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闻

荒沙滩变致富金窝窝三代人立志让沙漠焕新颜

——古浪县八步沙“六老汉”三代人治沙造林先进群体事迹报告会走进西安侧记

千年前,有个愚公移山的寓言故事传颂许久。

千年后,在甘肃武威市古浪县有一群勤劳的人正在用不懈的努力让害人的沙窝窝变成绿洲,他们想让生活条件更好一些。这是个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真实故事。

1981年,第一代人“六老汉”艰难地拉开治沙的序幕,第二代治沙人秉承父辈的志向,继续勇往直前,开拓了新局面。第三代治沙人,继续接力治沙,通过努力让沙漠变成了绿洲,让治沙取得了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双丰收。

报告会现场,甘肃古浪县三代治沙人为陕西听众讲述艰苦治沙的故事。实习生 寇霄宇摄

7月10日上午,“时代楷模”八步沙林场“六老汉”三代人治沙造林先进群体在陕西西安讲述了三代治沙人孜孜不倦的动人故事,现场千余名听众聆听了报告会。

在甘肃古浪县肆虐了三十八年的风沙离开了寸草不生的八步沙,飞沙走石的不毛之地,变成了生机盎然的绿色海洋。1981年,土门公社漪泉大队的六位老汉挺身而出,以联户承包的方式组建八步沙林场。

如今,沙漠变绿洲,所有人都为三代治沙人接力治沙背后的艰苦努力和艰辛付出所动容。他们身上所散发的倔强不屈、迎难而上的精神如同一道道闪亮光芒照亮着整个时代,让所有人都为之敬仰。

第一代治沙人:“我们不治何人治?我们不干何人干?”

狂风四起,黄沙漫天,植被稀少,眼及之处,只有荒凉,这是30多年前的八步沙的真实写照。那时的八步沙,风沙以每年7.5米的惊人速度侵袭着南部村庄,百姓辛苦种下的麦苗,仅仅一个多月就被风沙刮下去,十种九不收是当地的常态。

艰苦的治沙环境。资料图

1986年,随着郭朝明、贺发林、石满、罗远奎、程海、张润元六个人的出现,一个逐步显绿的八步沙正缓缓向人们走来。而这六个人也被当地人亲切地称呼为“六老汉”。

“我们不治何人治?我们不干何人干?”为了保护家乡的林场,六个人以联户承包的形式组建了八步沙林场,计划在沙漠里植树种草。他们用六双手,六把锹,正式开启了与风沙的抗争。

“那个时候有这么一个想法,不管怎么样,它成活得好与坏,我们都要坚持管理它。”第一代治沙人张润元说,为了更好地管理八步沙,六位老人把“家”搬进了沙漠。

沙漠的夜晚寒冷难耐,几个人睡觉时都把头蒙着,早晨起来发现“被子”上铺了一层沙。一望无际的沙漠里,放块砖、支口锅,一日三餐就这样解决了。

第一年,六位老人种树造林达一万亩,却未曾看到期待的绿色,种下的树苗都被大风连根拔起,无情的风沙让他们大失所望。六老汉深知,仅凭信心和决心无法改变现状。

通过不断的观察和尝试,石满、贺发林两位老人发现,风沙走到草墩子前面就堵住不动了。这下,沙漠里种树的秘诀开始明朗:一棵树,一把草,压住沙子防风掏。

1985年的春天,让人欣喜的场景出现了:各种树木都长了起来,红色、紫色、黄色的花苞充满生机,这片原先黄沙漫天的土地,终于 “大变身”,几位老汉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吃在八步沙,住在八步沙,管在八步沙。这是八步沙第一代治沙人的精神风貌。当年几个人按在治沙合同上的红手印,是他们的初心,也是他们的坚守,更是他们对未来的愿望。

第二代治沙人:就算是豁了命,也要把沙给治住!这是给父辈们的承诺

一块饼、一碗水就是他们的午餐。资料图

最先扛起父辈治沙大旗的是郭朝明的儿子郭万刚,父亲病了,进不了沙漠了,31岁的郭万刚丢掉了供销社的“铁饭碗”,到荒无人烟的沙漠里去治沙,这一干就是整整38年!

