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闻

世纪明德:践行“一带一路”教育行动倡议 推进实践教育创新发展势在必行

摘要:2018年9月20日,2018未来教育论坛暨“一带一路”沿线实践教育主题峰会在陕西省西安市开幕。

中国网讯(赵晋静)2018年9月20日,2018未来教育论坛暨“一带一路”沿线实践教育主题峰会在陕西省西安市开幕。本次峰会由实践教育专业机构世纪明德举办,全国教育行政部门领导、中小学校长、中小学老师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教育考察交流团成员悉数参会。本次峰会为期两天,将围绕“关注新时代教育改革,探索未来教育新生态”、“推进社会实践教育,助力学校实践教育”、“发展未来营地教育,提升实践教育内涵”、“践行‘一带一路’倡议,促进区域教育现代化”四个核心议题展开。

会上,当代教育名家冯恩洪、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研究员付宜红、华东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院长周彬、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基础教育研究室副主任王晓燕、北京教科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综合室主任陶礼光、北京第二外语学院附属中学校长付晓洁、国际营地学会ICDC顾问培训师叶恒凯(Dr. Hank Yap)、世纪明德联合创始人、中国营地教育联盟理事长王学辉、世纪明德联合创始人、明德未来国际营地董事长王京凯及陕西、甘肃、贵州“一带一路”教育代表团代表受邀参会并分别进行了相关主题报告,对在新时代教育改革大环境下未来教育的发展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图片9

峰会现场

国家高度重视“一带一路”沿线实践教育:在实践中培养全面发展人才

2016年7月,教育部印发的《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文件中明确指出:“推进‘一带一路’,为推动区域教育大开放、大交流、大融合提供了大契机。要与沿线各国携手,聚力构建‘一带一路’教育共同体,形成平等、包容、互惠、活跃的教育合作态势,促进区域教育发展,全面支撑共建‘一带一路’,全面提升区域教育影响力。”

“在习总书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和‘一带一路’实践指导下,本届峰会将聚焦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的新特征和新趋势,探索教育发展的新路径,积极构建实践教育创新共同体,为立德树人整合更多创新力、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结构、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教育现代化。”世纪明德品牌/教育版块负责人蔡美玉表示。

图片10

世纪明德品牌/教育版块负责人 蔡美玉主持峰会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对新时代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新要求,社会也更加需要全面发展、德才兼备的人才。对此,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研究员付宜红表示:“教书、育人不是割裂的,每一位教育者都要有育人的意识,关注人的发展,而不是只专注于某一学科的教学。”

在教育教学中,校内教育是育人的重要一环,立德树人需要教学质量的支撑。华东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院长周彬表示:“教学不等同于教学质量,教学是量化,而教学质量则着眼于教学层次上的质的变化。要把学生的特长培养至专长、至专业、至职业、至事业。”

图片11

华东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院长 周彬发表主题演讲

教育改革背景下新生态的探索:研学旅行为实践教育注入鲜活力量

 “在今天,教育格局正在发生巨变,并非只有在校内和书本上进行的学习才是学习。” 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基础教育研究室副主任王晓燕在演讲中表示。

从书本教育到区域实践性教育是适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转变,国家对此高度重视。自教育部等部门《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等文件颁布以来,在实践中培养人才、在实践中改革教育、在实践中促进教育全面发展已经成为了当今教育的重要课题。

“研学旅行让学生的身份发生了质的变化。” 北京教科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综合室主任陶礼光表示,“学生由课堂里被动的知识接受者,变成了小科学家、小工程师、小设计师,学生成为了真正的社会实践者和工作者。”

 图片12

北京教科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综合室主任 陶礼光发表主题演讲 

“作为实践教育的重要有效形式,研学旅行的根本在于‘立德树人’,旨在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促进书本知识和生活经验的深度融合。”周彬说,“在研学旅行中,学生们可以亲身感受祖国的大好河山,获取到来自社会最真实的直观感悟。”

2017年,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应以培养学生价值体认、责任担当、问题解决、创意物化等方面的意识和能力为基本目标,这给正处在教育行业“风口”的研学旅行提出了更高、更明确的要求。

未来教育发展的国际化视野:中国特色营地产业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打开国门搞建设,积极促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国家政策为未来教育打开国际化视野带来了巨大机遇。而如何在更好地学习国际化优秀教育模式的同时保持中国特色,如何因地制宜为社会育人,则对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挑战。

“形成以营地为枢纽、以基地为站点的实践教育网络,是未来中国实践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王晓燕说。

图片13

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基础教育研究室副主任 王晓燕发表主题演讲

2017年末,教育部办公厅公布了第一批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营地名单,标志着中国特色营地,此次通知中的基地、营地正是在国家有关基地主管部门和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推荐基础上,经专家评议,营地实地核查及综合评定最终确定的。这标志着国家对研学营地的重视,中国特色营地的发展也展开了新的篇章。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世纪明德的‘最好的课堂在路上’不止是一句口号,更要落实到实践中去。”世纪明德品牌/教育版块负责人蔡美玉说,“因此,如何让校内教育和营地实践教育更好地融合,是我们的首要任务。”

“在很早之前,明德的着力点就已经放在实践教育课程的深度研发布局上。我们将实践教育课程与学科核心素养相关联,会涉及到课程资源、智库、导师项目等方面。”蔡美玉说。

图片14

会议现场

明德未来自成立以来,在营地设计、营地开发、营地运营方面布局发力。据了解,大荔未来国际营地项目位于一带一路沿线陕西大荔,项目规划建设一心六区(营地服务中心、科技体验主题区、人文兴趣主题区、特色宿营主题区、森林拓展主题区、沙地运动主题区、生态保护主体区),总投资5亿元,占地3200余亩,于2017年开工建设,2019年建成运营。项目建成后,年服务峰值人数将最高达300万人次,同时可为当地解决2000多人的就业问题。

“营地是什么?在中国做营地,一定要结合中国的国情、政治环境、政策、经济发展情况以及中国家长对这个事情的认知等全面规划。” 世纪明德联合创始人、明德未来国际营地董事长王京凯表示,“首先它不是一个学校,不是一个景区,而是一个微缩的社会,是一个安全的且可以开展研学旅行活动和实施校外素质教育课程的空间载体,是少年过渡到青年,走向社会的缓冲区,是人生角色转换的练习场。”

“营地教育除了教育部等11部委发文之外,更是80后年轻家长消费观、教育观的刚性需求,是追求品质的消费升级。世纪明德经过多年发展,已经形成研学,夏冬令营,营地教育等相对完整的实践教育业务链条。”王京凯表示。

作为中国营地产业的从业者、实践者和开拓者,世纪明德联合创始人、中国营地教育联盟理事长王学辉也对中国营地的未来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他说:“我们依照中国研学营地教育行业每年年30%-50%的增长速度来看,经过3——5年的发展,其整体市场规模将破千亿。这样大的体量,预示着更大的责任和更广阔的未来。”

来源:中国网·丝路中国频道  责任编辑:姬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