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市

铜川耀瓷的复兴之路

耀州瓷,是北方瓷的代表,也是北方唯一与“官、汝、哥、钧、定”五大名窑比肩的青瓷窑厂。起于唐、成熟于五代,兴盛于宋,南宋之后逐渐没落。明清时期,耀州延续了近千年的黄堡十里窑厂逐渐废弃,窑厂逐步迁移至陈炉一带,陈炉延续其800年的烧造历史,形成了“陈炉不夜”的盛景。

1

走过了1400多年的烧造历程,耀州瓷经历过辉煌也遭遇过没落,翻越千年,历史的车轮进入了21世纪,耀州瓷能否在新的时代焕发新的生命力?能否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还能重新找回当年的繁华?

转型:从以煤兴城到以“瓷”兴城

耀州窑位于陕西省铜川市,曾经,煤炭、水泥、环境污染,是这个城市的标签。这是一座以煤而兴,因矿设市的资源型城市,多年的挖矿开采让这座城市陷入了生态危机,严重的环境污染让这座城市急需转型。

提起对铜川当年的印象,很多人的记忆力里都是永远灰蒙蒙的天,永远脏乱的城市环境。

“我们这里原来太脏了,干干净净的出门,半天回来都是灰头土脸的,家里面擦干净的桌子,不长时间就一层灰。”当地群众回忆说。

2017年,铜川市委市政府将陶瓷产业作为全市新的支柱产业大力发展,相继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陶瓷产业发展的决定》《关于加快发展陶瓷产业的意见》等文件。

可是,当时的铜川陶瓷产业面临着缺规模企业、缺技术人才、缺发展资金等等问题。小规模的生产只能延续简单的复制,耀州青瓷技艺曾在宋代达到顶峰,“巧如范金、精比琢玉”就是对耀州青瓷最恰当的描述。

“耀州青瓷色彩沉稳,厚重,耀瓷刻花工艺是中国宋代陶瓷艺术之最,也是耀州瓷区别于其他陶瓷最具特色的工艺”中国陶瓷艺术大师、耀州窑研究所所长孙若鹏长期研究耀州瓷,在谈到耀州瓷的特点时他这样评价。

正是因为耀州青瓷在历史上的独特地位,铜川的大小作坊都在以仿制宋瓷为主,走在铜川街道,你随处可见都是各种复制的青瓷。一味的复制和模仿,只能让耀瓷企业徘徊在生存的边缘。

“如何改变耀瓷的现状,如何壮大耀瓷产业,将耀瓷产业做大做强,也是我们考虑最多的问题”铜川市工信局局长刘云钊说到。

传承与创新,无疑是摆在耀瓷发展方面的两个问题。

图片1

对话:学习陶溪川  实现新跨越

在陶瓷的传承与创新方面,景德镇无疑是最好的榜样。景德镇作为世界瓷都,曾经也走过了一条从传统陶瓷到创意陶瓷的产业转型之路,他们的成功经验也值得耀州瓷学习借鉴。

2017年,耀州窑文化基地管委会提出了“学习陶溪川、实现新跨越、推进“耀瓷小镇”项目建设”的目标,邀请陶溪川文化产业园的主创团队,为铜川量身定做“耀瓷小镇”的概念性规划和业态设计。

2018年10月21日,为期九天的“纪念耀州窑创烧1400周年系列活动”在刚刚落成的耀瓷文化创意园拉开帷幕。

围绕耀瓷文化产业的创新创意,开展了儿童塑作展、陶瓷手工艺集市、陶瓷文化论坛、乐烧、音乐等19场活动,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19万人次参观。

本次活动的举行,不仅让人们再次关注耀瓷,更让大家对耀瓷文化有了更全新的认识。

耀瓷小镇坐落于漆水河西岸,这个曾在历史上有名的“十里窑厂”将被规划成占地2.8平方公里,包括耀州窑博物馆、大师创意园、窑神庙、游客服务中心、耀瓷坊中小企业孵化基地、耀瓷印象街区、耀瓷绿园健身公园、十里窑场遗址9个板块。

工业遗产以及耀瓷传统遗产都是前人留下的宝贵财富,景德镇陶瓷文化旅游集团董事长刘子力就强调:“我们一定要强调对遗产的价值认同,保护每一块砖,每一块瓦,保护一切有价值的真实的东西。”

耀瓷小镇将对辖区内11户国有企业留下的工业遗产进行改造、升级,未来这里将成为一个集耀瓷遗址观光、研发生产、工艺体验、文化交流、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特色小镇。

孙若鹏的大师创业园就坐落在原来的铜川市电瓷厂院内,经过改造,原来的电瓷厂旧厂房变成了耀瓷文化创意园。今后,铜川市还将建立一批大师创业园,为知名陶瓷大师及陶瓷高级管理人才提供研究、制陶和培训的场地。

耀瓷小镇虽然是因陶瓷而建,但又不拘泥于陶瓷,今后,耀瓷小镇将把产业推广至艺术、设计、餐饮、旅游等方面,来到耀瓷小镇的年轻人也将不仅限于陶瓷本身,艺术、绘画、物理、化学等方面的人才也将聚集于此,耀瓷小镇将为他们提供一个集生活和艺术、工作和休闲完美结合的理想之地。