面对枯燥而艰苦的造林生活,他苦闷过,也后悔过,但真正让他更加坚定治沙信念的,是那场刻骨铭心的沙尘暴。

1993年5月5日下午5点多,一场12级以上的黑风暴席卷而来,夺走了古浪县23人的生命,其中还有18个学生娃。当时正在巡林的郭万刚幸运地在这场灾难中死里逃生。

经历了这场天灾,他下定决心,不管多苦多累都要治沙,就算是豁了命,也要把沙给治住!这是他许给老父亲的承诺。

随着岁月的流逝,第一代治沙老人们渐渐力不从心。1991年,贺中强的父亲病越来越重,最终昏倒在沙窝里。病床上,老人安顿说:“我怕是不中了,但是治沙的事还得干下去。我没有给你留下什么,就那一滩子树,你好好看去吧。”

这年冬天,贺中强背着被褥毫不犹豫地走进了八步沙。1998年2月的一天,他到井里去埋水泵。就在他打算返回地面的时候发生了意外,脱了钩的钢绳在飞窜过程中,缠住了绑在他身上的安全绳,吊绳将他拉着向井口飞去,随后又拖着他向井底跌去。

这样的危机关头,贺中强想的是:自己死了也就算了,爹爹给他交代的事情还没有做完怎么办?老婆娃娃怎么办?

井打成后,治沙事业迅速发展了起来,第二代治沙人还开始治理大槽沙、漠迷沙、黑岗沙。治沙林区成倍扩大,管护任务也越来越重。除了防止牛羊毁坏林草外,最害怕林区失火。他们“高度紧张,严防死守”,尽管他们管护的林区有几十万亩,但几十年来,从没有发生过一起火灾。

治沙劳动是辛苦的,但也是有成就感的。看着一片片沙漠被治住,黄色的沙漠变成了绿色的林子,贺中强一行人心中充满着说不出的自豪,也更加坚定了继续治沙的决心。

有人问:“老贺,你都50岁了,还干哩吗?”贺中强望着眼前的沙漠说:“现在国家有这么好的政策,我们治沙有这么好的条件,我怎么能不干?我不但要干,还要一直干下去!”

新一代治沙人:扛起承诺继续奋斗 让青春在八步沙闪光

沙漠变绿了,八步沙林场治理后的效果。武威市委宣传部供图

2015年,继治理完7.5万亩的八步沙和11.4万亩的黑岗沙、大槽沙、漠迷沙三大风沙口后,“六老汉”的后代们再次创业,又承包治理八步沙80公里外的北部沙区麻黄塘,向那里的15.7万亩荒漠发起挑战。

时代在变,但治沙的心愿从未改变,新一代治沙人挑起了重担。面对新形势,他们运用机械化、科学化的方式治沙管沙,探索出一条治沙又致富的新路子。

郭朝明老人的孙子郭玺说:“站在新时代,我们就要敢想敢做。当我开着大卡车在沙漠里送水送草、浇树浇花,开着挖掘机在沙海中平沙修路、平田整地时,心中充满了自豪。”

因为沙石地质,车辆根本进不去,治沙人只能人背马驮地将树苗和麦草运进麻黄塘,小心翼翼地把一棵树、一把草种进沙地。看着他们头上连成线的汗水,林场里第一位大学生陈树君深刻感受到了八步沙人为治沙吃的苦。难道就没有更好的办法,让这些治沙人治沙又致富吗?

陈树君开始思考“点沙成金”的办法。梭梭是八步沙常见的树种,极其耐旱。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陈树君了解到有着“沙漠人参”美称的肉苁蓉,是一种经济价值不错的中药材,可以寄生在梭梭根部,两者结合起来,既能防风治沙,还能产生经济效益。通过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引进梭梭肉苁蓉种植一体机,八步沙人开启了增收致富的道路。

“要发展经济就要发挥林区优势,发展林下经济。我们与周边农户合作成立了林下经济养殖专业合作社,修建鸡场养殖沙漠土鸡,注册了‘八步沙溜达鸡’商标,线上线下同时销售。去年腊月,订单供不应求,5000多只土鸡一个月就销售一空。”陈树君介绍八步沙致富的新模式。

治沙联动致富,打造特色品牌,这一代治沙人不简单。进入新时代,八步沙人也新潮起来,探索出“互联网+治沙”的新模式。在网上寻找公益组织发布的治沙项目,通过与对方衔接,争取到了1000多万元的公益治沙资金,还联系志愿者到八步沙治沙造林,这是老一代治沙人想都不敢想的事。

通过互联网,更多的治沙人集结起来,这也让八步沙的治沙力量越来越壮大!八步沙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坚定地践行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文明理念。

报告会现场,甘肃古浪县三代治沙人为陕西听众讲述艰苦治沙的故事。实习生 寇霄宇摄

不知不觉,报告会接近了尾声,几位治沙英雄们讲得绘声绘色,可是治沙背后的苦楚却是语言所不足以表达的。听众们听得也是津津有味,眼眶中泛起的泪花,不知道是感动还是崇敬。

七月的古城西安,天空湛蓝。望西北,心中默默地为来自古浪的治沙英雄们点一个赞。正如会场的听众所说,愚公移山难,做当代愚公更难,但是他们成功了!

 

来源:人民网  责任编辑:姬雯

(原标题:荒沙滩变致富金窝窝三代人立志让沙漠焕新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