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闻

中欧班列(长安号):丝路上的“钢铁驼队”

4月17日,西安港——西安铁路集装箱中心站,检车员刘杨全和他的同事们,用检车锤对一列中欧班列(长安号)做出发前的最后检查,35分钟后,这列满载着国产电子产品、服装和机电设备的“长安号”,启程前往目的地——德国汉堡,将中国制造带往欧洲市场。

2013年11月28日,第一列“长安号”国际货运班列从西安港发车。5年后的2018年,“长安号”开行1235列,创造了重载率、货运量、实载开行量“三个全国第一”。

目前,“长安号”已覆盖丝路沿线44个国家和地区,贸易货物品种从单一变得丰富,货源地也从西安周边辐射大半个中国,涵盖沿海、内陆多省市。“钢铁驼队”满载棉纱、板材、机电、商贸产品,每日往来不息,对接世界知名港口,形成了陆海联运国际物流大通道,缩短了西北内陆与沿线国家间的时空距离。西安港正在成为“一带一路”上最大的内陆型国际中转枢纽港、商贸物流集散地和国家中心城市新中心。

“买全球 卖全球” 内陆腹地走向开放前沿

在位于西安国际港务区的西安综合保税区内,今年1月,陕西思赢电子科技有限公司首次通过“长安号”将千余台电脑液晶显示屏销往吉尔吉斯斯坦。副总经理张一鸣说,“我们看中了国际港务区作为全国唯一具有国际、国内双代码的‘内陆港’的优势,以及与10个丝路沿线海关实现通关一体化的便利,搭乘‘长安号’从西安出发,12天可以抵达吉尔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凯克,运输时间比传统陆运节省至少3周。”张一鸣表示,今年还将再增加一条生产线,利用“长安号”的便利,在吉尔吉斯斯坦建立海外分拨基地,做深中亚市场。

“长安号”开行5年来,搭建起了中国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间新的桥梁,助力更多“陕货”卖出去、“洋货”买回来。

2016年,西安爱菊集团首次通过“长安号”将哈萨克斯坦面粉运回国内,3年来,爱菊集团已在哈萨克斯坦建设了年产30万吨的油脂厂,并与当地农场主合作建设了150万亩种植基地,带动了当地上千人就业。

一手创办“丝路城”跨境电子商务平台的元朝辉,跨国电商业务已经发展到了在阿拉木图、卡拉干达、莫斯科、叶卡捷琳堡、新西伯利亚等5个城市建立电商海外仓,他说:“以后‘长安号’开到哪里,我们的‘丝路驿站’就布点到哪里。”

贯通东西连接陆海 “长安号”朋友圈越来越广

“我到中心站工作8年半,随着‘长安号’的开行,一个22人的车站发展到308人的大站。最初还需要走出去组织货源,现在我们有发不完的货,发不完的车。”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新筑车站站长张义说。

统计数据显示,从2013年至2017年,“长安号”本地的货源占比从74%降低至14.38%,西安港的影响力和辐射范围在增强,形成了内陆枢纽港的雏形。

目前以“西安港”为中心的多式联运通道不断完善,海陆空立体化国际开放体系初具规模。“长安号”进入高质量发展时期,加速陆海国际物流大通道建设,打通连接东部海港势在必行。

3月22日,“襄西欧”国际货运班列开行,吹响了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建设的集结号,除襄阳外,还有许多沿海港口、沿边口岸及城市都向西安港伸出了“橄榄枝”,希望借助西安港的地缘优势,与“长安号”进行深入合作。

3月25日,西安—宁波、西安—青岛陆海联运班列开行;3月27日,唐山港在西安港设立内陆港,两港将携手推进西安-唐山港陆海联运班列开行;4月9日,满载工业设备、日用百货的徐西欧班列从徐州始发,一路向西,班列将在西安港集结中转搭乘“长安号”驶向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

在中欧班列“长安号”的带动作用下,一批国内和世界500强企业竞相投资,一个万亿级的商贸物流大产业集群正在西安国际港务区加快形成,这里已成为国内外知名企业投资的“热土”。

文/ 记者 周婷婷图/ 记者 代泽均

来源:陕西传媒网  责任编辑:姬雯

(原标题:中欧班列(长安号):丝路上的“钢铁驼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