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

龙虎山大上清宫历史演变脉络基本摸清

图为大上清宫遗址出土的瓦当(1月21日摄)。新华社记者 万象摄

龙虎山大上清宫遗址是我国迄今为止发掘的规模最大、等级最高、揭露地层关系最清晰、出土遗迹最丰富的具有皇家宫观特征的道教正一派祖庭遗址,是宗教考古的一次重大突破。有专家认为,该遗址符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关于真实性、普遍性、完整性的要求,可丰富龙虎山世界自然遗产的文化内涵。

这是记者从21日召开的鹰潭大上清宫遗址考古成果专家论证会上获悉的。

2014年6月,龙虎山风景区在施工过程中发现大片建筑遗迹,特别是一块“清嘉庆十五年重修上清宫碑”,专家初步推测,该建筑遗迹为大上清宫遗址。在报国家文物局批准后,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鹰潭市博物馆对该遗址进行了系统的考古发掘。四年来,发掘面积约5000平方米,基本摸清了大上清宫的历史演变脉络,即大上清宫遗址自宋代以来,核心建筑由东向西推移,再以西为中心向周边扩散,形成了连续的发展脉络和规模不断壮大的过程。

专家认为,这是我国宗教考古的重大突破,是中国首次大规模道教考古发掘。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员信立祥、陕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焦南峰等在会上发言说,龙虎山大上清宫可推动我国道文化研究体系化、成果化,也为中国传统文化研究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大上清宫位于江西省鹰潭市龙虎山上清镇东,泸溪河北岸,溪山环拱,距嗣汉天师府约一公里处。据文献记载,大上清宫自北宋开基设坛以来,历经宋、元、明、清,是历代正一派天师禅宗演法、修行传箓、降妖除魔的宗教场所,是中国道教正一派祖庭,1930年毁于火灾。(记者 袁慧晶)

 

来源:北京日报  责任编辑:姬雯

(原标题:龙虎山大上清宫历史演变脉络基本摸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