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闻

70年跑出加速度 陕西电网建成“高速路”

陕北至关中750千伏第二通道输变电工程输变电线路榆横变电站。本报通讯员 毕国先摄

国网宝鸡供电公司职工正在为电动汽车充电。

陕北至关中750千伏第二通道输变电工程富县开关站至西安北变电站线路放线。通讯员 高浪舟摄 照片除署名外均由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提供

国网汉中供电公司工作人员走访客户。

在榆潍1000千伏特高压输变电工程榆横开关站,施工人员正在进行高空组装。

从农村“用上电”到“用好电”,再到今天手机充电宝随身携带,新中国成立70年来,电压等级不断升高,网络规模不断扩大,陕西电网从小到大,从薄弱到强大,从单一线路到全省联网,从北电南送到跨省联网,在陕西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起到了先行官的作用。

惠民:获得电力 城乡共享

70年,陕西城乡配电网不断发展壮大,城乡供电可靠性不断提高,农村电气化进程不断加速,实现了农村用电“盲区”到户户通电,陕西电网成为现代化农业发展的推进器。

20世纪70年代末我省农用35千伏电网线路仅2700千米。随着改革开放的快速推进,电视机、电风扇、洗衣机等家用电器进入百姓家中。然而,频繁的停电或者电压不稳,给农村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不便,加之农村用电质量差、线损大、电价贵,农村电网发展缓慢制约农村经济的发展。

1998年,我省农村电网建设进入前所未有的大发展时期,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以下简称国网陕西电力)先后实施了一期、二期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工程、县城电网改造工程、“户户通电”工程、农村电网完善工程和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累计完成投资152.71亿元。到2006年9月,该公司在我省实施“户户通电”工程累计投资2.133亿元,工程通过大电网延伸,解决了1.6745万户5.2万农村无电人口通电问题。

“十二五”期间,国网陕西电力共投资77亿元实施农网升级改造工程,改造户表127.33万户,治理农村“低电压”28.2万户。截至2012年,该公司累计建成32个新农村电气化县、297个新农村电气化乡、4293个新农村电气化村。

农村偏远山区电网建设日新月异,逐步实现了偏远地区电力客户从“用上电”到“用好电”的历史转变。

国网陕西电力先后实施“户户通电”工程、农村电网完善工程和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以及陕南移民搬迁电力配套工程,累计完成投资152.71亿元。特别是2013年以来,该公司在农村地区已投入61.17亿元,共新建、改造110千伏变电站31座、容量182.3万千伏安、线路总长726千米,35千伏变电站46座、容量68.6万千伏安、线路总长638千米,农网10千伏配变10210台、容量212.59万千伏安、线路总长9078千米,农村低压线路22375.4千米。

此外,国网陕西电力还承担着供电区内汉中、安康、商洛3个市的10个县(区)移民安置点电力配套通电任务。5年来,先后投入资金1.96亿元,建成项目619个(子项目),解决了345个移民安置点、3.94万户13.79万人的生产生活用电和山区脱贫攻坚用电需要,受到陕西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2018年全年动力电增容改造824个村,惠及43.26万人,易地搬迁解决13个集中安置点及7870人用电。

方向:清洁替代 能源转型

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我国的能源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历史性成就,能源生产和消费总量跃居世界首位。智能电网不仅是连接电源和用户的电力输送载体,更是具有网络市场功能的能源资源优化配置载体。国家电网公司在能源领域大力推进清洁替代和电能替代(即“两个替代”),这既是一项利国利民的民生工程,还是能源消费的必然趋势,更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的主要方式。

国网陕西电力始终坚持以客户为中心、服务为根本,坚持市场导向、效益优先,坚持创新驱动、合作共赢,持续推进充电设施互联互通,加快居民区有序充电推广,保障规模化电动乘用车充电需求,全面构建智慧车联网生态圈,推动电动汽车战略性新兴业务高质量发展。

该公司不断提升电动汽车能源服务业务发展质量,打造开放合作共赢的电动汽车能源服务新生态,2019年计划新建专用充电桩600个,年充电量力争达到2亿千瓦时,有力支撑该公司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助力打赢蓝天保卫战。

陕西处于西北地区电动汽车发展的前沿阵地,为了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国网电动汽车服务(陕西)有限公司于2019年2月落户陕西沣东自贸产业园,并建成全省第一座光储充智慧充电站、电动汽车销售体验综合展厅、陕西智慧车联网平台等示范项目。

国网陕西电力在今年3月建成陕西省智慧车联网平台,实现全省各类充电服务平台统一接入,给各级政府及相关企业、用户提供充电信息服务。该公司下发《关于切实做好陕西智慧车联网平台接入工作的通知》,组织各市(区)公司主动宣传、推广社会运营商接入智慧车联网平台工作。该平台应深化大数据应用,开展智能运维和精准规划,全面支撑专业管理。

国网陕西电力积极落实陕西省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十三五”规划,不断提升公共充电网络运营效率效益。2019年试点建设居民区有序充电桩200个、公共充电桩400个,完善陕西省米字形高速公路快充网络。

