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闻

2019年7-8月陕西好人榜发布

敬业奉献类(5人)

杨铜川,男,1959年2月出生,淳化县石桥镇咀头村党支部书记。20多年来,杨铜川一心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 被群众称为“好书记”。为了发展特色产业,杨铜川带领群众代表先后赴杨凌、礼泉等地参观学习,邀请专家来村考察论证,为村子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确定科学的发展方向。在他的努力下,目前,咀头村葡萄产业已经形成早中晚3个品系,果树种植面积近5000亩,被确定为全省第一批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咀头村成立了淳化明珠葡萄专业合作社,建起了1000吨的气调库,解决了葡萄贮存销售的问题。2012年,村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2134元。

丁常保,男,1979年6月出生,现任志丹县足球协会主席。2003年3月,丁常保参与志丹县足球协会的组织管理工作,带领大家共同努力,使志丹县成为中国基层足球和校园足球的代表。志丹县约有5000名孩子踢足球,足球普及率近30%,形成了具有志丹特色的“草根足球”。2010年5月,志丹县代表中国参加了在德国慕尼黑举行的2010年国际青少年业余足球联赛暨“2010年小世界杯”比赛交流活动。2014年3月29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看望并接见了在德国参加足球训练的志丹县少年足球队,志丹足球引起全世界的关注。近几年,志丹县在国际、全国和省市级比赛中共夺得冠军30个,累计向外输送队员超过200名,成为陕西省足球重镇。

韩延成,男,1964年1月出生,铜川市救助管理站站长。韩延成始终坚持“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的工作理念,坚持“为政府分忧,帮弱势群体解难”的工作原则,用真情真心为需要帮助的困难群体送去温暖。17年来,在他的带领下,铜川市救助管理站救助过的孤、残、病、老人员数以万计,300多名未成年流浪儿童得到了保护;帮助100多名长期滞留在站的精神障碍患者寻亲寻家成功。2019年3月,韩延成被评选为全国民政系统劳动模范。

李聪,女,1990年12月出生,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西安车站售票车间售票员。她2007年12月入伍,2009年退伍,2012年8月参加铁路工作。铁路系统各项规章制度,她可以倒背如流;全国铁路接算站示意图上有807个站名、343个线名、606个接算站、201个非接算站,她都熟记于心。她先后荣获中国铁路总公司第五届客运系统职业技能竞赛第三名,全国铁道团委青年岗位能手、尼红式青年,西安铁路局十大青年岗位标兵。她的事迹先后被《人民日报》等全国各大媒体报道,并受邀登上中央电视台《劳动最光荣》《黄金100秒》等节目。

董俊英,女,1964年1月出生,汉中市人民医院妇产科主任。董俊英从事医疗卫生事业30余年,对妇产科疾病诊治有较深造诣。在处理产科疑难病症和进行危重症病人抢救时,只要病人没有脱离危险,她就不会离开医院,她所带领的团队创下了连续13年无一例孕产妇死亡的优异成绩。在妇科微创方面,她率先在陕南地区开展了妇科微创手术,她和她的团队在全国微创手术比赛中多次获奖。近几年,她又带领团队深入研究治疗不孕不育,为汉中不孕不育妇女带来了福祉,使不孕不育家庭看到了希望。她先后获得全国妇幼保健先进工作者、陕西省劳动模范、汉中市有突出贡献技术人才等荣誉称号。

孝老爱亲类(4人)

屈养利,女,1961年3月出生,西安市长安区王莽街道韦兆南村村民。屈养利结婚后的第二年,公公就去世了,老人临走前特别放心不下自己脾气倔强的老伴。屈养利对公公说:“爸,你放心,我会把婆婆当亲妈一样照顾的!”30多年来,屈养利与婆婆同吃一锅饭,同睡一张床。为了一心一意照顾好96岁的婆婆,她毅然关掉自己经营尚好的店铺,回到韦兆南村,从一日五六餐可口的饭菜,到每天擦洗身体、换洗衣服,屈养利悉心照顾着婆婆。婆婆也把屈养利看作自己最重要的依靠。屈养利的孝顺,是30多年的日夜相守,是倾注了爱心的彼此接纳。

