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

“幽燕长歌——燕国历史文化展”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开展

7月31日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陈列厅,游客正在观赏“伯矩鬲”。 记者 张宇明 摄

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兼并战争不断,地处北部的燕国经历了曲折的复国之路。7月31日上午,由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和天津博物馆主办的“幽燕长歌——燕国历史文化展”,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陈列厅隆重开幕。

展出的120件(组)展品来自中国国家博物馆、首都博物馆、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天津博物馆等多家文物保管所。自西周至战国时期,燕立国八百余年,其间几迁都城,统治疆域不断发生变化,燕文化随着时代的变迁呈现出不同的风采。历史上燕地历来是多民族聚居之地,多民族文化在此地表现得十分充分。作为华北平原通向东北地区的重要通道,这一地区也成为中原文化与北方草原文化和东北地区各民族文化的交汇之处。

展览中一件名为“伯矩鬲”的展品,是国家一级文物,也是首都博物馆的镇馆之宝。鬲是古代放食物用的炊具,后来是列鼎制的礼器。“伯矩鬲”1974年出土于北京琉璃河251号墓,造型精美绝伦,艺术水平高超,形象地反映了商周时期的铸造技术,上面铸造有大大小小7个牛头,同时有几行铭文,记载着在戊辰时,燕侯赐贵族伯矩一笔钱,伯矩用这笔钱铸造了这件铜器,以此表示对其父的纪念。首都博物馆的院徽就来自“伯矩鬲”中的纹饰。

除了“伯矩鬲”,展品中的“克罍”被喻为“‘北京第一任市长’的青铜器”。“克罍”上的铭文记载,周王将太保召公分封在燕国作侯,但是实际就封的是“克”,同时还赐予了一些部族由燕国来管辖。专家认为,铭文中的“克”应该就是召公的长子。周王命他代替父亲召公,成为第一代燕侯。召公的儿子“克”非常荣耀,将这件事记述在青铜器的铭文中,“克罍”由此得名。也就是说,“克”就是最早建立北京城池的人。而一同展出的“堇鼎”,则是北京地区目前发现的最重最大的铜鼎。

燕国建立、燕文化的发展,使其成为民族融合的重要阵地。独具特色的出土文物不仅代表了燕国所取得的物质文化成就,也凸显了燕国及燕文化在北方民族融合和秦统一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本次展览主要从建邦与都城、礼制与生活、手工业经济、文化融合四个方面展现燕国历史文化的面貌和成就。通过文物,不仅可以了解燕人的基本生活面貌和社会发展状况,而且可以解读当时人们的思想意识和文化传统。

据悉,此次展览的展期为3个月。(记者 张佳)

来源:西安新闻网-西安晚报  责任编辑:李瑞

(原标题:“幽燕长歌——燕国历史文化展”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