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

不只有神话故事,古人如何“上知天文”?

【文艺星青年按】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古往今来,中国人对宇宙总保持着旺盛的好奇心与想象力。但囿于科学条件所限,大多数时候也只能将好奇心化作“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般的大胆想象与“嫦娥奔月”的迷人神话。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中国对太空的探索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欲上青天揽明月”再也不是天方夜谭——1月11日,嫦娥四号着陆器与玉兔二号巡视器完成两器互拍,达到工程既定目标,标志着嫦娥四号任务圆满成功。

从日晷到“FAST”、从嫦娥奔月的神话到嫦娥探月的成就,到刚刚公布的火星探测任务,中国的太空探测事业有着飞速的发展。今天,让我们将目光回溯,了解古代中国对苍茫宇宙的认识与敬畏。

嫦娥四号与玉兔二号完成两器互拍(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 摄)

古人的宇宙观——宇之表无极,宙之端无穷

中国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战国时期便对“宇宙”有了相对明确的定义:时间与空间的统一体。

四方上下曰宇,往古来今曰宙。

——《尸子》

先秦诸子百家之一的尸子提出的这一概念,是迄今在中国典籍中找到的与现代“时空”最好的对应。中国东汉时期伟大的天文学家张衡在其天文学著作《灵宪》中,提出了“无限宇宙”的概念。他指出宇宙是无穷无极的,肯定时间与空间的无限性。

宇之表无极,宙之端无穷。

——张衡《灵宪》

在尝试解释宇宙的起源时,张衡的宇宙生成论或许最能代表我国古代的宇宙观,其观点接近西汉《淮南子·天文训》。

他提出宇宙形成的三个阶段,首先是“溟滓”,是气的原始状态,什么都没有;第二是“庞鸿”,是元气开始发动、连结在一起、混沌不分的状态;第三是“太元”,元气分化,天地各自形成,产生物体和运动。天圆地平,天是一个中空的球体,地是半球体,上平下圆,处于天体下半部。

星象观测——月有阴晴圆缺

中国的天文观测活动最早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相传在尧舜时期,就有关于羲和、羲仲在河洛地区观察日月星辰以定四时的传说,说明中国很早就有了熟悉天文、制定历法的专职人员,天文学和历法早就很发达。

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

——《尚书·尧典》

中国古代天文学家把天空分成四宫,还把天空中可见的星分成二十八组,叫二十八宿,东南西北四方各七宿。与古希腊天文学及现代天文学中的“星座”对比,天空分划的迥然不同是关于中国天文学独立起源和发展的最令人信服的论据之一。

命王良掌策驷兮,逾高阁之锵锵。建罔车之幕幕兮,猎青林之芒芒。弯威弧之拨剌兮,射嶓冢之封狼。观壁垒于北落兮,伐河鼓之磅硠。乘天潢之泛泛兮,浮云汉之汤汤。

——张衡《思玄赋》

提到星象观测,我们不得不再度说起张衡。张衡绘制了星图,记录星官124个,星星有2500颗,其中320颗有名字。在他的代表作《思玄赋》中,其中“王良”、“驷”、“高阁”、“策”、“罔车”、“青林”、“威弧”、“封狼”、“壁垒”、“河鼓”等皆是星宿名。作者或拟人,或双关,将它们转化为具有生命的形象参与远游求索,创造性地运用并发展了富有民族特色的比兴之法。

来源:人民网-文化频道  责任编辑:张园

(原标题:不只有神话故事,古人如何“上知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