚重的历史文化遗存。

在西安市中心,有着600多年历史的西安钟楼,是众多遗存中的经典。它是中国现存众多钟楼中形制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其建筑规模和艺术价值居全国同类建筑之首。历史上,它曾在明清时期用于报时,曾是辛亥革命时清军的阵地,也曾是抗战时日军轰炸的目标,还曾是城市的警报台。

历经600多年沧桑岁月,西安钟楼华丽庄严、巍然屹立,故有诗云“长安城内大街中,势入云天宝阁雄”;经世事变幻,于风云激荡中屹立不摧,亦有诗云“风雨流连容貌换,春秋斗转回声融”。如今的西安钟楼,已成为城市的坐标,展示着这座城煌煌千年流传下来的威仪和气韵。

8月26日,经过两个多月的抢险加固修缮,西安钟楼揭开“绿纱”,重新“面世”。古楼碧穹,钟号苍鸣,钟楼600多年,故事在继续……

▼一度曾为皇家苑

西安明城墙内东西南北四条大街的交会处,川流不息的车辆,隔开了历史与现代两个世界。

公元1384年,距此处不远,一座钟楼建造而起。

彼时的明太祖朱元璋,虽身在都城应天府(今南京)接受文武百官的觐见,但迁都的心思已落到长安(今西安)。

朱元璋虽在南京登基称帝,但并不看好南京,几次召见大臣商议都城建立之事。最初,朱元璋想把都城迁至开封,后来又想以凤阳为根基建立都城,均不了了之。后有一次迁都之议,有大臣主张迁都长安,朱元璋听后心动,专门派太子朱标赴长安实地考察,选择宫室基址,并绘制陕西地图。太子朱标细细考察一番后,向朱元璋呈献了地图,并详细介绍了长安的地理优势,认为“举天下莫关中若也,天下山川惟秦地号为险固”,提议迁都长安。

在迁都的背景下,西安钟楼被建造起来。“西安钟楼的建筑形制、级别之高甚至超过了当时的国都南京,是按照皇家建筑等级建成的,如描龙画凤的和玺彩绘只使用于皇家建筑。”西安市钟鼓楼博物馆文物管护部工作人员张清三介绍。尽管后期迁都之事作罢,但作为皇家建筑等级的西安钟楼被保留了下来,遗存至今。

然而,西安钟楼今日所在地并非其始建地。钟楼初建时是在西大街广济街口的皇家道观景龙观(后改名为迎祥观),后期进行了迁建。为何迁建?民间有一段传说:明万历年间,关中发生大地震,死伤惨重。迎祥观的道士高承之向知府进言:钟楼东迁半里,地动必然消除,因有鳌鱼在此地作怪。知府听闻,命士兵用镢头刨开地面,搬开石块,果见下面有一深井,水流哗哗作响。不一会儿,水柱喷涌而出,鳌鱼头伸出井外。高承之用宝剑镇住鳌鱼,命士兵用铁链将其锁住,沉入水底。知府又令人将钟楼东迁至此,从此鳌鱼被镇压,再也不能兴妖作怪。

民间传说为笑谈,实际上,钟楼的迁建与城市发展有关联。“钟楼初建时的位置与南北城门正对,是城市的中心。这一位置正在唐长安城的中轴线上,也是五代、宋、元时长安城的中心。”西安市钟鼓楼博物馆工作人员任静介绍,在其后的两百年间,城市不断扩建,向东、向北各扩建了近四分之一的面积。随着城市中心东移,城门改建,新的东南西北四条大街形成,位于迎祥观的钟楼便日益显得偏离城市中心。明神宗万历十年(1582年),由陕西巡抚龚懋贤主持,钟楼整体被迁移于今日所在位置,成为一座绾毂东西、呼应南北的轴心建筑。

