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闻

陕西创新文物保护新模式 馆藏文物数量居全国第二位

摘要:昨日,在陕西省文物局召开的主题新闻发布会,陕西省文物局副局长周魁英介绍了陕西发挥文物资源优势,推动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传承工程等方面取得的主要成果。

中国网讯(张英杰)“陕西是文物大省,全省共有各类文物点49058处,其中世界文化遗产3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35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851处,总量位居全国前列;全省共有国有文物收藏保管机构522家、博物馆281座,馆藏文物总计774万件,数量居全国第二位。”昨日,在陕西省文物局召开的主题新闻发布会,陕西省文物局副局长周魁英介绍了陕西发挥文物资源优势,推动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传承工程等方面取得的主要成果。

图片1

探索文物保护新模式 积极推动文物立法

近年来,陕西积极探索文物保护新模式,不断提升管理水平,积极推动立法工作。《陕西省石峁遗址保护条例》《陕西省文物保护条例》,以及正在筹备的《陕西省帝陵保护条例》都对陕西的文保工作起到了巨大作用。

启动陕西省文化遗址公园建设,确定首批陕西省文化遗址公园25处;编制完成《扶贫攻坚"十三五"文物专项实施规划》,规划在全国也是第一家,选定贫困地区文物扶贫点137处。组织考古机构在中亚多国开展的考古调查和发掘工作取得丰硕成果,扩大了陕西文物工作在"丝路"沿线国家中的影响力。

构建多元化博物馆体系 年接待观众3600余万人次

目前,西安碑林博物馆文化项目、陕西考古博物馆和秦陵铜车马博物馆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已确定25家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和12家社区博物馆也均挂牌向社会公布;市级博物馆建设速度加快,一批县级博物馆和社区博物馆建成开放,构建起省、市、县、乡镇、社区五级和以国有博物馆为主体、非国有博物馆为补充、体制多元、门类丰富的博物馆体系。

据统计,每年博物馆举办教育活动1800余场次、各类展览600多个,年平均接待观众3600余万人次,在满足群众对美好文化生活向往的同时较好地解决了文化发展不充分不平衡问题。

成立了全国首家“博物馆教育联盟” 完成143家数字博物馆建设

陕西成立了"互联网+中华文明"文博创意产业联盟,以此推出“互联网+智慧服务”,推动博物馆网络化、数字化和智能化,建成集观赏性、知识性和互动性为一体的综合数字博物馆;完成143家数字博物馆网络虚拟馆建设,推出“陕西数字博物馆口袋版”“文物三维数字魔卡”“陕西文物网络之声电台”等满足群众文化需求,实施珍贵文物数字化保护展示利用项目。

同时,还成立了全国首家“博物馆教育联盟”和陕西青年文博志愿者联合会,与西安市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推行博物馆与学校教育有机结合,启动“首届陕西历史文化动漫游戏大赛”;组织编写《陕西历史文化遗产读本》系列读本,向全省8122所中小学10.2万个班级赠送文化遗产类丛书28.4万册,博物馆教育在各级学校得到普遍开展。在博物馆建设上,陕西以“一个博物院就是一所大学校”精神为指引,推动博物馆重大文化项目建设,构建完备的博物馆体系,增强社会教育功能。

陕西文物在境外掀起中国文化热 提升全球文化遗产话语权

三年来共举办出国(境)文物展览18个、入境展览13个,在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等地举办的文物展掀起中国文化热。

为了配合“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在国家大剧院推出“陕西古代乐舞文物特展”;配合阿斯塔纳世博会,在哈萨克斯坦国家博物馆主办的“中国秦始皇兵马俑文物展”则是陕西省文物首次在中亚展出。与此同时,多项国际学术活动也提升了陕西省在全球文化遗产领域话语权。

来源:中国网·丝路中国频道  责任编辑:姬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