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题稿件

黄龙:因生态而美 凭生态而立

近年来,黄龙县确定了“生态立县、旅游带动、统筹城乡、全面小康”的发展战略,坚持生态保护与经济开发并重、经济收益与生态效应双赢,将富集的生态资源,转变成风电产业、中药材产业、中蜂养殖产业……因生态而美,凭生态而立。黄龙县绿色发展之路越走越宽。

在初夏蓝天白云的衬托下,黄龙县连绵起伏的群山显得更加郁郁葱葱。山上,一个个巨大的白色风车有序矗立;山间,黄色的连翘花正开得烂漫;林中,蜜蜂嗡嗡飞舞忙着采蜜。黄龙县富集的生态资源,正在转变成风电产业、中药材产业、中蜂养殖产业……

坚持生态保护与经济开发并重、经济收益与生态效应双赢,黄龙县的绿色发展之路越走越宽。

生态立县

  守护绿水青山

走进黄龙县界头庙镇,一望无际的绿意尽收眼底。界头庙镇是渭北平原与陕北黄土高原的过渡地段,有着5万余亩的高山草场。

“2011年以来,我们实施了荒山造林工程,栽植油松、侧柏等苗木,目前已完成4000余亩。”界头庙镇党委书记秦莉介绍,这些苗木长势良好,郁郁葱葱,已成为界头庙镇的一道风景。

从界头庙镇放眼黄龙全县,在实施了退耕还林、三北防护林、天然林资源保护等林业重点工程后,黄龙县绿意倍增,目前林草覆盖率达到92%,林业用地面积达372.16万亩,森林覆盖率达87%。

“我们县是全省重要的水源涵养地和水土保持区,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褐马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天然次生林省级自然保护区和全国八大防护林区之一。”黄龙县副县长曹增俊说,拥有如此丰富的生态资源优势,对其加以保护好、利用好,对维护陕北、渭北和全省生态平衡和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据介绍,黄龙县确定了“生态立县、旅游带动、统筹城乡、全面小康”的发展战略,从规划开始,明确绿色发展方向,并在招商中坚持“零污染”和对污染“零容忍”的态度。同时,该县建立财政投入逐年增长机制,加大环保工作资金投入。“2017年,我们投入的资金是4000多万元,去年累计投入资金超过1亿元,用于生态保护、环境治理等。”曹增俊介绍,“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支出比例达到12.43%。”

同时,该县建立了“街巷定界、无缝衔接、全面覆盖、责任到人”的县乡村网格监管体系,完善生态环保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和巡查督查、信息共享、联合执法机制,定期通报重点领域环境保护治理、措施落实情况;探索建立了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相结合的联合执法机制,组建生态环境保护联动执法工作组,集中开展执法整治。“对违背绿色发展要求、造成生态环境严重破坏的,我们严肃执纪问责,举全县之力守护黄龙的绿水青山。”曹增俊说。

 共建共治

  提升生态环境

村口,石头堆砌的褐马鸡造型生动有趣;村道边,旧磨盘、旧瓦罐、旧水缸搭建的古城堡、迷宫等建筑极具特色;不远处,一个小型的儿童沙滩雏形已现;村里古树下,正在歇息的村民三五成群正拉着家常……这是黄龙县圪台乡苜渠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后的一番景象。

黄龙县在全省率先实施国家卫生乡镇全覆盖创建,23个生态乡村、10个美丽宜居乡村完成对标建设任务,7个乡村振兴示范村提标建设成效显著。

与此同时,黄龙县大力做好水、气、山、地的文章。实施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水灾害“四水同治”和第二水源等项目建设,改善城市面貌,实施“引水进城”项目,建成水景观10余处;打好“减煤、控车、抑尘、治源、禁燃、增绿”组合拳,持续做好乡村绿化造林、城市扩面增绿,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7.83%;持续推进造林绿化,自2012年以来全县绿化总投资4.4亿元,完成造林绿化面积71.65万亩,森林抚育34.8万亩,道路绿化506公里,河流绿化57公里;建成捡垃圾—兑积分—换商品的“垃圾兑换银行”和爱心超市,以垃圾污水处理、厕所革命、村容村貌提升为重点,扎实开展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

生态环境的提升,也改变着城乡的发展轨迹。“我们在入口广场、花池、城堡、迷宫、河道周边种植连翘、百日草、太阳花、波斯菊等绿化树种和花卉,将苜渠村变成一个充满田园野趣的‘大花园’。环境提升的同时,我们计划把苜渠村打造成集生态颐养、餐饮住宿、亲子互动、农耕体验为一体的康养度假旅游观光区。”圪台乡乡长卫国贤介绍,下一步,苜渠乡还将打造乡村街景、河道景观、民宿、抖音基地和QQ农场等,创建生态宜居乡村。

绿水青山

  带来“金山银山”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初夏的圪台乡到处是一片繁忙景象,连翘产业园区里,农民们忙着套种土豆;板蓝根花海里,村民们抓紧时间施肥;新翻的土地上,大家互相帮衬着卸下车上的农资……

依托独特的地域环境,圪台乡引进龙头企业在苜渠村大面积种植连翘、板蓝根等中药材,建立了200亩的中药材种植基地,大力发展中药材种植产业,同时结合乡村环境提升,积极发展乡村旅游,推动产业互动互融。“我们鼓励引导有能力的农户经营民宿、农家乐、QQ农场等住宿和娱乐项目,辐射带动周边农户自主创业,逐步壮大村集体经济。”卫国贤说。

在白马滩镇圪崂蜂谷,目前已是丰收的季节。一排排整齐的蜂箱摆放在绿草丛中,成群的蜜蜂从蜂箱口不断飞进飞出,蜂农们正忙着割蜜、摇蜜。山清水秀,气候温和,天然野花竞相开放,花粉丰富且无工业污染,这些独特的优势让黄龙县的蜂蜜成为市场上的佳品。“一箱蜂产蜜20—30斤,每斤可卖到50元。”黄龙县中蜂产业园副站长方冲伟说,黄龙县发展中蜂养殖的条件得天独厚,县上采取了“园区+公司+农户”的模式,使养蜂向规模化、产业化转变,目前全县养殖中蜂9万箱,预计可产蜂蜜1350吨,实现产值7300万元,依靠这个“甜蜜”产业,农民年人均增收2200元。

在界头庙镇,白色的风车、无边的草场,吸引着不少游客前来观赏。由于海拔落差大、风力对流强,界头庙镇成为陕北最佳的风力发电资源地。“依托风力资源和光照资源,我们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预计到‘十三五’末,产值可达10.41亿元。”曹增俊介绍,在发展新能源产业的同时,目前全县正在重点打造的风车小镇项目,将成为黄龙县发展旅游产业的一个亮点。据介绍,风车小镇项目结合高原草场山野特色和黄龙本地文化,在保护自然生态的前提下,将建设房车帐篷酒店、山巅风洞、风车乐园等旅游项目。

目前,黄龙县构建了以核桃、苹果等林果经济为主导,中蜂、大闸蟹、食用菌、中药材等林下经济为补充的生态农业体系;用生态能源和生态食品加工业补齐工业发展短板;依托生态资源禀赋打造生态旅游这一战略支柱产业,走出一条以绿色生态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之路。(记者 汪曼莉)

来源:陕西日报  责任编辑:姬雯

(原标题:黄龙:因生态而美 凭生态而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