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经

民生银行:重塑科技引领动能 打造科技金融银行

当前,迈入FinTech时代的商业银行,纷纷抢抓新一轮技术革命先机,加大新技术的研发力度和创新步伐,加速构建满足各类生活需求的“全景式金融服务”,并逐渐融入新型金融生态圈的建设之中。在此背景下,寻求可持续的信息科技创新应用模式,探索契合时代要求及自身发展特性的转型路径,对于商业银行在新型竞争格局中保持优势地位至关重要。

一直深耕科技创新的民生银行,近年来致力于信息技术的创新应用,打造客户满意、安全可控的信息系统,提升数据驱动及金融风险防范效能,在分布式技术、信息安全、区块链、移动互联等关键领域已取得颇多科技成果,为未来银行进一步深化转型发展打下坚实的科技基础。FinTech时代,站在崭新历史起点的民生银行科技正以全新姿态引领业务创新发展,逐步推动“科技金融银行”战略落地实施。

回望过去,民生银行科技创新成果显著

近年来,面对新技术浪潮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民生银行一方面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兴技术领域深入研究,大胆创新业务模式,实现重点领域突破;另一方面积极推动管理机制、人才发展、思维模式的转变,推进科技创新,科技成果持续涌现,已累计申请专利和软件著作权达73项,在关键领域建立起自主知识产权核心竞争力,为民生银行金融科技银行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一,技术驱动,构建自主掌控的核心技术平台,布局金融科技。

一是上线分布式金融云平台,打造民生数字化智能银行自主掌控的架构核心。2018年1月,民生银行的分布式核心金融云平台上线,并顺利实施了1200万直销银行电子账户的“上云升级”,在国内商业银行中尚属首次。当前分布式核心平台日均处理交易1800万笔,支持客户规模达十亿级,核心业务单功能点实现按周交付,兼顾了“降本增效”和“海量接纳”的特性,每年可节省运营成本近亿元,同时也充分满足了未来超亿级海量数据和秒级处理速度的技术要求,培养了科技金融银行建设的核心竞争力,为客户提供了安全、稳定、可靠的服务。自2014年5月,由民生银行负责的《金融云通用解决方案与分布式核心业务系统研发与推广》课题研究正式获得国家发改委立项开始,民生银行就开启了向分布式架构转型的征程。四年磨一剑,分布式技术平台是民生银行金融科技布局的关键举措,为金融云科技输出奠定了关键的能力基础。

二是搭建同城双活,成为业内首家真正实现对等的双中心双活金融机构。民生银行历时三年,通过完全自主建设,实现对等的双中心双活金融机构,解决了传统主备中心模式存在的备份设备使用率低、故障发生时主备切换时间(RTO)较长等问题,在保证RPO为零的情况下RTO也基本为零。在充分有效地利用双中心的处理能力的情况下,实现真正的业务连续可用。 

此外,双活系统建设首次采用了最新的万兆以太网环境下的RoCE技术(允许通过以太网使用远程直接内存访问的网络协议技术),创新性数据结构设计解决了若干影响性能的关键问题,技术适用性进一步提高,系统环境更加灵活的同时也大大降低了建设成本。最后在双活的集群环境下,进一步采用了多租户的运行模式,实现一套物理集群运行多个项目且做到了有效资源隔离,这进一步的提升了资源的使用效率,极大的释放了生产力。

第二,加大研发力度,搭建完整的大数据服务体系,打造智能化金融产品。

依托大数据服务体系的智能投顾1.0的上线,开启财富管理新时代。自2014年开始,民生银行先后研发了数据采集平台、实时计算平台、智能推荐引擎、机器学习平台,构建了完整的大数据服务体系,并直接驱动了360度客户画像、智能营销、交叉销售、智能投顾、智能风控和反欺诈等新金融服务,其中由民生银行信息科技部自主研发的智能投顾是反映科技引领力量的典型代表。民生智能投顾1.0基于客户特征分析、风险承受力和资产管理需求的大数据分析和基于机器学习的投资组合智能筛选,为民生银行客户提供长期稳健的资产投资组合、便捷的一键交易通道、专业的闭环服务体系,“一键下单”“轻松跑赢理财”,在提高客户黏性的同时,也有助于提高零售银行资产升值,推动零售银行智慧化转型。