李春艳,女,1970年12月出生,宝运集团千阳分公司汽车站站长。结婚27年来,李春艳用爱心孝敬公婆,照管侄子成家立业。2016年,婆婆突患脑梗致半身不遂。为让婆婆早日康复,无论多忙,李春艳都要搀扶婆婆练习走路。婆婆病情加重后,她每天喂水喂饭,洗洗涮涮,无微不至地照顾直至老人离世。公公年迈多病,腿脚不便,李春艳常年在老人身边精心照料,从未抱怨。丈夫的哥哥去世后,其妻改嫁留下幼子,李春艳主动将侄子接到身边抚养成人。侄子娶妻生子,她还像亲奶奶一样疼爱两个侄孙子。李春艳用自己的言行传承着文明家庭的美德。

郭风侠,女,1970年11月出生,铜川市王益区红旗街道育才社区居民。2016年2月28日,郭风侠的哥哥突发脑出血,后经抢救,保住了性命,却瘫痪在床。6月,嫂子又因肺癌去世,留下仅有18个月大的侄子。面对生活无法自理的哥哥、嗷嗷待哺的侄子,郭风侠毅然决然地挑起了生活的重担,尽自己最大的能力给予哥哥和孩子最好的陪伴。3年来,郭风侠不离不弃、无怨无悔地照顾哥哥,让哥哥重树对生活的希望。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书写了最为真挚的手足之情,她的至善至爱感动邻里、感动社会。

齐存娣,女,1976年3月出生,镇安县高峰镇两河村村民。她是一位普普通通的乡村妇女,丈夫常年在外打工。2010年,她76岁的婆婆因高血压突然晕倒,就此瘫痪在床;同年腊月,79岁的公公病倒在床。齐存娣十几年如一日照顾两位老人,每天从早上将洗脸水端到老人床前给老人洗手洗脸开始,一直忙到晚上两位老人入睡,她才休息。正因为她多年来的苦苦支撑,丈夫才能安心在外打工赚钱。如今,家里经济相对宽裕了一些,盖起了新房子。她用柔弱的双肩撑起了沉重的家庭重担,让老人尽享晚年天伦,她用爱心筑起了一个幸福的家,是远近闻名的好媳妇。

自强励志类(3人)

杨小超,男,1984年3月出生,岐山洪霖广告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小超幼年因病致残,少年不幸丧父,孤儿寡母一路艰辛,但他勤奋好学,走出了生活的低谷,创办了岐山洪霖新媒体网络平台,以独特而出色的运营吸引了7.3万粉丝,成为西府周原地区人气最旺、影响力最大的自媒体宣传平台之一。杨小超以自媒体平台为阵地,大力宣传周礼文化,传播正能量。他热衷社会公益事业,曾通过拍摄视频短片,举办大型慈善公益爱心活动,筹集善款20余万元,岐山群众亲切地称他为“岐山的民间公益大使”。

吴世华,男, 1970年5月出生,镇巴县赤南镇梅坡村杨家院组小组长。吴世华身残志坚、古道热肠,几十年来,他不但克服自身残疾,想方设法致富,创办养猪合作社,还帮扶15户贫困户共同脱贫致富。近几年,他不断扩大养殖规模,现每年可售肥猪百余头、仔猪上千只,既增加了收入,又方便了群众。吴世华自己“站起来”,再“扶起”他人的事迹激励了更多贫困群众摒弃懒等靠要思想,激发了他们积极实干兴业的内生动力,成为贫困群众追赶超越、争先脱贫的标杆和楷模。

李安兴,男,1964年1月出生,安康市汉滨区瀛湖镇沙沟村村民。李安兴4岁时,因感冒高烧不退,加之当时医疗条件有限,家庭条件困难,治疗不及时,造成右眼失明,左眼视力严重受损。2012年,他家被认定为“五保户”。李安兴身残志不残,他懂得感恩、甘愿奉献,通过肩挑背扛为留守老人送生活用品和生产资料,成了远近闻名的“老货郎”,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感动着身边的村民。李安兴常说:“送货挣钱只是我生活中的一小部分,主要是这件活计有意义,等我将来变老时,也希望有人能像我这样给老人送吃送用,行方便不作难,那我就很高兴了。”

助人为乐类(6人/组)