今年6月15日,“国家电网泛在电力物联网绿色万里行暨第六届环青海湖(国际)电动汽车挑战赛”在西安圆满落幕。本次电动汽车挑战赛历时6天,从北京出发,途经河北、山西、陕西、甘肃、青海5个省,最终抵达青海湖畔,行程超2000公里。

为了提升居民区充电保障能力,国网陕西电力立足当前居民区充电桩建设难题,着眼未来家庭电动乘用车规模化充电需求,研究提出系统性解决方案,推动政府出台有序充电峰谷分时电价和激励措施。国网陕西电力配合各市(区)公司编制居民区充电设施建设典型设计,创新业务模式。西安、渭南、西咸公司积极推进试点项目,做好评估与经验总结,主动争取地方政府支持,加快有序充电应用。持续开展充电桩低电量治理,通过站址迁改、服务延伸、充电服务费优惠、提供增值服务等措施,全面提升城市公共充电网络运营效益。

建设:从弱到强 与时代同步

陕北高原煤炭资源丰富。20世纪80年代初,采煤都是用火药炸、人工挖,现在全都是机械化开采。人力被电力解放了出来。

直到20世纪80年代末,榆林只有1座电厂、3条110千伏输电线路,主要为煤矿生产及部分居民生活供电,部分电力来自黄河东岸的山西省。

1991年,神华电厂在榆林建成,煤矿开启用电力生产的时代。电厂的建成也带动碎煤的销量,节省了资源,提高了煤矿收益。以前煤矿矿洞内运煤都是人力推车,效率不高,后来换成了电动皮带输送机,输送煤炭量大,速度还快;在矿井上面,原来都由人工搬运、装卸煤,现在换成了装载机。如今煤矿生产全部实现机械化,工作现场看不到堆成山的煤,从抽水、换气、采煤、运煤、煤分类、装煤,全部是现代化的机械生产线,煤炭开采量成倍增长。

陕北革命老区贫瘠的土地下蕴含着丰富的资源,拥有着全国唯一的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可谓“乌金遍地、油浪翻滚”。近年来,“陕电外送”作为陕北能源基地转型发展重要方式被提到了显著位置,国网陕西电力充分利用陕北地区建设大规模煤电基地的有利条件,正在积极采取措施转变陕北地区能源发展方式,促进陕西电力外送大发展。

要送电,先修“路”。没有特高压这条“电力高速路”,陕北电力外送只能是纸上谈兵。特高压电网具有大范围、大规模、大容量、高效率优化配置能源资源的功能,能够显著提高电力输送容量,增加经济输电距离。建设特高压电网,已成为陕西实现能源发展战略转型的关键之举。榆林地区将由卖煤转向卖电,由开采煤炭的“黑色”经济转向风光火电打捆外送的绿色发展。

今年6月12日21时6分,随着陕北至关中750千伏第二通道输变电工程71819夏道I线等新设备启动完毕,陕北清洁能源集中向关中输送的电力大通道全部建成投运。

该工程北起榆林横山,南至西安高陵,线路总长1269千米,途经榆林、延安、铜川、渭南、咸阳、西安6市23区县。工程新建750千伏线路11回,新建3座、扩建4座750千伏变电站,新增变电容量8400兆伏安,配套330千伏线路15回101千米,是陕西电网建设史上投资最高、建设规模最大、输电距离最长的超高压输变电工程。

工程自2016年8月正式开工建设,历时22个月,跨越铁路11处,高速公路20处;跨越330千伏及以上电力线路41处,110千伏及以下电力线路186处。面对如此艰巨的任务,公司建设部强化工程建设周协调、月推进、季考核。各参建单位全面落实国家电网公司“基建改革配套措施”,各项目部深化基建管控APP应用、构建安全监控指挥中心、设置4G布控球等措施,实现了施工过程监、控、管一体化融合。

该工程建成投运后,陕北能源基地向关中地区电力送出能力将由230万千瓦提高到610万千瓦,对促进陕北地区清洁能源开发、能源产业升级,实现陕北精准扶贫具有重大意义。

70年间,陕西电网结构发展到今天的跨省输电、跨区联网,此外,根据规划,到2020年陕西将建设7项特高压工程(其中过境5项),换流容量2000万千伏安、线路总长2300千米,特高压电网规模呈现爆发式增长。其中,特高压交流线路1条,即已建成的1000千伏榆横—潍坊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特高压直流线路6条,包括±800千伏灵州—绍兴、酒泉—湖南、上海庙—山东、陕北—武汉、昌吉—古泉、青海—河南等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陕西电网将拥有“两交四直”对外互联互通通道。届时,陕西电网将通过特高压电网,以更高水平融入全国大电网,为融入全球能源互联网创造条件。通讯员 惠悦 栗莎 记者 郭军

来源:陕西日报  责任编辑:姬雯

(原标题:70年跑出加速度 陕西电网建成“高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