第三,以科技优势转换为业务胜势,构建智能金融生态圈。

一是构建新供应链金融体系。针对逐步交易化、场景化、黏性化的业态,以企业综合服务平台为基石,依托互联网技术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化的以客群为中心的解决方案级的IT支撑平台,支撑围绕核心企业上下游进行扩展,着力构建具有民生银行特色的新供应链金融体系。服务化,利用服务框架,形成业务组件,支撑业务个性化及定制化;继而向平台化演进,形成强大的开放式服务中台,最终满足对内组件共享和对外综合服务的要求。数据化,利用平台采集的企业交易数据、沉淀民生银行内部的业务数据以及引入的外部可信数据,运用大数据批量数据处理和实时计算能力,完善客户画像。以数据驱动构建覆盖风险识别、风险控制、风险监控、批量获客、场景营销、精准服务等全生命周期的新供应链金融风险和营销的管理机制。

二是成功上线民生村镇银行新核心系统。将29家村镇银行整合至同一平台,极大地降低了村镇银行的运行成本。充分实现了客户信息共享、产品共享、凭证统一、渠道共享、对外监管多法人和监管独立出表整合等业务功能,显著提升并表管理效能、风险管理与合规经营能力以及客户服务水平,达到了科技降本增效的目标,使我行村镇银行系统先进性和业务服务能力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三是基于区块链的国内信用证系统上线完成。民生银行在同业间开创先例,打造了基于区块链的信用证交易平台,上线不到半年时间,交易额已突破10亿元人民币。

基于这一系列创新型智能化技术平台,“科技+金融”生态圈不断发展壮大。新供应链金融、小微3.0、直销银行2.0等业务模式持续升级,并具备了为“大、中、小、微”全生态客户提供差异化金融服务的能力,成为一家真正“懂你”的高科技银行。此外,该行取得的先进科技成果也获得了监管机构和金融同业的认可,其中,《商业银行信息安全威胁情报管理体系研究》《基于开源技术的分布式架构平台研究及在商业银行核心系统的应用》《商业银行智能化资产安全管理体系研究与实践》等获得银监会一类成果奖,《FIREFLY移动金融应用开发平台》《民生银行基于移动互联模式下的直销银行系统架构和实施》等获得人民银行银行科技发展奖,《面向公司业务营销支持的大数据挖掘研究与应用》等获得人民银行二等奖。

预见未来科技引领再造智能数字化民生

从支撑,到伙伴,再到引领,科技角色重新定位。一直以来,科技在银行中扮演更多的是支撑者的角色,在确保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基础上配合业务进行需求开发。面对时下金融科技蓬勃发展的大潮以及互联网企业给传统银行业带来的冲击,银行业科技唯有主动出击,驱动业务转型,才能在冲击中乘风破浪,重塑商业银行在新时代的竞争优势。

正如民生银行董事长洪崎曾在2016中国新金融高峰论坛中提出的,“未来的银行一定是以互联网为平台,云端大数据为动力,智能化为方向,往科技公司方向发展,从而实现传统银行的转型。十年之内民生银行一定会成为科技金融公司。”从中不难管窥民生银行未来战略方向,这也正是在FinTech浪潮中商业银行创新谋变的一大趋势。

如何适应时代趋势、直面竞争挑战,重新定位及充分发挥科技对银行的驱动作用已成为银行业面临的重要课题。

对此,牛新庄指出,“银行内在的基础业务正被外部场景分割,传统业务链正在被互联网场景创新重构为社会产业链,支付分流、存款搬家、溢价空间压缩,经营压力越来越大”,他进一步强调“在机遇与挑战充斥的当下,传统商业需更加注重科技对业务的创新引领作用。未来银行将步入科技引领、数据驱动的全新时代,形成以线上移动为主,线下扩展物理网点的格局,实现多渠道无缝衔接”。

一是科技引领,带来业务创新化、渠道多样化、服务优质化、产品收益最大化、组织架构轻中台化发展。科技是支持金融市场繁荣发展的主要工具和动力,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科技从支撑业务,逐渐成为业务的伙伴,未来科技还将引领业务。科技将为业务带来什么?

业务创新化,相较于“坐着收钱”的传统业务,科技的发展将衍化出更多贴近客户需求的新业务,例如移动支付的诞生。渠道多样化,随着移动互联技术的普及,网点柜面业务逐渐缩小,线上渠道不断增加,银行的服务渠道更加灵活多样。

服务优质化,科技为客户带来了7×24小时不间断的服务,无需排队等待的即时服务,未来还将提供智能化、定制化的服务。

产品收益最大化,科技可以实现更加科学的定价方式,更加低廉的服务成本,这都将使产品收益最大化。组织架构轻中台化,未来银行的人员结构将呈现为哑铃状,即前端市场人员和后台强大的科技队伍占比较重,而中间部分的流程岗、操作岗、审批岗等环节,将被人工智能、机器人、深度学习、NLP(自然语言处理)、OCR(光学字符识别)等最新技术替代或简化。

