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闻

榆林市市长李春临谈70年来榆林“四个历史性转变”

摘要:9月2日,在陕西省委宣传部、省政府新闻办举办的陕西省“奋力追赶超越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七场上,榆林市市长李春临回顾了榆林市70年来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就,并以“四个历史性转变”对其进行详细解读。

2018年全市生产总值是新中国成立伊始的7700倍,工业总产值增长了12.4万倍,人均GDP由改革初期的158元提高到112845元……

9月2日,在陕西省委宣传部、省政府新闻办举办的陕西省“奋力追赶超越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七场上,榆林市市长李春临回顾了榆林市70年来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就,并以“四个历史性转变”对其进行详细解读。

图片1

李春临说,榆林作为革命老区,70年来始终与国家战略同频共振、同向同行,历届党委、政府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励精图治、艰苦奋斗,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2018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3848.62亿元,是新中国成立伊始的7700倍,经济总量跃居中国西部城市经济体第六位、非省会地级市第一位;工业总产值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359万元扩大到4461.94亿元,增长了12.4万倍,崛起为中国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人均GDP由改革初期的158元提高到112845元,与上海、天津等沿海发达地区城市相当;2018年全市财政总收入是1949年的2.7万倍,实现了长期依靠国家补贴过日子到每年向中省净贡献300多亿元的蜕变;此外,在能化基地建设牵引带动下,教育医疗、民生保障、文化体育、城乡建设、生态环境等领域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榆林已成长为陕西重要经济增长极。回顾70年发展历程,榆林实现了“四个历史性转变”。

图片2

实现了由农业地区向工业强市的历史性转变

新中国成立以来很长时期,榆林第一产业占据绝对主导地位,80年代初期榆林一产仍占GDP比重近60%。1984年,新华社播发的“陕北有煤海,质优易开采”电讯轰动世界,1998年国家正式批复建设陕北国家能源化工基地,榆林全面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 “三个转化”决策部署,建园区、上项目、搞转化,全市工业经济迅猛发展。

20多年来,榆林市累计完成投资5000多亿元,实施重点项目170多个,其中100亿元以上项目13个,50—100亿元项目17 个,10—50亿元项目45个,形成了“大集团引领、大项目支撑、集群化发展、园区化承载”的发展格局,构建起以煤油气盐开发为基础,电力、化工为主导的产业体系,建成了国家重要的煤炭基地、煤电基地、氯碱基地、煤化工基地和世界最大的金属镁、兰炭生产基地。

图片3

2018年,全市原煤、原油、天然气产量分别占全国总产量的12.4%、5.6%、10.3%,煤制烯烃、煤制甲醇、金属镁、兰炭产量分别占全国总产量的7.3%、4.8%、48%和86.3%,榆林已成为全国知名的能源大市、工业强市。

近年来,为了进一步深化市情认识,谋划长远布局,市委、市政府启动了十大战略问题研究,加快“资源型榆林”向“创新型榆林”转变,明确了以高端能源化工为引领的转型发展路径,确定了“12363”高端化发展战略,推开了27项阶段性重大事项,总投资超过2000亿元的重大转化项目加快推进,一大批填补产业空白的精细化工项目落地建设,榆林正在向国际一流高端能源化工基地大踏步迈进。

实现了由贫困地区向富裕地区的历史性转变

新中国成立初期,榆林人普遍过着“早上菜、晌午糠,晚上清汤照月亮”的日子,很长一个时期被视为“贫穷落后”的典型。

改革开放特别是国家能源化工基地建设以来,依托丰富的能源资源开发建设,榆林综合实力大幅提升。2018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2183元,居全省前列,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317元,增长8.2%;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034元,增长9.1%。

图片4

榆林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按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北部支援南部”的总体思路,全力推动北部转型发展、南部绿色发展,北部县市区重点发展能化终端产品、轻纺、铝镁等转型产业,南部县壮大文化旅游、中药材种植、农产品深加工等特色产业,形成了各具特色、优势互补、协同并进的县域经济发展新格局。神木、府谷、靖边、定边四县市跻身全省县域经济“十强县”,神木成为西北首个生产总值过千亿元的县。

