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

圆明园启动11件文物修复

圆明园近日启动“修复1860”二期工作,修复的文物涵盖康熙、雍正、乾隆三个朝代共计11件。完成修复后,将在园内展出,同时游客还可以通过圆明园线上数字博物馆在线观看。另外,一期已完成修复的6件文物从即日起在园内开展。

在很多人眼中,圆明园内只剩下残垣断壁,但实际上圆明园地下埋藏着很多不为人知的遗址和文物。随着考古工作不断推进,圆明园遗址内出土了大量文物,包括石刻、琉璃、瓷器等,其中瓷器碎片就高达10万片。为了让破碎的圆明园文物完整的重现在大众面前,今年4月24日圆明园启动“修复1860”一期,完成修复了6件精品瓷器,分别是1件青釉鼻烟壶、2件青花八宝万福如意瓷砖、1件康熙青花龙纹碗、1件康熙红釉碗以及1件青花缠枝莲纹瓷绣墩,并召开专家评审会,修复的文物得到专家认可,现展示在圆明园展览馆内,备受游客关注。

“修复1860”二期工作近日正式启动,11件文物正在修复当中,包括10件精品瓷器和1尊佛像。11件文物分别是康熙祭蓝釉盘、康熙青花莲瓣石榴纹碗、康熙青釉莲瓣碗、康熙釉里红夔龙纹碗、康熙釉里红二龙戏珠纹碗、康熙青花龙纹碗、康熙釉里红龙纹碗、康熙黄釉绿彩龙纹碗、雍正青花碗、乾隆梵文青花高足碗和“地天母”佛像。

圆明园管理处文物科科长陈辉介绍,圆明园现藏的瓷器残件多为清代官窑精品瓷器,其中很多是专供清朝帝后使用的御窑瓷器,从选择材料、绘制纹饰、制作工艺来看,精益求精。“雍正朝官窑瓷器在圆明园遗址出土较少,非常珍贵,这次我们将首次修复雍正青花碗。”陈辉说,这批瓷器文物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经济价值以及科学研究价值。

未来,完成修复的11件文物成品将在圆明园展出,同时进行3D扫描,并收入到圆明园线上数字博物馆,游客将来可在圆明园官方微信公众号上观看。本报记者 吴镝摄

相关新闻

鳑鲏、金线蛙等原生物种再现圆明园

消失多年的鳑鲏鱼、金线蛙,如今重现圆明园!这几种“土著”生物对生态环境要求极高,甚至有“水质监测器”的美誉。

“鳑鲏鱼是北京的原生鱼类,大多只有一两寸长。雄鱼身上有五彩条,在阳光下会闪光。”圆明园管理处生态科的王沛然说,今年初夏,鳑鲏鱼首次现身圆明园西长河。这种美丽的小鱼对水质很挑剔,只在极为清澈的水域才能生存。从夏至秋,它们又多次出现在福海、廓然大公等水域中。

惊喜接踵而至。在圆明三园之一的长春园东南隅,是如园的清浅池塘,今年,工作人员在这里看到了金线蛙的身影。这种蛙的身体为绿色,两侧各有一道较宽的黄色褶线,因此得名。往前数两三年,圆明园福海附近还发现过一种更为稀有的物种——有“昆虫界大熊猫”之称的低斑蜻。

鳑鲏鱼、金线蛙、低斑蜻等均为北京的原生物种。“原生物种就是某一区域的‘土著’,它们是当地生物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北京市水生野生动植物救护中心的邹强军说,上世纪80年代之前,它们在京城并不罕见,但随着城市快速发展,水域变少变脏,这些物种一度濒临消失。

就拿金线蛙来说,往前数30年,在海淀、通州、顺义、昌平等地的田间地头,这种蛙都并不鲜见。上世纪80年代起,北京开始进行大规模城市建设,四通八达的公路将大水面劈成碎块,大量污水直排使水质受到严重污染。开阔、干净的浅塘几乎消失殆尽,因此,北京的金线蛙踪迹难觅,仅在2004年匆匆现身圆明园大水法遗址南边的水塘子。

这些原生物种重现圆明园,得益于园区近年来开展的水生态修复。

2007年起,清河再生水厂每天为圆明园补充近3万立方米再生水,水质稳定在地表水Ⅳ类标准。清澈的水源自西长河入园,流经鉴碧亭、凤麟洲、松风萝月、曲院风荷、前湖、后湖等,干涸少水的园子重新拥有了灵动水面。为了保持水体自净能力,园区还定期在水中投放苦草、眼子菜等沉水植物以及各种微生物、水生动物,塑造相对完整的水生态系统。

水清树绿,各种动物有吃有喝,也有了合适的繁育之所。“比如,鳑鲏鱼的繁殖方式很特别,它们需要与河蚌合作才能生育后代。前几年,湖里有了河蚌,现在又有了鳑鲏。”王沛然说。

眼下,葱郁林木环绕清澈水域,圆明园的物种多样性显著增加。据统计,共有黑鱼、麦穗、鳑鲏、翘嘴鲌等40多种鱼类,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金雕等265种鸟类,极度濒危的低斑蜻等28种蜻蜓。(记者 朱松梅)

来源:北京日报  责任编辑:李瑞

(原标题:圆明园启动11件文物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