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闻

三位政协委员眼中的“一带一路”倡议5周年

5年,五通,顺势而为,硕果累累。“一带一路”倡议自提出以来,为沿线国家和地区带来了共同发展的机遇,也为沿线人民架设了更多沟通的桥梁。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5周年座谈会上所指出的那样:“共建‘一带一路’顺应了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内在要求,彰显了同舟共济、权责共担的命运共同体意识,为完善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案。”

5年,光阴一瞬,“一带一路”沿线的故事不胜枚举。在这个特别的时刻,我们邀请了三位政协委员,讲述他们与“一带一路”倡议的故事……

共商、共建、共享,寻找经贸合作新模式

改革开放前30多年时间里,我们对外开放的一个重要举措是“引进来”。这一举措让改革开放初期的我国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尤其是在东南沿海,正是大批“三来一补”企业的蓬勃发展,为我国跻身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奠定了基础。

改革开放进入第40个年头,如何继续深化改革和进一步开放?十二届全国政协常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参事李崴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必须抓住两个关键,一是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二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是新时代改革开放的新使命,完成这一使命的关键是要从“引进来”逐步重点转向“走出去”战略。这首先要靠“一带一路”的“五通”(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以及民心相通)。当最终实现与其他国家人民的民心相通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之后,世界经济领域的合作共赢将水到渠成。

一谈到“走出去”,有人可能会说,我们自己还有很多需要发展的地方,为什么要到外面去架桥修路?这种理解过于片面。李崴表示,“国庆节前,我到斯里兰卡和马尔代夫旅游。以游客的身份,我看到了很多与十多年前出去所不同的东西。”李崴看到了中国企业正在利用自己生产的“吸沙填海”大型先进设备,在斯里兰卡海边填海建设码头港口,在马尔代夫造岛建设机场跑道,中国工人在填海造地这方面的技术更是令当地人刮目相看。两地见闻之后,李崴提出,今天,中国企业靠着全额投资参与其他国家的“设施联通”建设,使得国家间的“贸易畅通”相得益彰;未来,我们通过“政策沟通”会在“资金融通”下造福于两国人民。

今天中国人所做的设施联通的事,是要促进国与国之间政治、经济发展的共赢。李崴在素有“中国第一侨乡”之称的广东省江门市当过12年副市长,以这样的阅历,他认为对外开放、“走出去”战略必须要有更为长远的眼光,着眼于中国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共同命运,也让中国与世界连接得更为紧密。

铁路建设一直是中国与非洲国家合作建设的重要部分。这次采访一开始,谈到刚刚在北京举行的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李崴的话题直接引向了坦赞铁路———这是一条修了10年、耗资10多亿元人民币的重大工程,也是中非友谊的伟大见证。李崴说,这条最初无偿援建的铁路,何尝不是把中华人民共和国带入世界联合国大家庭的重要纽带?回顾当年修筑坦赞铁路之初,中国正处于经济困难时期,但这条路修得值,我们与非洲人民的友谊之花,也从坦桑尼亚、赞比亚,一路蔓延,开在了非洲广漠的大地上。

与“引进来”相比,“走出去”需要更大的勇气和智慧,需要更大的胸怀和更高的素质。李崴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后,提出了丝路精神。丝路精神有三个层次:一是文明互鉴,倡导文明宽容,防止极端势力和思想在不同文明中制造摩擦和分裂,文明的互相借鉴包括尊重各国政治道路的选择,“履不必同,期于适足。治不必同,期于利民”;二是合作共赢,要共同发展,自己要过得好,别人也要过得好,这才是共赢;三是倡导和平对话,我们要主张公道、伸张正义、通过对话找最大公约数。“我们必须走出一种新的模式,以共商、共建、共享的宗旨,促进经贸合作。”李崴这样说。

发展数字丝绸之路,吸引年轻人推动民心相通

“数字丝绸之路将成为推动‘一带一路’最新的动力。”白天还在参加全国政协提案委员会的相关会议,晚上已经飞抵贵州参与调研,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连玉明以勤奋著称,以提出新思路见长。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连玉明力推建设数字丝绸之路。

