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扶贫

柿子红了 奶农富了——来自富平县脱贫一线的故事(2)

朱银娟的微信脱贫路

朱银娟经常骑着摩托车走村串户收购当地土特产。

做微商的朱银娟是富平县的一名贫困群众。最近,她嘴边经常挂着一句话:“大妈,你家核桃还有没有?”

8月21日,朱银娟骑着摩托车翻山越岭,刚从大山深处为网友们寻找山核桃和土鸡蛋回来。她说,这道山沟里住着几户人家、那座山里面有什么山货,她都一清二楚。

朱银娟的家在富平县曹村镇大王村,一家6口人的生活,全靠她和丈夫撑着。一年土里“刨”出的几个钱全贴在了患冠心病的婆婆和生活不能自理的公公身上,正在读书的大女儿和上托儿所的小女儿只要用钱,她和丈夫就犯难了。她的丈夫为了更好地照顾两位老人,放弃了外出打工的机会,只能在附近打零工,维持家里的日常开销。单一的收入来源使这个家庭陷入了困境。

2017年,富平县教育局精准帮扶他们家,送来了100只小鸡仔和600公斤饲料,并对他们进行养殖培训。随着土鸡蛋越来越多,销路成了朱银娟的心病。由于山区自然条件限制,她只能将土鸡蛋卖给周边的村民,久而久之,养鸡的村民多了,大家都开始犯难,解决销售问题成了大家共同的难题。

2017年5月的一天,朱银娟的一位江苏好友在微信里看到了她发的“真可惜,村里的山核桃没人要……”的信息后,鼓励她在朋友圈里做微商。初试微商,朱银娟发现销量不错,尝到甜头的她渐渐地通过微信、抖音销售起了山核桃。时隔一个月,她无意间听村民说许多贫困群众家的土鸡蛋滞销,于是她又在微信朋友圈里帮村民销售起了土鸡蛋。如今,她通过微信、抖音不断销售着当地的山核桃、土鸡蛋和其他土特产。由于土鸡蛋的品质好,加上她个人信誉度也高,当地山货开始变得供不应求。朱银娟告诉记者,她不但把自家的山货销售一空,还帮助周边村民销售完了原本滞销的核桃。“前年,我光核桃就卖出了2500公斤,挣了2万元……”朱银娟高兴地说出了当年的“秘密”。

朱银娟还搭上了国家精准扶贫政策的顺风车,在曹村镇柿乡名苑分得了一套房子。“记得住进新房的那天,公公、婆婆都流下了激动的泪水,说他们这辈子做梦都没想到能搬出大山。”朱银娟说。

如今,朱银娟的手机里有20多个微信群,一说卖个啥,大王村9个组的群众都来找她。“去年,我通过微信、抖音卖出了35公斤花椒、1000枚鸡蛋、3500多公斤核桃、500多公斤苹果、1000多公斤柿饼、300多公斤散装酒……”朱银娟自豪地说。记者 喜顺

 

来源:陕西日报  责任编辑:姬雯

(原标题:柿子红了 奶农富了——来自富平县脱贫一线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