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闻

【“陕”亮70年】83岁“老航天”王文质:我的一生与祖国命运紧紧相连

编者按: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70年风雨兼程,70年沧桑巨变。艰苦奋斗的70年里,中国大地上涌现出无数平凡而又伟大的“追梦人”,他们奉献着青春汗水甚至是生命,谱写着“追梦人生”,见证着祖国的发展变化。国际在线陕西频道把镜头聚焦70年里的人和事,回望历史,追梦未来。

  王文质摄影 张静攀

 “今年(2019年)3月10日0时28分,我国长征火箭第300次发射又获圆满成功,您在那边就放心吧……”2019年清明节,儿女们带着孩子都去扫墓了,83岁的王文质一个人留在家里,盯着手里的老照片,眼泪顺着眼角的皱纹一点点渗了出来……他拿出纸和笔,将这个好消息告诉了已经故去15年的老领导。  

20世纪50年代,王文质曾在北京211厂工作,那是当时中国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运载火箭总装厂,时任厂长张子修就是王文质笔下的“老厂长”。张子修年长王文质30岁,于2004年在北京病故。在清明这个特殊的节日,王文质难以抑制对张子修的想念,想到他在临终前还念念不忘中国的航天事业,在清明这个特殊的节日里,便将这个消息告诉了老厂长,让他在那边放心,也顺便高兴高兴。

回忆的闸门一旦打开,往事便如洪水般涌来。王文质那天想了很多很多,10岁跟着共产党土改、跟老厂长参加“三线建设”,妻子带着小儿子到秦岭找他……往事一幕幕在王文质的脑海中上演,激情、热血、悲伤、思念,积蓄了一生的感情都在那一刻汇集,让这个83岁的老人大病了一场。  

2019年8月,王文质的身体已经恢复,经过一段时间的调养,重新变得精神矍铄。回想起自己的一生,他向国际在线陕西频道总结道:“祖国的命运决定了我的命运,我的一生与祖国命运紧紧相连。”  

祖国在困难中前行

王文质在饥饿中成长  

1937年,王文质出生在北京一个农民家庭。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王文质一家艰难度日,父母给地主扛活,家里穷得叮当响。 

“我父亲连一身完整的衣服都没有,没有鞋子穿,给地主家干活冬天连被子都没有。我父亲和我二伯就睡在地主家的草垛子里。”王文质回忆道,当时经常吃不饱饭饿肚子,后来,土地改革家里分到了房子和地,还分了一些其他物资,生活开始变得好一些了。 

1947年土改时,王文质跟着党站岗放哨、办宣传海报、耍皮影戏,10岁就当上了儿童团长,带着手底下几十个娃娃兵,斗地主分田地。14岁时,因为土改期间表现出色,王文质被蓟州政府推荐参加全国统考,以优异成绩考上了北京第一航空学校,王文质从此找到了他为之热爱一生、奋斗一生的事业。  

1956年,中国第一个导弹研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钱学森担任院长,王文质成为研究院211厂的首批员工。当时的211厂,是中国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导弹总装厂。1958年10月,常驻211厂的苏联专家被撤回。  

“他们(苏联专家)走的时候撕毁了图纸搬走了设备,什么都没留下,但是生产不能停,我们就不分昼夜地干。”王文质时任3号厂房任调度室主任,主抓生产,在没有苏联专家的情况下,他和同事们日夜加班,在不到半个月的时间里,就完成了导弹发动机的组装,10月底完成导弹总装,并在11月初到12月初一个月时间里,连续三次试射成功,这大大增强了厂里的士气,更增强了中国的底气。 

“他们走的时候还撂下话,说没有我们你们啥也干不成,可是我们很快就搞成了,那叫一个痛快啊!”讲到这里,王文质开怀大笑,笑完他接着说:“中国人并不笨,只是基础差,我觉得应该感谢他们,感谢他们让我们越来越自信。” 