在这里,他们不仅与千年之前的古老传统相遇,还会与未来相遇。历史与未来将在这里擦出火花。

图片2

创新:走出去的国际视野

耀瓷需要传承更需要创新。

在宋代,耀瓷以其非凡的艺术成就影响了东到河南,西到甘肃,南达两广诸多地区,形成了从南到北,独具特色的耀州窑系。沿着陆上丝绸之路及海上丝绸之路,耀州瓷出现在了中东的阿曼、北非的埃及、东非的坦桑尼亚,日本,南边的越南、斯里兰卡等世界各地。

今天,铜川市按照“丝路瓷都,千年名镇”的定位,恢复耀瓷的历史荣耀。

对于今天耀瓷的复兴与创新,铜川耀州窑文化基地管委会主任何建平认为,首先在规划上我们邀请了清华大学同衡设计研究院给给我们做规划,聘请景德镇陶文旅集团给我们做业态布置,相比原来传统的发展模式,从顶层设计上,我们已经实现了创新。

站在国际的视野放眼全球,才是耀瓷走出去的最佳路径。2018年12月,耀瓷小镇与土耳其阿瓦诺斯陶瓷小镇建立“中土友好特色小镇”,阿瓦诺斯小镇将给耀瓷提供占地4亩的建设用地,作为交换,耀瓷小镇也将开辟出四亩地作为阿瓦诺斯在中国的交流基地。

放眼全国,像耀瓷这样从传统走向重兴之路的窑场还有很多,景德镇陶瓷和龙泉青瓷无疑是成功的典范。

截止2017年景德镇的文化创意产业实体已达6700余家,3万多艺术家和陶瓷人才聚集于此,陶瓷产业年产值达372亿元。

龙泉青瓷也有着与耀瓷相似的经历,历经1600多年的炉火不息,今天,他们在传承传统技艺的同时,也大胆创新,探索“青瓷+N”的无限可能性,2017年度,龙泉全市共有青瓷生产经营单位1451家,实现工业产值21.21亿元。

相对发展比较成熟的景德镇和龙泉,铜川的陶瓷产业还处于起步阶段。铜川市截止2018年底,全市共有陶瓷生产企业、陶瓷研究机构和陶瓷作坊48户,从业人员3000余人。按产品划分,工艺瓷生产企业29户,日用瓷企业4户,陶瓷研究机构5户,建筑瓷生产企业8户,特种瓷生产企业2户。

火凤凰艺术陶瓷有限公司目前是铜川市规模最大的陶瓷生产企业之一,总经理江波告诉记者,当初他们将厂址选择在铜川,就是看中了铜川的陶瓷文化底蕴,如今,企业发展迅速,已经从初期的日用陶瓷发展为陶瓷材料、陶瓷酒瓶、艺术陶瓷等多个产品线,年产值8000余万元。

“我们希望能够以现代化工业带动传统耀瓷的复兴和发展”江波说道。

图片3

复兴:人才培养支撑产业发展

匠从八方来,器成天下走。

产业扩大离不开专业人才,产品创新更离不开专业人才。据了解,铜川市目前拥有孟树锋、孙若鹏等国家级陶瓷大师3人,省级大师22人,市级大师71人共96人。其中,市级陶瓷大师评选工作已经开展了三届,2017年底新评定了30位市级陶瓷工艺美术大师。

据刘云钊介绍,自2017年起,铜川市就提出了陶瓷行业“百千万”人才工程。即利用五年时间,引进陶瓷工业高级人才和陶瓷大师100名,新增市级以上陶瓷工艺美术大师50名。支持省级以上陶瓷大师各带10名学徒,共1000名;对学徒取得初级、中级、高级职称的,按职称分别一次性给予大师和学徒各奖补1000元、2000元、3000元。带动全市从事陶瓷产业熟练技术工人10000人以上。在市陶瓷研究所增设“创新岗位”“流动岗位”,柔性引进中高级人才。

另外,通过开展陶瓷大师评定,在铜川职业技术学院设立陶瓷专业,与陕西省内个大院校合作,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等方式,拓宽陶瓷人才引进途径。

在耀瓷的发展历史中,从黄堡”十里窑厂”到”陈炉不夜天”,黄堡和陈炉共同延续了耀瓷1400年炉火不灭的传奇。今天,黄堡和陈炉将再担大任,共同扛起耀瓷的复兴。

接下来铜川市将以重振“中国耀州瓷”雄风、打造“丝路瓷都”为目标,加快建设以日用陶瓷与耀州窑文化融合发展的耀州窑文化基地;以建筑陶瓷、工业陶瓷、紫砂为重点的陈炉陶瓷工业园区的陶瓷产业发展新格局。

千年炉火不息,文化源远流长。

耀瓷的发展之路还很漫长,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铜川又如何能把握住历史机遇,将千年陶瓷文化与现代生活方式相融合,如何在新时代的城市发展中,将耀瓷注入其中,让城市与陶瓷完美结合,让古老和现代完美结合。

历史的命题摆在眼前,有经验可以借鉴,但没有现成的答案可以复制。人才、技术、资金、项目等等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也在考验着当政者的智慧和魄力。(邓林菲)

来源:中国网·丝路中国频道  责任编辑:姬雯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