▼天地钟音鸣盛衰

既言“楼”,必说“钟”。

在明代,钟楼承担着司晨报时的职能。早上敲钟,钟鸣百里,整个长安城开始活跃起来,所有的坊门打开了,上朝的官员、做生意的商贾,人来人往,开始新一天的生活作息。

此时被敲响的大钟,为“天下第一钟”——景云钟。景云钟铸成于唐景云二年(711年),唐睿宗李旦亲自撰书铭文。此钟高2米,直径达1.5米,重达万斤,钟身鹤飞龙翔,一直为迎祥观所用。相传唐玄宗曾欲在民间大选宫女,圣旨一下,便有迎祥观道士来报告,说景云钟敲不响了。玄宗大惊,思前想后,醒悟到是自己触怒了上天,急忙收回成命。是夜,玄宗梦见一个3尺多高的白胡子老头,自称是玄宗的先祖,现居终南山中,灵魂就寄托在景云钟内。玄宗醒后即派人入山寻找,在楼观台挖到一尊汉白玉的老子像。玄宗将石像迎入兴庆宫,斋戒3日,再去敲钟,钟声又响彻云霄了。于是玄宗将景云钟视为神物,决定在迎祥观内修建钟楼,悬挂景云钟于其上。随后安史之乱,迎祥观和钟楼皆荡为寒烟,景云钟也废弃不用,及至明代钟楼重建,景云钟得以再度面世。

重新面世的景云钟,响彻了两百多年,但在钟楼东迁后,却怎么也敲不响了。一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最后另换他钟。更换的铁钟建造于明成化年间 (1465—1487年),重5吨。民国初年,钟楼白天不再打钟,只在晚上按更点报时,报时人荡起用两根绳子吊着的直径约8寸、长丈余的横木,用力撞钟,顿时全城响起洪亮、悠远的钟声。辛亥革命后,钟楼改为按点报时。民国十七年(1928年)后,不再撞钟。

等到沉寂已久的钟声再度响起,是在1997年。西安市仿制了唐景云钟,外观与原钟近似,通高2.45米,重6.5吨,钟裙外径1.65米,音质嘹亮雄浑,可与原钟媲美。1997年1月30日,古城西安听到了久违的钟声,让人恍惚间穿越回了千年前的唐朝。

而之前的景云钟和明代铁钟均被作为文物保护了起来,不过,它们并没有淡出人们的视野。“虽然国宝级文物景云钟已被移藏至今天的西安碑林博物馆,禁止出境展览,但是我们时常能听到它的钟声。”任静告诉记者,20世纪50年代,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曾对景云钟进行过录音。央视春节联欢晚会上辞旧迎新的“新年钟声”,来自景云钟,且所有老西安人所熟悉的西华门报话大楼的整点报时,也来自景云钟。

“当、当、当……”2020年1月1日零时,西安城响起清脆雄浑的钟声,西安钟楼跨年钟声响起,钟鸣荡荡,万人齐聚,共同祈福未来。

▼巍巍雄楼经风雨

600多年里,西安钟楼经历了风吹雨打,也经历了改朝换代,更经历了炮火洗礼。盛世的繁华和乱世的飘零,让今天的它,矗立成一座完整无缺、岿然独存的宏伟建筑。

西安钟楼整体以砖木结构为主,构建于用青砖、白灰砌成的方形基座上,基座之上为两层木结构楼体,内有楼梯可盘旋而上。由台阶踏步上至基座的平台可进入一层大厅,大厅四面有门,周为平台,顶有方格彩绘藻井,二层四面有木格窗门与外廊相通。顶部为三重四面攒尖顶结构,由斗拱支撑。“钟楼整体呈典型的明代重檐三滴水建筑艺术风格,其构造显示出明代建筑技术的革新。”张清三介绍,重檐三滴水攒尖顶不只是增强建筑形制的美观,而且缓和了雨水顺檐下落时对建筑的冲击力,描梁之端的斗拱巧妙地运用了力学原理形成均匀负荷。四角攒尖的楼顶按对角线构筑四条垂脊,从檐角到楼顶逐渐收分,使得金顶稳重庄严。楼上琉璃瓦的板瓦之间扣以筒瓦,以铜质瓦河固定,使建筑稳固结实,浑然一体。

