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闻

“非遗”保护与传承 业内专家期待突破观念瓶颈

摘要:在宝鸡市凤翔县六营村,捏泥塑的老人们正在赶工,脸上堆着深深浅浅皱纹,对手中泥块捏、抹、拍,忙碌个不停。

中国网讯(刘彬)在宝鸡市凤翔县六营村,捏泥塑的老人们正在赶工,脸上堆着深深浅浅皱纹,对手中泥块捏、抹、拍,忙碌个不停。经老艺人制作加工的一批批泥塑,将被全国各地的人买走,有的远销国外。另一边,常年行走在非遗保护一线的学者,也是陕西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西安市非遗保护中心副主任王智,从西安出发,万里寻访传承人,试图把丝路起点与沿线的非遗作对比,深度探索非遗保护之路。

传承与坚守泥塑技艺出精品

凤翔泥塑是我国古老的民间艺术品,当地人称“泥货”,它以泥土为原料,手工捏制成型,或素或彩,题材多样,主要分布在凤翔县六营村及周边区域,先后被列入宝鸡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陕西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6年凤翔泥塑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六营村也被评为陕西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1

陕西凤翔泥塑艺术家、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胡新明介绍凤翔泥塑

凤翔泥塑有三大类型:泥玩具、挂片、立人,塑造出白底黑描、大红大绿、形态生动、狂放夸张的整体风格。自1980年我国发行第一轮生效邮票以来,凤翔泥塑代表作品“平安马”“富贵羊”,分别入选2002马年、2003羊年生肖邮票主图案,“福寿猪”入选2007年中国生肖邮票。其后,“凤尾鸡”被确定为2017年央视元宵晚会吉祥物原型。

在凤翔泥塑村艺人中,出生于1931年的胡深老人是年纪最大的一位,从艺至今已有70余年。胡深侄子胡新明从小学习制作凤翔泥塑,带出徒弟300余人,2018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泥塑(凤翔泥塑)的代表性传承人。

老艺人做泥塑长远传承遭遇困境

上世纪九十年代,凤翔泥塑遭遇了“寒冬”,当时许多艺人都放弃了泥塑,有经济方面等诸多因素。记者在六营村看到,目前制作泥塑的多是40-70多岁的老手艺人,几乎没有年轻人的身影。胡新明介绍说,凤翔泥塑从2002年到现在,一直保持均衡量产,通过国家支持,泥塑生产量逐步上升,原来放弃做泥塑的人又重新开始做了,但他对泥塑长远的传承表示担忧。

2

宝鸡凤翔县的六营村有“中国泥塑第一村”的美称,七十多岁的老手艺人正在制作泥塑

30多年来,胡新明先后发掘和创作了20多个规格180多个泥塑新品种,胡新明认为,与其他非遗项目相比,凤翔泥塑保护较好,但年轻人对于重拾非遗工作还是兴趣不足,觉得干这个工作缺乏挑战性。从一个小小的泥塑工作者到一个真正成功的传承人,还有很长的路,得甘守寂寞。

其次,年轻人认为做泥塑挣不到钱,对于是否学这门手艺存疑。“非遗保护要保护好传承人,但怎么鼓励这个人去当传承人?”胡新明说,“我把非遗保护当做事业,当成生命去研究,对我来说是一种神圣的使命。如果每个人都当使命去做,传承肯定是有希望的。但这不是依靠民间力量就能做得到,还需要政府牵头组织。”

突破观念瓶颈保护的“钥匙”在传承人手里

陕西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西安市非遗保护中心副主任王智说,这些年专家、学者和社会各界人士、媒体、企业等,都在积极参与非遗保护,从理论上开出了许多“药方”。但他认为,非遗保护的“钥匙”或许不在专家手里。对于一种以人为核心的文化传承,专家们不是直接的从艺者;非遗最大的特点,是“活”着的,它是一种生活和实践,保护的“钥匙”也不在各级管理者那,真正的“钥匙”应该在传承人手里。

王智认为,非遗的保护与传承,其原生态和原真性最有价值。尽管这个概念在理论界存在各种争议,但对于具体的非遗项目来说,传承越是久远,存续状态越接近原生态,其文化价值、历史价值、科技价值、社会价值就会越高。非遗保护应该多想想怎么挖掘文化、实现它深厚的文化价值。

3

陕西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西安市非遗保护中心副主任王智,作为非遗文化顾问行走在万里丝路上。

走在丝路上的王智在思考非遗保护的瓶颈,即观念与意识的问题。他说,非遗保护不是一小部分人干的事,比如一个戏曲名角唱得再好,没有徒弟学就是个问题。即使有徒弟,剧场内没几个人欣赏,那戏曲也就没有意义了。要体现中国传统戏曲“高台教化、寓教于乐”的精神文化内涵,既要有传的人,还要有承的人,更需要欣赏群体,他们不可分割。因而,王智认为非遗传承是全民族的事。

来源:中国网·丝路中国频道  责任编辑:李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