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

中国古典文学中

有一个“存在感极强”的意象:

李白以“灞水流浩浩”讴歌

杜甫以“平生灞上游”咏叹

柳永作《少年游》

“参差烟树灞陵桥”

描摹了

高低不一好像烟一样的柳树

掩映着灞陵桥

秦观写《灞桥雪》

“灞桥雪,茫茫万径人踪灭”

描写灞桥上人迹罕至的景象

意境雄阔,颇有风韵

它以一个字为“根”派生

怀古之沉郁

别离之缱绻

仅《全唐诗》就有114首与之相关

这个字就是

1

“灞”是一川水  

“灞”发源于秦岭北麓

与浐、沣、潏、滈、涝、泾、渭

冲积出最早的“天府之国”关中平原

“八水绕长安”一盛千年

2

司马相如在《上林赋》中以“荡荡乎八川分流,相背而异态”形容“八水绕长安”。(图片来源:央视纪录片《浐灞长歌》)

灞水,古称滋水

秦穆公为彰扬霸业

取“春秋五霸”的“霸”字

为其更名

或因“霸”太过露骨

后人加上形旁“氵”

造出一个“灞”字

3

浐灞生态区内的灞河湿地景观。(新华社记者 邵瑞 摄)

秦穆公绝不曾想:

长不过100多公里的灞河

浓缩了100万年的文明

4

1955年出土于半坡遗址的新石器时代人面鱼纹彩陶盆。

蓝田猿人栖息灞河源头

人面鱼纹讲述半坡神秘

秦穆公亦未料及:

在2000多平方公里的灞河流域

埋藏2000多年中国历史的拐点

5

荆轲刺秦王。

“刺秦王”荆轲入秦

“鸿门宴”沛公涉险

拔地而起的“长安城”启盛世王气

文帝长眠的“霸陵原”传治世功勋

6

无人机视角下的西安浐灞生态区。(新华网 申博望 摄)

悠悠灞水亘古流

如“霸”字本义

雄霸一方

  “灞”是一座桥  

南人舟楫

北人架桥

诗意灞桥是别离意象

7

明代画家吴伟的《灞桥风雪图》中,一老者骑驴在风雪中过桥,低首沉思,意境深远。

灞水为关中东部要冲

故出入长安必经灞桥

有人立马桥头,从中原经这里

西出阳关建功业

有人骑驴索句,从这里走中原

风雪驴背觅诗思

8

1906年,日本数学家足立喜六赴陕西高等学堂任教,在经过灞桥时拍下了这张珍贵照片。(图片来源:央视《文化大百科》截图)

或远征千里

或赴任一方

唐人多在灞桥的驿站相别

“灞桥”因而又称

“情尽桥”“断肠桥”“销魂桥”

岑参吟“初程莫早发,且宿灞桥头”

李贺咏“灞水楼船渡,营门细柳开”

连九五之尊也不吝墨宝

唐太宗饯别名臣来济:

“聊将分袂沾巾泪,还用持添离席觞”

灞桥

上演着人世间的悲欢离合

9

位于西安浐灞生态区的浐灞二号桥。(新华网 申博望 摄)

透过文学殿堂可以发现:

灞,亦是一种文化

“灞陵怀古”谓之怆然

“灞上秋居”谓之萧瑟

“灞水汤汤”谓之浩渺

“灞桥别离”谓之缠绵

10

无人机视角下的西安浐灞生态区。(新华网 张勇 摄)

这一切

暗合“灞”字水的属性:

智者乐水

上善若水

  “灞”是一棵柳  

《西安府志》记载:

灞桥两岸,栽柳万株

阳春三月,绿云垂野

柳絮飘舞,宛若飞雪

这就是“关中八景”之“灞柳风雪”

11

“灞柳风雪”时节,行走在满天“大雪”中别有韵味。

随性之“柳”是这里的“特产”

“柳”与“留”谐音

在送君终有一别之地

衣袂飘飘

折柳相送

唐代诗人雍陶写道:

“自此改名为折柳,任它离恨一条条”

折柳赠别,是古代习俗

一条条折柳

蕴含着无尽的离愁别绪

这是古人独有的深情

也是“灞”字别样的浪漫

12

几千年来,依依柳树都是灞河一带的“特产”。

站成“树”的形状

赋予“灞”字生命

一半土里安详

一半风中飞扬

一半洒落荫凉

一半沐浴阳光

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张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