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市

商洛:秦岭深处的“三农”情缘

冬日乡村也美丽。

    食用菌发酵车间。

    村干部为群众讲解合作社发展计划。

    陈盛林(左)在查看大棚栀子花试种情况。

秦岭最美是商洛。

商洛属秦巴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全市7个县区都是国家级贫困县区。如何让绿水青山成为群众致富的金山银山?近年来,商洛市积极探索,因地制宜,走出了一条依托股权改革活资产、兴产业、富百姓的发展之路。目前,全市已将8.1万亩集体“四荒”地、11.9万亩林地等资源变为股份资产,财政和社会资本投入的4.29亿元资金变成了集体及农民手中持有的股金,全市7个县区已有3.5万户11.4万农民“华丽转身”,变为股东,在“三变”改革中受益。

2017年冬至前夕,记者连续三天,先后深入商州区、丹凤县、柞水县,倾听一个个因为农业、农村、农民结缘的脱贫故事。

在充满希望的“田野”里

2017年12月19日14时,商州区大赵峪办事处桃园村。

记者在这里探访一个建在坡塬地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商州区田野新型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扶贫产业园区。

这是一家集生态畜禽养殖、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扶贫产业为一体的循环农业示范基地。2015年该产业园区被省政府命名为“省级农业园区”。2012年以来,园区先后招收大赵峪办事处桃园村及邻村富余劳动力入园务工;辐射带动周边群众发展养殖、种植业,户均年增加收入1500元以上。

园区依山而建,各个车间错落有致,来来往往的工人几乎都是当地村民。“田野”里,承载着众多村民的故事,孕育着脱贫致富的希望。

山顶上的食用菌发酵车间里,一个个杏鲍菇正破袋而出。由于采用了光伏连栋温室和先进的生产设备,在密闭的大棚内设备自动控制温度、湿度,食用菌一年四季都能正常生产。公司董事长苏卫国说起了自己干农业的缘由:“小时候,吃了上顿没下顿,没少受到村里乡亲的接济。干农业就是为了回报这里的乡亲。”这位曾经当过兵,下过海,带着车队走南闯北的能人在退休之后回到了养育自己的故乡。

33岁的吴妮正在车间里忙活。3年前的她还从未工作过,但自从老公生病后,家里日子一下子困难了起来。“在园区干活,家里人哪不舒服,我还能照看。”2016年,园区给她家发了30只蛋鸡,卖鸡蛋能补贴一部分家用,加上每个月2000元的工资,这个贫困家庭已经脱贫。

已经在园区打工两年的桃园村小伙程金龙讲述了他的爱情故事。2017年初,他遇到了刚来园区打工的板桥镇女孩孙聪聪。两个年轻人家里都是在册贫困户,共同的经历让他们走到一起。当年8月,二人喜结良缘。如今靠着在园区打工每年有两万多元的固定收入,家里还有园区为贫困户送的两头母猪,再种些药材、核桃,小两口日子慢慢好起来。“媳妇说,等攒够了钱我们还要创业呢!”程金龙对未来充满憧憬。

沿着山坡往下,是一个在建的香菇木耳自动化车间。崭新的袋栽自动装筐机正在调试,烘炉也在安装,一直敢为人先的苏卫国有了新的计划:“商州区都在种植香菇,但是没有深加工。我们园区是商州区香菇产业脱贫孵化园,就得提前走一步。”

“这是园区的第一个本科大学生。”说话间,苏卫国拦住一个年轻人。他叫王丁,2013年毕业于陕西理工大学。在西安打工3年后,他回到家乡。“应聘时,苏总就问我爱不爱农村?我就是农村娃咋能不爱哩!”王丁说,“回到农村就是看中农村发展前景好,我想在这里闯出一片新天地。”

顺着道路一直往下,是生猪养殖区。生猪的“家”阳光充足、整洁规范。经历过广种薄收的苏卫国十分重视农业科学技术,园区从湖北请来专家进行指导,即便是在园区打工的村民都必须先接受一个月的技能培训。

2017年12月19日17时40分,太阳在秦王山缓缓落下。货车刚刚装好4000公斤新摘的杏鲍菇,准备下山。第二天,来自“田野”的杏鲍菇就会进入西安的千家万户。

719户户户一本股权证

2017年12月20日9时,丹凤县棣花镇陈家沟村。

2017年12月20日8时30分,迎着太阳升起的地方,记者乘车沿312国道一路前行。沿途的美丽乡村笼罩在冬日的晨雾中,透着微微薄光,充满着勃勃生机。

9时许,记者抵达丹凤县棣花镇陈家沟村。这里是商洛市集体经济试点村、“三变”改革示范村。通过“三变”改革,这个与棣花古镇隔路相望的小村庄,正在走出自己的发展之路。

在村委会党群服务中心,村民陈民富正在缴纳养老保险金。“你家入股村上的合作社没?”记者问。

“入了,领到红本本了。”陈民富回答。

陈民富说的“红本本”就是丹凤县农业局监制的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股权证。陈家沟村党支部书记陈勇文介绍,全村8个村民小组,719户,户户领到了股权证;全村2137人,每人17.3股。

自此,“17.3”这个数字在之后的采访中不断出现。

作为村民代表,陈鹏举全程参与了合作社成立。他说:“我们对村里的耕地、林地、石场、水域等资源性资产和学校、办公室等固定资产进行清查,加上集体资金、财政资金、扶贫资金、社会资金和个人资金,把村里的股份量化为人口股、资源股、资金股。全村2137人,每人17.3股。”

