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闻

今年起 陕西基础科学研究基金项目经费将增加一倍

今年1月份,《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实施意见》正式出台。《意见》明确,到2020年,全省基础科学研究整体水平和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在更多领域跻身全国领先行列,创新驱动发展的源头供给能力显著增强,为落实“五新”战略任务提供有力支撑;到2035年,产出一批对世界和国家具有重大科学意义的原创性科学成果……这些目标如何实现,陕西目前的基础科学发展现状又如何?3月19日,在陕西省政府举行的吹风会上,相关部门负责人及专家对此做出了解答。

陕西基础科学研究综合实力处于全国第一梯队

“目前陕西基础科学研究综合实力处于全国第一梯队。我们高校院所数量、国家级平台、院士65名、近几年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础研究项目超过2000,经费过10个亿,能源动力、航空航天、智能制造、电子信息、地球物理等多个学科领域处于全国领先水平。”据陕西省科技厅副厅长兰新哲介绍,陕西基础研究在国际合做方面也取得了不俗成绩。“基地24个,数量居全国前8,省级国际科技合做基地89个,这些平台都是开展国际合作的重要阵地。”

兰新哲表示,尽管基础研究优势明显,成果突出,但是目前成绩与“追赶超越”的目标相比,还存在一些短板,比如:基础研究的“国家队”与陕西经济社会融合发展不够,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融通发展不够,企业对应用基础研究投入不够等。

下一步,陕西要积极鼓励支持参与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制定实施“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聚焦现代农业、能源化工、装备制造等重点领域,在平台建设、项目合作等方面开展合作;广泛开展国际人才培养、学术交流等。通过以上措施,为陕西 “一带一路”创新中心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陕西科研一线基金项目经费将增加一倍

长期以来,经费不足是身处科研一线的人需要面对的一大难题。《意见》出台后,陕西省政府把基金项目经费增加一倍,而且稳定增加,这对搞基础研究的科研人员来说确实是个利好。

据了解,今年起,陕西省青年基金项目立项数将从500个增加到1000个,以项目为抓手每年培养1000名35岁以下青年博士;培育一批国家级科研平台和人才团队,以平台和团队为依托,争取更多的国家科学计划落在陕西,将通过加大投入来滋养好在陕的优势科技资源,同时,组织一批重大基础研究计划。

陕西省科技厅基础处负责人郭文奇表示,以前基础研究主要靠政府公共财政投入,企业和社会资本投入是个短板,今后陕西要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要引导形成一个全社会都来关注和投入基础科学研究的格局。在这方面科技厅已经做了一些探索。2018年,陕西省科技厅和陕煤集团等企业共同发起设立了两支基础研究联合基金。按照联合基金管理办法,财政和企业按1:4投入,每支基金总盘子不超过5000万。企业提需求,科技厅将需求凝练成省级计划向全社会发指南,以此来引导高校院所科研人员到企业去解决关键科学问题。

下一步陕西还将扩大联合基金的覆盖面,引导更多企业加入。

高校已经成为陕西基础研究的主力军

除了经费,人才在科学研究中的占据着巨大作用。西交大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教授严俊杰说,基础研究是创新的源头,陕西省内有大量的高校和科研院所,《意见》的出台为挖掘好、涵养好、使用好陕西省科技资源提供了政策保障。

实际上,长期以来,陕西积极创造条件发挥院士在战略决策、重大科研、团队培养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一方面在制定各类科技政策、编制各类科技规划、实施科技重大工程等方面都积极邀请相关领域的院士参加,为全省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提供决策支撑。目前,陕西正在积极与中国工程院共建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陕西研究院。持续支持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企业建立院士工作站(室),帮助企事业单位培养科技人才团队,形成了一批以院士核心、以千人计划入选者、国家杰青为骨干的创新人才团队。支持院士领衔承担重大科研项目,赋予更大的人财物支配权、技术路线决定权、资源调动权。比如,按照“目标契约、合同管理”优先支持舒德干、卢秉恒等院士开展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

据悉,近五年来,陕西省高校主持获得的国家自然科学技术奖共有13项,占到全省的92.8%;陕西高校主持获得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数量也占到全省的94.5%。由此可见,高校已经成为陕西基础研究的主力军。(记者 赵雪)

 

来源:西部网  责任编辑:姬雯

(原标题:今年起 陕西基础科学研究基金项目经费将增加一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