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观点

钱江晚报:化解广场舞噪音,宜疏不宜堵

据人民日报客户端报道,近日,一则“广场舞大妈对抗他人打扰”的视频走红网络,视频显示,在云南昆明官渡区某小区内,夜幕降临后,大妈们放起音乐跳起了广场舞,这时一名小伙子拿来一台音响,在小区外的小广场和大妈们对抗。但是对抗没多久,一名大妈直接从地上捡起一块砖头,吓得小伙子转身就跑。

视频被放网上后,网友几乎一边倒地支持小伙子的对抗行为。为什么会这样呢?实在是大多数人都深受过广场舞噪音的伤害。笔者对此也深有体会,当你想静心工作时,那延绵不断又躲无可躲的劲爆音乐灌入耳朵时,简直就要抓狂。

近几年,全国各地纷纷曝出居民与广场舞人员因噪音影响发生冲突,一些人为驱赶广场舞所带来的噪音影响,采取泼水、泼粪等方式,甚至发生打砸音响设备,殴打跳舞者等暴力行为。比如,杭州“圆梦园”小区就发生过一名业主因大妈们跳广场舞的音乐声过大而怒砸音响的事情。

广场舞作为一种既能锻炼身体又能娱乐心情的团体运动,无疑给许多老年人的生活带来了不少乐趣。吃完晚饭,相约而舞,成了许多老年人雷打不动的生活习惯。对此,作为晚辈的我们,其实也乐见其成。大多数人并非对广场舞或跳广场舞的人有意见和偏见,大家反感的只是广场舞所带来的噪音困扰,以及少部分没有公共意识、不顾及他人感受的人的行为。

跳广场舞,偶尔会影响别人,在所难免,相信多数人也能理解。如果能及时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扰民了那当然是最好的,或者在被人投诉或者告知自己的行为不妥后能够及时改正,也不至于会闹出这么多“以暴制暴”的滑稽场面。可惜的是,总是有那么一群人,仗着“你奈我何”的蛮不讲理,非但不听劝解,反而变本加厉。这种行为,自然会引来众人的侧目,甚至愤怒。

有人说这都是监管的缺位造成的,不可否认,在现行的法律规章之下,的确办法不多,但我们不能不说有关部门也的确在尽心尽力试图解决这一问题。可是螺蛳壳里做道场,很多时候也是有心无力。当然,现在也有一些地方开始出台相关政策,对广场舞的音量和时间段进行规范。而在杭州,也采取宜疏不宜堵的引导方式,比如部分中小学在夜间向市民开放,给广场舞辟出专门的场地。但事情要得到根治,最后的落脚点,还是要归结到个人的素质上。

此前看过一则新闻,说的是重庆江北的一群广场舞大妈在跳舞时都会戴上一个专属的耳麦,连着主播放源,所有人都能同步听到声音,跟音响外放没什么区别,但又不会影响别人,而且还能让自己更加专注。她们的这种“无声”广场舞无疑给我们提供了一种化解矛盾的标杆。

说到底,围绕着广场舞的“斗争”,其实并不是什么大是大非的问题,更不是难以化解的死结。一个小小的改变,一步小小的退让,或许就能让社会变得更加和谐。

一个小小的改变,一步小小的退让,或许就能让社会变得更加和谐。(张炳剑

来源:钱江晚报  责任编辑:李瑞

(原标题:钱江晚报:化解广场舞噪音,宜疏不宜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