二是数据驱动,重构客户关系,提供决策基础。大数据是新时代金融创新的引擎,商业银行需要基于大数据来实现战略转型及可持续发展。银行业务办理过程本质上就是大数据处理过程,业务人员可以通过对这一过程的模型建立,使业务规则更清晰、客户服务更标准、业务价值可测量、发展趋势可预测,最终获得更深层次的业务价值。大数据重构了银行和客户间的联系方式,“数据中介”帮助银行获客方式向集约化、场景化、平台化、批量化、智能化的方向转变,数据已成为一个银行越来越重要的资产和增值源泉。大数据为科学决策提供了基础,给经营决策层更精确的运营数据和风险揭示机制,有利于实现管理的科学化和精细化。

三是线上移动为主,线下打造智能网点,实现多渠道无缝衔接。随着移动技术的发展,线上交易量增加,离柜业务率上升,线上已经成为业务的主要渠道。未来物理网点将向智能化发展,其业务功能也将得到扩展,例如除了提供传统的业务之外,银行也可以在特定区域划出一块区域,为大众提供免费试用的会议室、办公设施等。为造访的客户提供20%传统业务,80%科技创新金融理念的“体验式+场景化”服务。线上线下互通的智能银行模式,形成客户日常消费、理财、社交等一体化的生活闭环,实现多渠道无缝衔接的场景化金融模式。

四是跨界发展,借力科技,打造金融科技生态圈。此外,传统的营销方式已经不能为银行带来更多的盈利,“因此,商业银行需要跨界发展,打造开放共赢的金融科技生态圈。”牛新庄建议道,“更需要借助云计算天然的聚合能力、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分析能力,促进普惠金融发展,防范金融风险,服务实体经济,沉淀金融大数据,长期形成信用超市、交易撮合服务市场,实现资金流、信息流、物流的串连闭环,构成客户、银行和第三方三位一体,形成合作共赢的新型生态圈。”

迈进2018,多措并举  重塑民生银行信息科技新动能

如果把商业银行比作一辆汽车,那么信息科技作为提供动力的发动机,将以场景和数据为驱动,实现线上线下多渠道充分载客,使整辆汽车奔驰在金融、支付、教育、养老、医疗等多种金融服务生态圈中。民生银行在最新的全行三年规划中明确提出“民生银行未来要做民营企业的银行、科技金融的银行、综合服务一体化的银行”,将科技金融银行提到全行的战略层面,反映出民生银行对科技发展的高度重视。

民生银行的科技金融银行战略,重点突出数字化智能银行,以科技和场景为重要抓手,在充分借助新兴技术拓展服务范围和深度的同时切实提升用户体验,并从组织层面、内外部工作环境上重构金融科技治理体制,全力推动新型发展战略的实施。据牛新庄介绍,2018年民生银行信息科技工作的规划重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不断深化技术创新,依托科技金融全面提升金融服务水平。

持续构建完善的移动互联、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云平台,以技术平台的演进推动业务模式的改变,充分体现科技的价值。对标FinTech公司,构建完整的民生银行金融科技体系架构和应用,推进分布式+云架构全面转型。充分发挥机器学习的价值,主动探索新技术与业务场景创意融合,提升金融服务,极致化客户体验。研究客户使用习惯,提升客户体验和吸引力;参透客户利益诉求,提升客户获得感和满足感;降低服务门槛,提升客户服务广度和深度。3月23日,民生手机银行4.0的上线,完成了又一次客户体验的提升。牛新庄认为:“客户体验的提升除了想客户之所想,急客户之所急之外,更需要银行各部门间的通力协作,需要流程的整合、优化。因此,客户体验的切实提升需要在银行内部进行一次深刻的变革。”

二是持续提升开发效能,以满足业务转型升级需求。

第一,依托新供应链金融,大力发展公司业务。全力打造新供应链金融支撑平台——企业综合服务平台。

第二,以小微3.0模式为契机,全力拓展零售市场。建设小微3.0全面对接民生银行战略,深挖数据价值,严控资产风险,巧用支付结算,狠抓投顾财富。

第三,有效利用技术和平台优势,提升金融市场竞争力。完善量化交易投研平台,持续研发丰富交易策略。

第四,完善财资相关平台,提升业务综合管控能力。开展利率与定价管理平台建设,实现客户差异化定价与价格管控,科学衡量客户综合价值贡献,实现准确传递利率信号、分析经营态势、差异化有效管控的目标。