祖国生产力战略大调整

王文质远赴秦岭8年未见妻儿

1967年春节期间,时值大年初二,北京的一场大雪刚过,王文质和家人还沉浸在过年的欢乐中,张子修突然登门,背过王文质的家人,说了“三线建设”的事,两人当即决定第二天就出发。

“三线建设”是中共中央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它是在当时国际局势日趋紧张的情况下,为加强战备,逐步改变中国生产力布局的一次由东向西转移的战略大调整,地处秦岭深处的宝鸡市红光沟是“三线建设”的重点地区之一,也是张子修和王文质的目的地,第二天他们便出发前往,行李只有被褥和几件换洗衣物。

到了宝鸡后,张子修、王文质和其他同事一起,修路、拓荒、建厂,全身心投入到了“三线建设”当中,和家里只有简单的书信往来。

“通常都是报个平安,不会多说一句,因为有保密规定,信封上的地址也是保密的,只有‘陕西省宝鸡市XX号信箱’几个字。”王文质回忆道,在宝鸡的8年时间里没有回过一趟家,就只有这些简单的书信,家里人甚至都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 

1976年,王文质老家发洪水,妻子无奈之下带着最小的儿子踏上了西行的火车,到了宝鸡后,她手里拿着印有“陕西省宝鸡市XX号信箱”的信封,一时不知该往何处去。

找了两天后,妻子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来到了离宝鸡市区还有几百里的红光沟,见到了蓬头垢面的王文质。

“我以为你不要我们了。”这是妻子见到王文质的第一句话。

“我心都碎了,我抱着他们,我责备自己,我说‘怪我怪我’,我们三个抱在一起,哭得不像样子。”讲到这里时,王文质终于没能忍住眼眶里打转的泪水,瞬间泪如雨下。

  王文质家客厅的墙上,依然悬挂着他和妻子的合影 摄影 张静攀

此后,王文质和家人在红光沟一直待到20世纪90年代初,跟随基地一起搬往西安。后来妻子患病生活不能自理,王文质日夜陪伴左右,直到10年前妻子去世。

“我欠她太多了,这辈子都没还清。三个孩子都是在国家最困难的时候出生的,妻子一个人带着他们,缺吃少穿的,都不知道是她怎么熬过来的……”提起过世的妻子,王文质已泣不成声。

祖国繁荣昌盛

王文质用剪纸唱赞歌

今年83岁的王文质依然精神矍铄,满头银发被梳理得一丝不苟,讲话口齿清楚、思路清晰,且喜怒形于脸上,丝毫不掩饰自己的情绪,活脱脱一个老孩子。

当时,采访已经持续了将近3个小时,王文质的小儿子担心父亲身体受不了,于是打断正在说话的王文质,建议结束采访,王文质立马不高兴了,说:“不行!我还没说完呢!”

记者见状也表示可以下次再聊,但王文质说:“你别管他,我这还有东西你还没看呢。”说完一路小跑进了书房拿出了他的“宝贝”——一个装满剪纸的册子。

1997年,为祖国航天事业奋斗了40余年的王文质退休了,借着小时候跟着村里老人刻皮影留下的底子,王文质“玩”起了剪纸。截至目前,王文质的剪纸作品已有3000多幅,他也因此有了“剪纸王”的称号。

  

  王文质创作的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剪纸作品 摄影 张静攀

2019年是新中国70岁生日,王文质为此特意创作了一组剪纸作品,内容涵盖时代变迁、历史事件,从城市到乡村,大到国家小到家庭等,从各个角度反映了祖国大地上的沧桑巨变。 

“没有经过苦难,就不知道今天眼前的一切都来之不易。我觉得我很幸运活了这么久,看到祖国今天的样子,现在回头看以前受过的苦和累,感觉一切都值了。”王文质说,“如果我的妻子、老厂长他们也能看到的话,我想他们会跟我一样欣慰的。” (张静攀)

来源:国际在线  责任编辑:姬雯

(原标题:【“陕”亮70年】83岁“老航天”王文质:我的一生与祖国命运紧紧相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