改朝换代,西安钟楼稳固如常,史料记载,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乾隆五年(1740年)和道光二十年(1840年)均对西安钟楼进行了大范围及大规模整修。然而辛亥革命后,古老的建筑开始历经磨难。1917年12月10日,西安警备军统领耿直乘虚刺杀陕西督军兼陕西省省长陈树藩未遂后,攻占了东、南城楼和钟楼,与陈军展开了三天三夜的激烈巷战。此后,护国运动,陈树藩从钟楼开始了反对袁世凯的暴动。1927年,钟楼开设了有声电影院,然而没多久,一次失火,差点烧掉钟楼。抗战时期,钟楼因地势高拔,成为预警日军空袭的报警台,也成了日军轰炸的目标。

“新中国成立后,钟楼进行了6次大规模的维修。1953年和1958年先后两次进行了整修,1996年进行了墙体除碱、宝顶维修、海墁及勾栏更换工程,2004年开展了屋面、外檐彩画清洗、加固维修工作,2011年对屋面进行了保养维护工程。”张清三说,今年的维修是第6次,对钟楼宝顶、屋面、檐口、飞椽、外金柱进行了修缮。其中,维修难度最大的是宝顶,主要对宝顶的金箔进行了修缮。“宝顶最里面是木芯,木芯外面用铜皮包裹,铜皮外面刮腻子,腻子外面贴金箔。”张清三介绍,这次贴金箔用了3800余张金箔纸,让昔日宝顶重放光彩。

8月26日,修缮一新的西安钟楼开门迎客,再度迎来往日的辉煌。

▼历史瑰宝“走”四方

自1984年钟楼对外开放后,越来越多的游客登上钟楼,鸟瞰古都繁华。“2019年,钟鼓楼游客达到330万人次,比上年增加了50万人次。”西安市钟鼓楼博物馆馆长王磊告诉记者。

“西安钟楼是西安标志性建筑物,曾成功举办过齐白石画展、明清名人字画展、仿秦乐府编钟表演、于右任字画展、钟楼馆藏文物精品展等大型展览,‘晨钟暮鼓’仿古仪仗表演也吸引了众多游客。”王磊说,钟楼在吸引游客“走进来”的同时,也积极“走出去”,通过一些教育方式向公众传播博物馆的信息,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钟楼的屋顶上整齐站着一群小动物,就是我们屋顶上的‘怪兽’。这些神奇的‘怪兽’到底是什么,为什么要站在屋顶上,又有什么作用?”6月13日,在周至县楼观新镇小学,来自西安市钟鼓楼博物馆的讲解员正在给小学生们讲述“怪兽”的故事。从古建筑的屋顶形制到建筑屋檐上的脊兽,再从“晨钟暮鼓”的时间管理方式到流光溢彩的瓦片形制,西安市钟鼓楼博物馆把古建筑的艺术魅力带到了小学课堂上。这些浓缩着中国传统建筑构件的传统文化,深深吸引着孩子们的注意力。

7月31日下午,武警西安支队执勤一大队执勤二中队,军营里的兵哥哥们正在认真聆听一场传统古建知识的文化公开课。明代城市管理的“晨钟暮鼓”、老建筑的藻井天花、钟鼓齐鸣……这场钟鼓楼传统文化的宣讲,让士兵们沉醉其中。

“近年来,我们组织了各类传统文化进校园、进军营、进社区等宣教活动,将传统文化与小学生、年轻人的距离逐步拉近。”王磊说。

或许,还可以再近点。

这两年,故宫走出了宫墙,走进了“朋友圈”,动动手指头,宫殿的大门随即开启,会“动”的门神在一旁神气十足。数字手段让博物馆的传播方式、传播项目变得既好玩也有趣。据了解,西安市钟鼓楼博物馆藏有字画、瓷器、明清家具、景泰蓝、漆器等多种类型的藏品450余件(套),还有拥有600多年历史的钟楼本身,它们是历史文化遗产,是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它们离我们有多远,关键在于用什么样的方式去表达。通过数字技术、信息技术把文物的三维信息采集下来,实现文物信息的数字化,再通过数字创意用大家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播出去,可以让更多人感受历史、走近历史、尊重历史。

钟楼600多年,历史与现代,正在交融,走向未来。

本报记者 汪曼莉

来源:陕西日报  责任编辑:姬雯

(原标题:西安钟楼回响历史钟声 承载文明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