李文涛,男,1968年11月出生,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巴黎时间2019年7月1日晚6时,正在法国休假的李文涛,在巴黎歌剧院附近发现有位老人突然晕倒在地,不停抽搐并口吐白沫。他判断该老人的症状是突发性癫痫,需要立即接受治疗。他告诉围观群众自己是中国医生,请他们配合将患者身体侧翻,让患者呼吸道保持通畅。经过大约5分钟的按压穴位,老人逐渐恢复意识,心率呼吸也恢复正常。在确认患者已恢复基本意识后,李文涛才放心离开。李文涛的施救视频在互联网上被广泛传播并引发网友大量点赞,他被网友称作“中国好医生”。

侯宏儒,男,1971年3月出生,扶风县公安局交警大队副大队长,扶风爱心志愿者团队常务理事长。自参加工作以来,侯宏儒经常参与各类爱心公益活动,用行动去帮助他人。2013年6月,他组织发起了爱心送考活动,当地爱心企业纷纷支持并加入。爱心送考活动坚持至今,免费接送中、高考学生1.5万余人次,受到社会各界一致好评。2014年以来,他组织带领扶风爱心志愿者团队开展“传承美德 弘扬孝道”“爱心捐衣”等助老爱老公益活动10余次,为贫困户和孤寡老人送去御寒冬衣、棉被、米面油等生活物资,带动了扶风县“争当志愿者,共同助他人”的热潮。

宋庆珍,女,1963年8月出生,志丹县义兴发大酒店董事长。她30多年致力于做最有情怀的陕北美食,不仅在当地成了纳税大户和解决就业的中坚力量,并且在西安开店,让延安饮食文化声名远播。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她资助办学、扶助贫困户、资助大学生、扶持残疾人、关爱服刑人员子女、帮贫困村打造产销平台等等。这些年,她在社会公益事业中投入了200多万元,为公益事业奔走数百次。作为省市县三级人大代表,她积极履行人大代表职责,为社会发展献计献策,提出了许多建议和议案,得到了群众的广泛认可。

武翠玲,女,1962年7月出生,陕西恒生国际购物中心有限公司董事长。武翠玲生于一个农民家庭,她不甘平凡,下海经商,遍尝艰辛,成为一名企业家。她在自我发展的同时,不忘回报社会。2003年以来,武翠玲先后给一些贫困村捐资240多万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捐资1100多万元,用于支持慈善事业;捐资10多万元救助灾区、贫困户、孤残儿童。她关爱孤寡老人,为他们送去米面油等生活用品。“我有今天的成就离不开生我养我的家乡和家乡可爱的人们,我不是什么大老板,我只是一个农民的孩子,我会尽我最大的能力回报社会……”武翠玲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刘登学,男,1940年10月出生,宁强县燕子砭镇中坝村村民。刘登学所居住的燕子砭镇中坝村四组有一条河沟,截断了该组六七十户村民上山劳作、下山外出的道路;每逢下大雨,河水暴涨,孩子不能上学,村民不能下地外出,于是刘登学便产生了为邻里乡亲修建一条便民桥的想法。面对巨额的建桥费用,他节衣缩食,硬是从牙缝里省出了4万元。2014年,刘登学花光自己的积蓄,托亲靠友买来材料,修建了一座长8米、宽4米、高5米,旁设辅桥的便民桥,解决了该组世代以来交通不便等难题,被当地群众称为“当代雷锋”。

王世绍,男,1927年3月出生,曾任西安交通大学纪委副书记;爱人仇启真,女,1929年10月出生。夫妇二人几十年来省吃俭用,共同坚持捐资助学,累计捐款超过百万元。据了解,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夫妇二人先后通过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陕西省、西安市实施希望工程办公室及西安市工会向特困学生提供资助,还与青海省、榆林市子洲县及西安市的十几个贫困学生开展结对子等活动,资助他们完成学业。2017年,他们设立王世绍助学金,用来帮助家庭经济特别困难但品学兼优的学生完成学业。夫妇二人还向西安交大教育基金会捐资50万元,用于奖励仲英书院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

见义勇为类(4人/组)

王三涛,男,1988年1月出生;王俊,男,1992年2月出生。二人都是周至县竹峪镇岭梅村人, 均系中国移动公司西安分公司职工。2018年12月12日下午6时左右,王三涛、王俊两人外出工作,途经周至县殿镇村路口时,听到有人呼救。他们立即下车,朝着呼救声方向跑去,发现一辆小轿车淹没在河水中。呼救者说,因天黑地滑,导致车辆失控冲出路面坠入河道,司机被困车内,昏迷不醒,水已破窗而入,自己侥幸从车里爬了出来,寻求救援。王三涛和王俊迅速接近落水车辆,几经周折终于把车门打开,将司机移出车外,抬上河岸,第一时间拨打120。

