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观点

中青报:你们眼里的孤岛为城市留住了自然

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在某种意义上,这是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快速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反思与补偿。当经济和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生态保护与环境质量成为新的发展需求,且越来越迫切,和谐的人地关系成为广泛共识。

这里分享几个我到广州十多年以来和自然的故事。

有空的周末,我会带上闺女,约上十几位老乡爬山。我们爬的山没有铺设沥青或水泥,都是崎岖不平的山路,一路上鸟语花香,溪水潺潺,遍布各种认识或不认识的动植物。我们都是农村长大的,在山坡放牛,上山砍柴、寻蘑菇,上树掏鸟窝,用身体感触自然的气息,是共同的童年记忆。比起人造景观,我更青睐自然之美。

这学期的每个周一,我都要去广州大学城上课,授课虽从下午开始,但我习惯一大早就过去。我最喜欢大学城外环路及水体之间的荒野地带,这里没有硬化道路,满眼是成荫的绿植。我不时邂逅一些年长的务农者,他们或是高校退休教师,或是住在大学城帮子女带娃的“老漂族”,依托近水的便利条件,他们复垦了水边的空地,耕种各式蔬菜。

“飞地”、孤岛、生活服务型设施缺乏,或许是大学城的弊端,但它同样成就了老人恬静的暮年,延续了他们在家乡恪守的农耕生活,是实实在在的乡村生产与生活方式的异地重置。比起近年来各大城市兴起的农业观光区,我感觉这种耕作状态更加自然和亲切,因为它少了都市化与功利化的色彩,后者往往以盈利、赚钱为目的,充斥了太多的人为痕迹。

最近几个暑假,我带孩子们先后去了青海、内蒙、宁夏、云南、广西等省份相对原生态的地方。我认为,感受自然与生态之美,亲密接触大自然,是教育的重要范畴。

喜欢自然,当然不只是我的个人嗜好。快速化、机械化、程式化与功利化的都市生活,让很多人备感压力,逃离都市的喧嚣,亲近自然,是许多都市人的真实写照。

提高城市范围内原生态的自然环境比例,已成为诸多国家和地区的发展共识。从理论研究看,欧美国家先后提出“荒野保护”“重新自然化”“景观生态学”“再野化”“生态修复”等概念。近年来,不少国家持续推进城市的再野化及生态修复工程,效果显著。

在新加坡,城市生态廊道建设如火如荼,旨在解决城市里动植物的栖息权、发展权、移动权以至交配权。通过一系列纵横交错的廊道和生态斑块有机构建的城市生态网络体系,增强了城市生态系统空间格局的整体性和系统内部要素之间的关联性,从而有效连接空间分布上较为分散的生态景观单元。

在快速城市化的背景下,尤其是土地和空间成为重要城市资本的形势下,原野、原生态地块注定越来越稀少,也越来越弥足珍贵。政府部门要多一些生态的思维,理解和领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真谛。良好的生态环境、较高的原野覆盖率,不仅可以增进城市的生物多样性,更能消解现代都市人的焦虑情绪,构建和谐的人地关系。那种拼命压缩绿地面积、一味依赖卖地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即将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城市经济集聚化和智能化、城市环境生态化和原野化。人地关系和谐共生,将成为未来城市的核心竞争力。

在加大城市公共服务设施资金投入,持续推进各级别公园、绿道、栈道等建设的同时,对于被城区包围的荒山、荒野等自然生态较好的区域,政府宜采取“无为而治”的策略,将相关地块设置为“禁建区”,即除了满足少数人轻度耕作、徒步、标本采样和数据收集等需求外,禁止相关开发行为,尽可能保持初始的原野状态。

来源:中国青年报  责任编辑:姬雯

(原标题:中青报:你们眼里的孤岛为城市留住了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