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闻

王晓辉:鸠摩罗什的翻译智慧对主流媒体讲好中国故事启迪深刻

摘要:从长安到龟兹,从大师圆寂之地出发,沿丝路项链上的颗颗珍珠溯源而上,最终到达大师出生之地。这是缅怀、学习一代大师的路途,也是重读经典、寻找初心的历程。

丝绸之路,跨越两千年时空,横跨欧亚非数十国,是一条不同民族宗教和灿烂文化交流融合的繁荣之路、开放之路、文明之路。在这条路上有两处重镇不得不提,那就是长安和龟兹。今天,我要与诸位共同追忆的,是从龟兹到长安,沿丝绸之路款款而来的一位高僧,翻译界的旷世巨匠——鸠摩罗什。他在阐述佛学经典中体现的翻译智慧,对当今主流媒体如何讲好中国故事、提升“一带一路”建设中的文化软实力,有着十分深刻的启迪。

图片15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总编辑王晓辉发表演讲(王昆坤 摄)

佛教,是古丝路最重要的一个文化交流成果。那些穿梭往返于大漠孤烟的高僧大德,如漫天星辰般闪耀历史长河,而鸠摩罗什,绝对是其中最为光彩夺目的一颗。作为中国古代四大译经家之首,他一直都称得上翻译至高标准的最初实践者,他所翻译的佛学经典在中国译经史上有着划时代的意义。“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大千世界”、“一尘不染”、“想入非非”等这些耳熟能详的偈语、词汇,皆出自大师之手,从梵文到汉语,躯壳虽有变,精神资致却依然故我。经他译过的经文,有汉语之古朴典雅,梵语之异国色彩,以及西域语之灵动天然,可谓融众家所长于一身。

铅华褪尽留本色,大浪淘沙始见金。74部、384卷梵文经典,经鸠摩罗什之口,由浩瀚繁琐转为曼妙之语,广泛传播于中原大地,历经1600多年时光洗礼,未曾增减改易一字。那不失原意又琅琅可颂的经典,不仅为中国佛教八大宗派的诞生奠定理论基础,更深远地影响着后世的哲学、美学、语言、文化、生活。同时,这些经典更流传到朝鲜半岛、日本等地。

鸠摩罗什的种种翻译智慧,为后世留下了无价之宝。即使放诸当下,也相当具有启示意义。

“一带一路”建设中,文化交流是促进沿线民心相通的必由之路。向世界传递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有助于加深各国民众对中国的理解和认同。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如何更好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语言的作用毋庸置疑。

在第一次外来文化与中原文化碰撞交融的时刻,鸠摩罗什保留经文原意同时,应文化传播需求,用最新观点阐释佛典之法,为后世树立了良好的榜样。在“一带一路”建设中,从汉语到目的国语言,应是准确承载中国智慧,体现民族特色和时代精神,且符合目的国传播需求、情感易于接受的转变。

如何恰到好处的用目的国语言讲述中国故事,主流媒体在这方面义不容辞。借此也向诸位汇报一下中国网在这方面的情况。

成立于2000年的中国网是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领导、中国外文局管理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它以10种语言、11个文版、24小时面向全球发布信息,访问用户遍及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国家级多语种对外传播平台。在海外社交平台方面,中国网用7种语言向世界发布中国声音,现粉丝已累计达四千多万。为向海外更全面、立体展示中国形象,中国网更打造了系列精品栏目,如《中国三分钟》,每三分钟一期节目,讲一个中国的小故事,我希望它积累多了一片一片的马赛克就可以拼接成完整的中国形象。目前已做178期,上亿人观看,互动量达300多万。

金玉在前,我们试着将鸠摩罗什大师的翻译智慧效仿延展,今后的工作,就是用目的国听得懂的语言,可接受、引起共鸣的故事,简明准确且端庄大气地传递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精髓。

如今,当我们在历史长河中回望,从龟兹到长安,鸠摩罗什正是用简洁优雅的译语,结束了中原佛经的凝滞纷乱,并将佛教中国化思想融于其中。人类的文明,从来都是不同文化碰撞、交融,之后呈现出多姿多彩、纷呈不已的繁花盛景。

但鸠摩罗什从龟兹到长安的路途显然一波三折,坎坷非常。支撑他走过来的,是坚定,是大愿,是初心。其波澜壮阔的人生经历,不仅成就了他的事业,更点亮了丝路古道上的中华传统文化艺术之光。

本次丝绸之路中国传统文化高端学术交流会,从长安到龟兹,从大师圆寂之地出发,沿丝路项链上的颗颗珍珠溯源而上,最终到达大师出生之地。这是缅怀、学习一代大师的路途,也是重读经典、寻找初心的历程。

来源:中国网·丝路中国频道  责任编辑:姬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