陈军,男,1970年2月出生,三原县人,现为广州市秀威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今年3月31日,陈军在土耳其旅游途中,捡到一个装有1.5万土耳其里拉和其他物品的钱包。在导游的帮助下,他第一时间联系到失主。得知失主离得比较远,一时走不开,陈军便决定开车将钱包送还失主。到达失主所在地后,陈军马上联系了失主,在等待失主期间,他突然看见远处海面一个人力滑翔伞掉到海里。陈军与随行的导游不顾冰冷的海水,迅速跳到海里,拼命向落水者游去,最终在大家的帮助下,将落水者拉回岸边。此时,钱包的失主也已赶到,并拿出500土耳其里拉向陈军表示感谢,陈军婉言谢绝了。

王帅,男,1984年7月出生,礼泉县昭陵社区南阳村一组村民。今年7月13日14时许,王帅和妻子带着两个孩子正在泾河郑国渠段游玩,突然听到呼救声,他顺声看去,只见在不远处湍急的河中,一个小女孩奋力挣扎着,岸边一位妇女不知所措。王帅迅速脱掉衣服,一个箭步跳入水中,向落水小女孩游过去,抓住女孩后迅速向岸边游。这时,女孩的妈妈为救孩子也跳进河里,他将女孩托举到河中一块大石头上后,又使尽全力把女孩的妈妈也推了上去。由于体力消耗太大,王帅不幸被急流卷走,年仅36岁。

陈平,男,1986年3月出生,丹凤县庾岭镇街坊村村民,外卖公司员工。今年3月9日上午9时许,陈平骑车送外卖途经312国道龙潭桥时,一辆小轿车突然撞向铁路桥墩弹回路中间,一名坐在后座的女子被弹到前排,头从撞破的挡风玻璃钻了出来,卡在那里不能动弹。情况十分危急,陈平立即上前破窗救人。他是个残疾人,右手还戴着假肢,他用左手拳头和胳膊使劲砸玻璃,左手被玻璃划出多条口子,鲜血直流。随后路过的一名警察也来帮忙,他们一起合力将受伤的5个大人和一名3个月大的婴儿抬到救护车上,送往医院救治。随后,陈平匆忙离开现场,继续送外卖。

诚实守信类(3人)

马文武,男,1975年5月出生,大荔县韦林镇泊子村村民。2018年6月12日,马文武外出,突然看见路旁有一个商务提包。当看到包里4捆厚厚的百元大钞、一张银行卡和身份证后,他立刻意识到这个包对失主的重要性。于是他放下自己的事情,守在原地等待失主。一个多小时后,他看到一个满头大汗的人沿着路边小跑,寻找东西。马文武赶紧迎上去询问情况,经过核实信息,确认是失主后,他立即归还了失物。失主看到失而复得的4万元现金、银行卡和身份证后,激动地连声道谢,当即取出2000元作为酬谢费,被马文武婉言谢绝。

高光军,男,1967年2月出生,神木市大柳塔军林信誉商店店主。自1995年他创办大柳塔信誉商店至今,商店从没有因为质量和服务被投诉,他还累计主动销毁价值20多万元过期、临期商品。他致富不忘回报社会。1998年长江水患、2008年汶川大地震、2014年云南鲁甸地震,他都慷慨解囊,捐资捐物;为方便王渠沟过往群众,他自己投资安装了路灯和监控;10多年来,他先后资助他人资金累计20多万元。

刘照元,男,1949年7月出生,安康市岚皋县蔺河镇蒋家关村村民。6年前,儿子得了鼻咽癌和淋巴癌去世后,为偿还给儿子治病欠下的24万元债务,刘照元夫妇每天锄草、割漆、做木活、打零工。到2018年8月,刘照元已经还清了15.5万元的债务,剩下的8.5万元,老人也计划通过种植白及、养猪和割漆来还,并嘱托孙子,如果自己没还完债务,一定要替自己把欠款还完。这就是刘照元,一个替子还债的伟大父亲,一个视诚信为信仰的平凡老人,他用勤劳有力的双手践行着自己的诺言,更用行动诠释了“诚信”二字的深刻内涵。(记者 王帅 )

来源:陕西日报  责任编辑:李瑞

(原标题:2019年7-8月陕西好人榜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