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扶贫

大山深处的扶贫干部:天天扎根村里,时间还是不够用

摘要:这几天,村里即将种植200亩“红美人”柑橘,贵州省德江县合兴镇船山沟村驻村第一书记张健又忙成了“陀螺”。

这几天,村里即将种植200亩“红美人”柑橘,贵州省德江县合兴镇船山沟村驻村第一书记张健又忙成了“陀螺”。

“放心,先付土地流转费!下个月就要开始栽种,我们抓紧把协议签下来。”在贫困户冉光梅家中,张健的一番话让她吃下了定心丸。

“你这样一说,我就没啥担心的。”冉光梅感觉到,扶贫干部对这个产业心里有底。

冉光梅将4亩土地流转出来后,每亩每年可以得到500元租金。过去,她担心土地流转出去收不到租金。随着村里的产业逐步做起来,她对扶贫干部越来越有信心。

开群众会、丈量土地、寻找项目……从2016年4月驻村以来,张健几乎天天扎在船山沟村,但他还是感到时间不够用。

第一次见到贫困户陈启生时,张健有一种说不出的揪心。陈启生的妻子一直在医院治疗,家里还一双正在上小学的儿女,他是全家唯一的劳动力。最让他犯愁的是儿子虽在寄宿制学校吃住,但周末回家无人照顾,而女儿每天的日常生活都是问题。

“陈大哥,你不要焦急,不要害怕,村里就是你的家。”张健决定把陈启生的儿女接到村里吃住,由驻村干部帮忙代管,“解决村民的燃眉之急,就是实现脱贫的第一步。”张健说。

目前贫困发生率为14%的船山沟村,拟于2019年整村出列脱贫,这让张健感到肩上的担子不轻。“两年驻村时间已满,但我决定继续干下去,因为我对这里越来越熟悉。”他说。

由于交通闭塞、产业薄弱等原因,船山沟村经济改善步伐较慢。2017年,这个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不到3000元。张健介绍,随着6.5公里长的通村路的修通,加上发展天麻、花椒、肉牛等产业,村民生活面貌一天天在改变。初步估算,今年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将达到3600元左右。

地处武陵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贵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县,扶贫干部扎根一线,铆足干劲助农增收。杜尚会是县委选派到淇滩镇铜鼓村的村支书。从2017年9月到铜鼓村开展工作以来,他大多数时间都扎根在村里。

贫困户杨秀宝对村里发展肉牛养殖等产业很支持,但妻子范梅英不太理解,担心土地流转之后,没有地种庄稼,一家人无法生活。

为了做通杨秀宝一家人的思想工作,杜尚会前后三次到他家,帮他们算账:种玉米不划算,搞不好还要亏本;土地不是白拿出来,每亩每年有两三百元租金;即使不种地,一年下来都有八九百元收入;夫妻两人还可以在产业基地上班,每人每月工资大约2000元。

“之前不了解政策,现在我想通了。”范梅英说,有租金又有工资,贫困户自然没啥可愁的。

去年,铜鼓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有5600元;今年,在肉牛、辣椒等产业带动下,杜尚会预计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将突破6000元。

在贵州的茫茫群山中,还有很多像张健和杜尚会一样的扶贫干部,他们长年扎根一线,带领村民走上致富路。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Lucky

(原标题:大山深处的扶贫干部:天天扎根村里,时间还是不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