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闻

渭南牒吴农耕文化博物苑:留住乡愁 守住传统农耕文化的根

摘要:5月22日,“感知四十年 共筑新渭南”主题采访团走进位于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下邽镇牒吴村的牒吴农耕文化博物苑。

中国网讯(周彤)“传统文化静水流深,隐于寻常,非遗百姓日用而不觉。”在素有“三贤故里”之称的渭南市临渭区下邽镇,以农耕文化乡愁记忆为主题的牒吴农耕文化博物苑,织布机、风箱、草鞋、粮布袋、马灯、犁等独具关中特色的农耕工具,锁住了属于关中人对于乡愁的记忆,用静默的语言讲述着农耕文明的历史故事,传递着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农耕文化。

5月22日,“感知四十年 共筑新渭南”主题采访团走进位于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下邽镇牒吴村的牒吴农耕文化博物苑。下邽镇是先秦(公元前688年)最早设置的三县之一,因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大将军张仁愿、宋代名相寇准皆出生或生活于此,故有“三贤故里”之美誉。牒吴农耕文化博物苑以质朴秀美的居民建筑群为依托,打造集特色餐饮、趣味游乐、农业生态示范于一体的关中特色型农耕文化园。

1

 “80后”村官带头打造农耕文化乡愁记忆馆记录村庄故事

“看着那些陈列着的织布机、风箱等的老物件,仿佛看到了儿时记忆中,奶奶为我们踩着缝纫机为我们缝制衣物的样子”。“80后”姑娘王倩芝是下邽镇的副镇长,两年前来到牒吴村,看到小小的村史馆中陈列的农具后,便萌发了挖掘牒吴历史文化故事,将这里打造成农耕文化乡愁记忆馆的念头。得知要在村子里建一个博物馆,村民们十分热情,慷慨的将家里珍藏了多年的农耕工具等都捐献了出来,甚至有村民将自己家里的老门也拆了下来。

从想法,到考察、落地,到最后的建成开园,牒吴农耕文化博物馆在两年时间内便拔地而起,馆内展出的所有农耕工具,都是从牒吴村村民的家中收集而来。农耕文化博物馆分为民俗厅、农耕馆、农史厅三个板块,展陈了新石器时代到上世纪70年代关中农人们生产生活的点点滴滴:从人类采集狩猎、部落争斗、新石器时代农业的起源、春秋时期铁犁的出现、军事农业历史时期及军事礼仪的历史文化,到人民公社改革开放时期数千年中华农耕文明的历史巨变,勾勒出厚重而沧桑的关中模样。

在王倩芝看来,这些农耕工具讲述着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的农民们在这片土地上辛勤的劳作的故事,“我希望人们看到这些,能找到父辈们曾经的生活痕迹,记住在这片土地上发生过的故事,也记住乡愁。”

牒吴村刷爆“朋友圈” “美”了环境“鼓”了“腰包”

除了农耕文化博物馆,整个村庄还将农耕工具和3D墙绘创意结合,将旧轮胎、旧油桶、旧脸盆等废旧物品通过创意绘制成宣传文明乡村的漫画。王倩芝告诉记者,这些墙绘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村民,同时也增强了村民的自豪感,村庄的新面貌刷爆了村民们的微信“朋友圈”,牒吴村一跃成为“网红”村庄。

牒吴的走红,不仅美了村子,更是“鼓”了村民们的“腰包”。据了解,从2017年5月开园至今,牒吴农耕文化博物苑共接待游客数达20万余人次,带动旅游收入300余万元,户均每年增收3000余元。

截止目前,景区二期正在规划建设当中,建设规划文化园、农耕体验区、民俗体验区、娱乐互动区、农产品深加工区、特色餐饮区等。届时将建成农耕体验田、趣味农耕场,农耕活动体验、农产品深加工作坊等特色区域,满足游客的吃、玩、购等需求。与渭南葡萄产业园、慧照寺、下邽古镇等景区融为一体,成为国家级的田园综合体一部分,形成下邽镇“三贤故里、休闲农业”的旅游发展格局。

乡愁,在余光中的笔下是一枚邮票,是一湾海峡。而在牒吴,乡愁是一把痕迹斑驳的镰刀,是一台老旧的缝纫机。牒吴农耕文化博物苑的建立,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留下,在家门口开始创业。牒吴留住了年轻人,留住了乡愁,更守住了中华传统农耕文化的根。

来源:中国网·丝路中国频道  责任编辑:李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