农家小院里,72岁的贫困户李百忍拿出股权证给记者一一讲解:“人口股1股,资源股10.2股,资金股6.1股,加起来刚好17.3股。”老人说,“我经常看十九大的报道,现在党的政策一门心思向农民,咱也得自己好好干。”

77岁的贫困户李益民前几天给村一组的65户村民发放股权证。“大家有了股份,等村里产业发展起来,坐在家里就会有收入。”李益民精神矍铄,“我家的包扶干部问我能不能脱贫,我说一定能。”

38岁的贫困户李扣民算是村子变革的第一批受益人。因为懂些香菇种植技术,村里为他和其他几个贫困户建起了大棚,发放了香菇菌袋。李扣民已经在计算开春的收益。

老牛湾里,25个双孢菇大棚已经建成。村民选举的合作社董事长陈元记看着一个个大棚心绪难平:“村里的改革按照步骤一步步走,最关键还是发展好产业。我们要请专家来指导,一定要让村里的双孢菇产业尽快有收益。”

“人人都是17.3股,就有贫困户问了,他们的分红是不是和大家一样?”村党支部书记陈勇文拿出合作社文件,给记者解释,“赢利分配时会对贫困户股东、一般股东、出资股东的持股数按照入股方式再分别计算,贫困户肯定是最大的受益人。”

在村子走访时,记者发现,村民对政策吃得很透。陈家沟村在变革中做到了环环紧扣、有章有序。

陈勇文,这个曾经在外成功发展的返乡人感慨道:“16年前,我到村委会时只接手了一枚公章。现在我们有规范的村委会办公场所,按照‘党支部+三变改革+集体经济+贫困户’方式,发展起了葡萄基地、食用菌、农家乐等多元化产业。沉睡的资源被有效激活,我们村的发展只会越来越好。”

那山那人那些花儿

2017年12月21日10时,柞水县瓦房口镇金台村。

2017年12月21日8时,记者再次出发,沿307省道,一路深入秦岭深处。最后一站,记者采访的是商洛市唯一一位荣获陕西省首批“十佳职业农民”称号的高级职业农民陈盛林。

当日10时许,记者抵达柞水县瓦房口镇金台村。因为天气日渐寒冷,“卉丰扶贫现代农业园区”里只有少量的技术人员在做冬季保暖养护工作。

说起走上职业农民之路,陈盛林侃侃而谈,高中没毕业,他就一腔热血融入进城大军,来到西安。他送过花,从一名送花工成为店长;曾创过业,在情人节用5000元的玫瑰花实现2.9万元收益;曾卖过“秸秆气化炉”,结果赔了个一塌糊涂。折腾了几次,他还是觉得自己离不开花。2003年12月,陈盛林在西安开了个只有4平方米的花店,事业逐步稳定下来。

在城市打拼几年后,陈盛林毅然回到家乡。他说:“这就是种情怀吧。”2009年,陈盛林自筹资金80万元成立了“柞水县卉丰农林开发有限公司”,他在金台村先后流转了200亩土地,建起了温室大棚,开始试种百合、剑兰、非洲菊等。因为缺乏专业技术,当年1万株花苗全被冻死,这让向来坚强的陈盛林头一回为创业掉下了眼泪。

陈盛林也请专家,但是专家到了这山、这地也一筹莫展。于是陈盛林想,“只有本地人才最了解这块地啊。”他请来曾经在这里种菜的当地农民负责施肥,结果效果很好。

“很多人都问我什么是职业农民,我觉得就是懂技术、会经营,爱农村。”2015年,陈盛林参加了第一期秦巴山片区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骨干培训班。这次学习对陈盛林启发很大,他学会了制订商业计划书。“之前都是盲目地干,交了太多学费。”之后,他开发的柞水县朱家湾村民俗村项目完全按照现代化管理体系运作,大获成功。

大棚里,一名年轻小伙正在检查保暖膜覆盖情况。他叫胡发强,27岁,云南省昭通市巧家县人。9年前,他来到这里当花农。“这些年,村里人的日子是越来越好。”他用自己的视角见证着这个秦岭小山村日新月异的变化。

走出大棚,一位大妈正经过这里。她和老伴都在园区打工,老人虽然已经70岁,但身板儿硬朗,在园区干些力所能及的活,收入也有了保证。家里被流转的3亩地每年还能收入1500元。

“我们这儿最忙时,每天会有周边闲散劳动力100多人来干活。他们是些年纪大,缺乏外出务工条件的人和留守妇女,再加上放假的学生。”园区负责人、职业农民高堂国说,“我们会给贫困户上课,讲讲邻里和睦、讲讲自强自立。在这儿干活的贫困户明显都硬气了。”

园区里的职业农民培训教室已经落成,开春就会投入使用。作为柞水县“星创天地”负责人,陈盛林通过对职业农民进行培训,指导农民种花带动更多贫困户脱贫致富。

陈盛林介绍,2018年公司将大力发展构树扶贫项目,通过构树种植与生态养殖的结合,让农民增加一个新的致富门道。

“职业农民的情怀就是能容忍,有奉献精神。”如今,陈盛林绝大部分时间在农村,“干啥我也离不开这里的山山水水了。”(本报记者万君

来源:陕西日报  责任编辑:姬雯

(原标题:商洛:秦岭深处的“三农”情缘)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