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扶贫

汉滨:四支队伍一条心 苦干实干真扶贫

汉滨区整合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帮扶责任人、村两委班子“四支队伍”,规范驻村制度,加强管理,注重实绩,扶贫工作有力推进,脱贫成效显著提升。

山间一场中雨为茨沟镇白岩村平添几分凉意,村上新建的临时蚕室是否安全,室内温度掌控如何?第一书记陈新安和村党支部书记朱云一同前去查看。眼下,秋蚕刚刚度过一眠,尽管桑叶需求量不大,但必须小心呵护,食物要精细,温度要适宜。

白岩村曾经是远近闻名的养蚕大村,却因技术落后、管理不善、效益低下等多种原因致使蚕农失去信心,蚕桑产业逐渐衰落。区住建局干部陈新安担任第一书记以来,与新组建的村两委班子、驻村工作队共同商定,通过村集体经济合作组织流转土地,引进优质桑苗,培训养殖技术,着力振兴蚕桑这一主导产业。

茨沟镇白岩村党支部书记朱云告诉记者,目前蚕桑建成532亩,在10组、11组、12组,今年栽的桑已经开始养蚕,未来打算人均1亩桑,年人均提高收入3000元。

针对基础设施薄弱、交通运输不便等问题,陈新安带头四处跑资金、要项目、调纠纷、解难题,一辆旧摩托车载着他跑遍了白岩的山山水水、家家户户。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白岩村拓宽改造通村水泥路5公里,新修产业路3公里,完成安全饮水工程4处,如今,大山深处的小村庄已是前所未有的全新气象。

茨沟镇白岩村第一书记陈新安说:“在脱贫攻坚第一线,第一书记就是要站在前面,就是为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同时也要给白岩村下一步发展打一个良好的基础。”

找准穷根,对症下药,这是精准扶贫的关键所在。在流水镇田心社区,贫困户刘天顺因产业发展成绩突出,被镇上评为脱贫攻坚自强标兵。

花甲之年的刘天顺的确配得上这样的荣誉,不仅喂了几头猪,还养了11头牛。不久前,住进了新房的刘天顺和老伴儿领了结婚证,名正言顺地生活在一起。过上如今的好日子,刘天顺有说不完的感激。

“帮扶干部对我是很不错的,大小事情都上门给我解决,现在不愁吃、不愁穿、不愁住,新房也盖起来住上了,养的有猪有牛。感谢共产党”流水镇田心社区贫困户刘天顺说道。

然而一年前,刘天顺的情况并不是这样,土坯房年久失修,岌岌可危,刘天顺空有发展意愿却因缺资金、少技术而一筹莫展。掌握致贫原因后,帮扶干部很快帮他办理了5万元金融扶贫贴息贷款,还特意让刘天顺参加了种植、养殖技术培训。现在,放了一辈子牛的刘天顺底气十足,顾“持证上岗”的“牛老板”。

群众利益无小事,针头线脑,田间地头,只有把贫困原因找准,精准施策,把每一件小事干好,做实,才能真正走进群众心里,让他们满意。

脱贫攻坚以来,汉滨区共组建206支驻村工作队,整合驻村工作队员1619人次,建立《驻村帮扶干部实绩档案》,建成驻村帮扶干部信息库,全区参与结对帮扶干部6099人,因户制定帮扶措施,为贫困户办实事126000余件。

来源:安康市汉滨区人民政府  责任编辑:李瑞

(原标题:汉滨:四支队伍一条心 苦干实干真扶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