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闻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丨行走在毛乌素治沙路上

治沙者总是很晚才收工。

新种植的成片树木与沙漠形成鲜明的对比。

“不叫沙给欺负死……”一场绵延70 年的治沙战役,无数治沙英雄用生命苦守治沙一线。生存,成了治沙人最朴素的初衷。

解放初期,位于毛乌素沙漠南缘的榆林,流沙吞没农田牧场,城镇和村庄被风沙侵袭压埋,沙进人退。1979年后,“三北”防护林工程、全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以及陕西省天然林保护工程和全面治理荒沙行动相继启动,极大改善了毛乌素的生态环境。遥感监测图显示,榆林市林木面积和覆盖率分别由新中国成立初的60万亩和0.9%,提高到现在的2157万亩和33%。陕西成为全国第一个完全“拴牢”流动沙地的省份。

在这场旷日持久的治沙战役中,有一群治沙人默默地用一棵棵小树苗在沙漠里书写自己的绿色传奇。

红松上结出了果实,让张立强激动不已。

牛玉琴与儿子张立强种下一棵樟子松。

樟子松耐旱,强大的根系还能固牢沙土。

张立强:把治沙变为用沙

一个出生在沙漠边缘的人,从小看着母亲植树护林,耳濡目染,张立强日后很自然地走上了“植绿”之路。

以前,没有机械,树苗都是扛的。一天下来,母亲要挖300多个坑,种300多棵树。但辛苦并没有带来经济效益。年轻的张立强开始思考,怎样通过技术让沙漠绿化产生效益?

20世纪80年代,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提出了治理沙漠的“12字方针”:多采光、少用水、新技术、高效益。尤其是他“把治沙变为用沙”的理念让张立强眼前一亮。为了摸清影响沙生植物生长的环境因素,他走遍全国,掌握了大量第一手资料,还购买了皂角、油牡丹、欧李等不同品种的植物,在自家院子进行栽种试验。

通过试验,张立强发现樟子松耐旱,强大的根系还能固牢沙土,而红松木质好,又能产松子,效益高。将二者嫁接,沙漠就能产生经济价值了。

经过三年不懈努力,4月13日,张立强在巡查嫁接试验林时,惊讶地发现一棵红松枝条上长出了黄豆大小的小果实。

“哈,打上蛋蛋咧!”这个已过而立之年的西北汉子激动得跳了起来。稍许平复,他起飞了无人机,在空中“检阅”这片嫁接的“摇钱树”。

来源:陕西传媒网  责任编辑:姬雯

(原标题: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丨行走在毛乌素治沙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