在连玉明看来,这里有三方面原因:

第一,数字丝绸之路,是数字经济和“一带一路”倡议的有机结合,是“一带一路”倡议走向更高级、更开放的结果,也是数字经济全球化的必然产物;

第二,数字丝绸之路有助于克服建设“一带一路”倡议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比如在贸易畅通和民心相通过程中遇到的信用差异、文化差异、法律差异等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数字经济恰恰拥有最大优势。比如中国的支付宝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信用基础设施方面的一些探索和思考。另外,我国法律对于数字经济发展,也在法理依据上有了一些先行先试的探索,可以形成可复制和推广的标准;

第三,数字丝绸之路发展的动力,来自于中国市场巨大的吸引力,包括数字的信息服务、互联网业务和国际通信业务,这些业务为世界提供了更大容量、高水平的消费经济。东欧、西亚和东盟一些国家和中国跨境电商连接紧密,第三世界国家需要中国的数字经济企业,也希望中国数字经济能为他们提供动力、经验和规则,同时也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信息通讯、互联网领域的市场开放。

而在另一些业界人士看来,“一带一路”使用创新的方式来解决发展的难题。现在,几十亿人在搞现代化和工业化,人们的思路不能停留在原来欧洲和美国开创的全球化上,必须要创新思路,最能体现创新精神的就是互联网,而中国在互联网发展方面的尝试,到目前来看,是可以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的。

聚焦国内,连玉明对“走出去”的企业也有很大期待。“由于各国法律、习俗、信用体系建设都存在差异,因此投资贸易过程中,双方要寻找到共同的规则和法律指引,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文化的差异,价值观的理解和认同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实现的。‘一带一路’要推进好,其实还要更多吸引沿途国家青年人的积极参与,民心相通,通的要长久,青年互动是重要的软件条件。比如前面说的数字丝绸之路,很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年轻人都知道中国数字经济发展得很快很好,他们也很想在本国有所实践。数字丝绸之路更接地气、更接人心。我个人认为,‘一带一路’倡议最大的意义,在于我们找到了一条人类共同发展的道路,这是中国贡献给世界的智慧和方案。我们必须把这个故事讲好。”连玉明这样说。

护航“走出去”, 为赴外工作者定制保险服务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5年来,我们的朋友圈越来越大,中国企业对沿线国家投资达到500多亿美元,一系列重大项目落地开花,不仅带动了各国经济发展,而且为我国劳务输出和境外就业创造了机会。”全国政协委员,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学院副院长孙洁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这样表示。

前不久,为调研“一带一路”投资争端解决机制课题,孙洁跟随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赴白俄罗斯、克罗地亚和匈牙利,分别走访了三国议会、最高法院和相关经济部门,以及中白工业园、中欧商贸物流园及中国银行匈牙利分行等部分中资企业,孙洁感受到了“一带一路”倡议提出5年来所取得的重大成果,以及沿线国家越来越深入的合作势头。

而越来越深入的合作,就需要越来越多的赴外工作者。谈到对未来的展望,孙洁表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存在社会保障制度模式不一的情况,有的国家实行社会保险型的社会保障制度,有的国家实行税收型社会福利制度。我国劳动力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就业形式也各不相同。“如果东道国没有和中国签署社保双边互免协定,没有建立一套与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相互对接的保障机制,那么通常情况下,赴外工作的劳动者或者需要缴纳双重社会保险费,可能还会出现国内社会保险断保、在国外也无法享受东道国社会保险待遇的现象。”

为此,孙洁给出建议:一是与实行社会保险制度和实行税收型社会福利制度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签署双边社会保险互免协议,使赴外工作的劳动者享受所在国国民待遇;二是加速搭建海外保险服务网络,为投保者提供贯穿项目全程的属地服务支持,以专业化、国际化的保险保障和一站式、全流程的保险服务,为中国企业“走出去”保驾护航;三是针对外派员工家属随行且无就业的家庭,政府应采取相应的补贴政策,使职工安心工作,家庭稳定。

来源:人民政协报  责任编辑:张园

(原标题:三位政协委员眼中的“一带一路”倡议5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