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闻

“让世界倾听陕西声音”:“水”调歌 用创新引领担当

摘要:现代秦人完全可以想象,当汉江清水穿越秦岭来到关中大地,那水流声是一首怎样的陕西欢歌,再美的形声词也描摹不出这动听的“水”调,水润三秦、水美三秦、水富三秦也不再是梦。

众所周知,《前汉书》的记载中历史上最早的天府之国就是陕西关中平原。当秦国蜀郡郡守李冰父子开凿世界第一水利工程都江堰之后,使得成都平原丰饶随人,不假灾害,逐渐取代关中平原成为天府之国。水和水利的基础性作用有目共睹,近年来陕西中部和北部农业和生活用水供需矛盾加大,如何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引汉济渭工程在经过反复论证报国家批准后,于2012年开始动工建设,陕西省引汉济渭工程建设有限公司也随之成立。

这是一项怎样的伟大工程?工程从汉中洋县新建的黄金峡水利枢纽开始,途径宁陕境内的三河口水利枢纽,然后通过秦岭输水隧洞抵达秦岭北麓的周至县黑河水库旁,再进行分流分配到南干线和北干线,实现对西安、咸阳、杨凌、渭南、西咸新区等多个县市的水资源供给。工程的意义内涵丰富,可以有效地支撑大西安建设和“八水润长安”构想实现,可以为渭北旱塬农业生产提供生产用水以改进果业粮业等增收增产,可以补充黄河下中游的用水量,通过水资源置换实现陕西北部多地市用水问题。这是陕西省内的南水北调,她的建成让关中地区有望重新夺回天府之国的荣光。

1530085111451

这又是一项可以载入中国水利史的创造工程。工程建设不仅是要在岭南工区新建几个水利枢纽,在岭北和关中平原修建灌溉干线,重点和难点就是首次在世界十大名山秦岭的底部开凿输水隧洞98公里,这也是世界最长的水利隧洞之一,工程施工难度也堪称世界第一,随时接受挑战,断层塌方、岩爆、硬岩、涌水、有害气体等地质灾害时有叠加发生,岭南工区就曾遭遇过日4.6万立方米的超强涌水,世界最顶尖的全断面隧道掘进机在秦岭底部的岩石上掘进也如同蚂蚁吃大象。难度归难度,引汉济渭人发扬积极创新精神,扛起国企的担当,让这项工程按计划平稳推进,即将重现秦人善治水的辉煌传统。

“对于这么具有挑战性的工程体量,我们以固有的时代担当,下决心为陕西大地留下一项造福子孙的标志工程,这个过程中没有创新的意识是不行的。”在引汉济渭公司副总经理董鹏的视野里,公司的多项创新性成果足以让大家自豪:在王浩院士工作站和张建民院士领衔的博士后创新基地引领支持下,激发极化、三维地震、瞬间电磁等地质超前预报技术成功运用,预报准确率达到80%,走在世界前列;成功运用超长距离隧洞施工通风技术,创造了钻爆法独头掘进6.5公里的世界纪录;在三河口建立了防洪抢险先进预警系统,提前三小时预报洪水水位水量,有效地保障了工程的安全;引入人工智能前沿技术,建立视频会商系统、视频监控系统、环保监控系统等等,这些十多项大小的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以及环保创新内容,让引汉济渭工程从立意到实施再到未来2020年投入使用,都站在了一个相当的高度上,陕西省委省政府柔性治水战略将得以顺利践行。

现代秦人完全可以想象,当汉江清水穿越秦岭来到关中大地,那水流声是一首怎样的陕西欢歌,再美的形声词也描摹不出这动听的“水”调,水润三秦、水美三秦、水富三秦也不再是梦。(作者: 张锋哲)

来源:中国网·丝路中国频道  责任编辑:李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