近年来,榆林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贯彻精准方略,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深度融合,过去三年市本级财政资金投入达20多亿元,位居全省第一,累计减贫12.59万户36.07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1.74%,8个国定贫困县中5个已经摘帽,脱贫攻坚取得了阶段性重大成果。

当前,脱贫攻坚已经到了决战决胜的关键阶段,榆林将一鼓作气、尽锐出战,确保3.2万贫困人口脱贫、剩余的134个贫困村退出,佳县、清涧和子洲三县摘帽,确保与全国全省一道同步迈入小康社会。

实现了由内陆小城向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的历史性转变

榆林深居内陆,很长一段时间里城市形态、城市规模、城市功能持续落后,到2000年城市面积仅为20平方公里,人口不足20万。撤地设市后,榆林中心城区框架扩大了三倍多,人口翻了近两番,城市基础设施、承载能力、市容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上学、出行、就医等一批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得到较好的解决,人民群众获得感、满意度持续提升。

图片5

“十二五”以来,全市累计新建中小学幼儿园145所,新增学位13.5万个,北师大附中等一批知名教育品牌落户榆林;建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3所、二级甲等综合医院13所、标准化乡镇卫生院77所、规范化村卫生室398个,新增医疗床位5000多张,一批“国家队”医院在榆林设立专科联盟。

榆林市坚持以优化营商环境为突破口,全面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2018年营商环境排名由全省倒数第1提高到第5位,全国262个地级市综合信用排名由倒数第3跃升到第86位,进位幅度全国第一,今年7月份进一步提高到第55位。

近年来先后推开了延榆高铁、榆阳国际机场、黄河引水、“四馆两中心”、榆溪河生态长廊等一系列事关长远的重大工程,启动了科创新城建设,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支撑不断增强。

图片6

截止2018年,榆林全市公路总里程达31000多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里程达1068公里,居全省第一;铁路总里程达1000多公里,年货物外运能力超3亿吨;榆阳机场升级为4D级,年旅客吞吐量突破200万人次,居西北支线机场第一,榆林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已初步形成。榆林先后被评为国家卫生城市、省级环保模范城市,顺利通过省级生态园林城市验收,2018年正式被纳入国家呼包鄂榆城市群规划,榆林城乡建设进入加快发展的新阶段。

实现了由生态环境恶化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历史性转变

历史上,榆林森林密布、水草丰茂,汉唐以后,由于战乱频繁、过度垦殖、气候变迁等原因,植被遭到严重破坏,生态环境日趋恶化。新中国成立初期,榆林是全国土地荒漠化和沙化十分严重的地区,林木覆盖率只有0.9%,“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群众生活苦不堪言。

70年来,历届党委、政府持之以恒带领全市人民“南治土、北治沙”,先后实施了三北防护林、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京津风沙源治理等国家重点工程,涌现出了李守林、石光银、牛玉琴等一批全国治沙英雄,孕育了“不畏艰险、敢于斗争、矢志不渝、开拓创新”的榆林治沙精神。

图片7

党的十八大以来,榆林市积极开展“三年植绿大行动”“林业建设五年大提升”等工程,全力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目前,全市林木保存面积、林木覆盖率分别由新中国成立初的60万亩和0.9%,提高到现在的2157万亩和33%,为陕西绿色版图向北推进400公里作出巨大贡献。

在第24个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纪念大会上,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局长张建龙评价榆林:“中国的防沙治沙是从榆林走出来的,榆林成功的防沙治沙经验,正在引领着中国乃至世界防沙治沙工作的走向”。

最近榆林市成立生态文明建设委员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打造黄土高原生态文明示范区的决定》,市县两级每年投入财政资金20亿元,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图片8

李春临表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榆林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紧扣追赶超越和“五个扎实”要求,围绕实现“三大目标”和“两个更大”,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奋力开启榆林新时代追赶超越的新征程。(李承林)

来源:中国网·丝路中国频道  责任编辑:姬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