第五,持续完善海外业务支撑平台,保障海外战略的实施。继续推动分行跨境零售金融平台建设,开发海外投资管理等功能。

三是全力推进数据治理,夯实民生银行全行数据驱动基础。

强化数据分析在经营、决策中的支持能力;持续推进新增源系统数据入库工作,完成以多层技术平台为基础的全行数据应用体系的搭建工作;开展长期有效的数据治理。

四是全面加强安全防控,保障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主动作为,提升安全防控水平,积极运用大数据分析、机器学习、可视化等技术手段,开展自动化运维及信息安全防御体系建设,主动开展生产系统升级改造工作,加强网络安全态势感知、预警和应急保障平台建设,对信息系统运行风险、网络安全事件和网络安全趋势进行精准定位、智能分析和快速处置。

五是强优化科技管理,完善市场化体制机制。

为创造更具激发性的工作氛围,实施了轻组织改革,以项目积分为考核依据,促进员工积极性,进而打造更加契合金融科技时代新兴发展战略的金融科技治理体制。第一,组织自演进。构建灵活、高效的组织架构,形成人才资源池,持续动态演进,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第二,项目自组织。推广内部市场化项目定价机制;开展公开竞聘,自由组合团队。化繁为简,快速提升项目过程管理效率。第三,人才自驱动。以项目积分进行激励,鼓励多劳多得;强化基于绩效的项目经理管理机制,推行项目经理等级动态调整;实行弹性工作时间,释放员工活力。第四,创新自循环。创立创新研究院,聚焦创新孵化;实现创新项目快速开发、投产;组织前沿技术交流、培训等活动,培育创新氛围。

此外,民生银行还从内外部环境上着手,全方位提升科技效能。

2018年初,为了更好地支撑业务,促进科技与业务的融合,加强科技派驻团队建设,为业务部门提供嵌入式,贴身式的科技管家服务。从外部环境看,创新引领、智慧共赢,是未来经济发展的大势所趋。近期,民生银行与华为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未来将共建实验室,研发新技术应用。双方将发挥各自在金融科技和技术研发等方面的优势,共建联合创新实验室和联合项目组,在金融云、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技术领域开展深入合作,创新研发智能金融平台和科技金融产品,为用户提供更便捷、高效、多样化的优质科技金融服务。

普惠共赢,以客户为中心 打造“全景式金融服务”

长期以来,商业银行坚持将普惠金融作为重要的努力方向,在渠道、产品、服务等方面进行了诸多探索和创新。而场景作为连接客户与银行之间的纽带,以及金融业互联网化拓展的重要抓手,为普惠金融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新的时代背景下,如何从用户角度出发,将金融服务嵌入更多的潜在场景是商业银行需要不断思考的重要课题。

一是对标互联网企业,运用新技术创新,着力客户体验,实现客户增值。过去,商业银行过于关注20%的大企业客户,忽略了80%的长尾客户。在信息科技飞速发展以及互联网企业对用户流量入口激烈争夺的当下,可以说,“得民心者,得天下”。近年来,商业银行逐步将发展普惠金融上升至战略层面,立足客户,对标互联网企业,尽快提升技术能力,用客户喜欢的方式对待客户,关注客户的关注点,投其所好地吸引客户,提升客户服务体验;通过新技术创新,发挥大数据优势,为客户提供高附加值的服务,实现客户增值双赢,提升获客和资金获取能力。

二是紧抓场景金融,加强跨界融合,满足客户需求,打造“全景金融服务”。“银行业经营逻辑将转变为场景金融,即将金融需求融入到日常生活场景。场景金融作为银行与科技融合的核心,只有满足客户在特定场景下的金融需求,才能真正做到客户至上。”牛新庄如是说。诚然,互联网巨头对场景高度重视,找到了日常生活中的高频词场景,看到了传统银行看不到的方面,例如购物、出行等场景,抢占先机。传统银行的优势在于拥有完整的金融架构体系,只要能够抓住场景金融的潮流,充分运用科技创新,跨界融合,打造“全景式金融服务”,就能抓住前所未有的机遇。

三是坚持客户至上,回归金融本质,深耕客户经营,打造“懂你”的银行。最后,牛新庄强调:“建设金融科技银行就是要‘不忘初心,服务客户’,将互联网平等、共享、连接的理念植根到金融行业,丰富金融产品供给,降低金融服务门槛,给客户更大的获得感和满足感。通过集约化、场景化的批量获客模式,智能化的深度客户经营模式,全新的客户体验和精细化的风险控制能力,真正做到想客户所想,急客户所急,给客户实惠,回归金融业的服务本质,成为一家真正‘懂你’的银行。”

“民生在勤”,面对新时代的新挑战、新征程上的新难题,牛新庄表示:“2018年,民生银行信息科技部将围绕科技金融银行战略,夯实科技基础,开启民生银行科技新征程,引领民生银行在金融科技大发展的背景下逾越转型藩篱。”

来源:中国网·丝路中国频道  责任编辑:姬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