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就业 嫁接产业 打好“输血+造血”组合拳

——西咸新区泾河新城脱贫攻坚纪实系列报道

房淑英老人和她的“房老太的土鸡蛋”

“真没想到这些土鸡蛋能卖这么好,我现在心里踏实得很,有政府帮助,以后的日子不发愁。”如今,西咸新区泾河新城崇文镇摆渡村的贫困户房淑英老人脸上的笑容多了,她的“房老太的土鸡蛋”市场行情越来越好。在高庄镇新庄村,拿到“股金分红证”的贫困户们信心满满,因为村里成立了苗木花卉专业合作社,以后他们不仅可以参与其中,还变成“股东”分红。

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要求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脱贫攻坚的战略思想,充分认识脱贫攻坚的艰巨性、长期性和重要性,坚决按照党中央的决策部署,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来抓。西咸新区泾河新城高度重视,坚决执行,在脱贫攻坚工作开展过程中,积极探索精准扶贫的新路子、新模式,着力打好“输血+造血”的组合拳,从聚焦产业就业、“一户一策”扶贫、开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等多方面精准发力,帮助贫困户真正实现稳定脱贫。

“输血”+“造血”

聚焦产业就业保贫困户收益稳步增长

“只要贫困户有想法,我们就给他创造一切条件帮助,让他自己也能有‘造血’能力。”这是泾河新城帮扶干部们的普遍信念。在泾河新城脱贫攻坚战初期,贫困户杨关智正是“一人就业”,让全家看到了希望。

日渐蹒跚的杨关智家中有多病的妻子和智障残疾的儿子,三人没有劳动力也没有固定收入,只能靠着捡破烂和低保金来维持生活。为了打破困窘,泾干街道党工委主任科员兼任双赵村党支部书记的李燕辉和村两委会成员组织党员干部通过捐助、上门解决实际困难、开展医疗救助等举措,让杨关智的家庭环境有所改善,但还没解决根本问题——生活来源。

今年以来,帮扶干部们积极想办法、找路子,最终通过多方联系,在双赵村周边的墨君茯茶公司为杨关智找到一份月工资1500元的保洁工作。“老杨有了工作,也就有了战胜贫困的武器。”李燕辉如是说。为了实实在在帮助贫困户,泾河新城已有多家企业提供了近百个爱心岗位,帮助有意愿并有就业条件的贫困户实现就业。

同时,泾河新城切实抓好贫困劳动力就业创业工作,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参与式扶贫。积极开展技能培训,提升贫困户自身能力,切实增强“造血”功能。截至目前,已组织开展24次创业、就业培训班,培训900人次,举办2场“春风行动”专场招聘会,实实在在为贫困人口打开了就业致富的大门。

贫困户“点单”帮扶干部“上菜”

“一户一策”确保精准扶贫

“房老太的土鸡蛋”最近在泾河新城挺火。一盒纯天然无公害的土鸡蛋配着包装上显著位置一个特色的卡通奶奶的图片,一盒8枚装卖10元钱,吸引了不少人购买。这个“卡通奶奶”就是贫困户房淑英老人。

去年丈夫去世,76岁的房淑英和无业的儿子、残疾的孙子三人相依为命。脱贫攻坚工作以来,帮扶干部与老人成了“亲戚”,为老人全家办理了低保手续,为孙子办理了残疾补助,还给房老太的儿子找到了一份公益性岗位。看着这一家老小生活有着落了,帮扶干部们又开始了新的考虑:能不能推销房老太的土鸡蛋?

有了主意,说干就干。帮扶干部帮着老人买来鸡、鹅,随后又帮着设计产品包装,全力推销“房老太的土鸡蛋”这个品牌。“一个礼拜我能卖5盒鸡蛋,扶贫干部还在帮我推销,现在要的人更多了。”如今,有期待的房老太每天心里都是乐呵呵的。

“房老太的土鸡蛋”,正是泾河新城在精准扶贫中,按照“一户一策”的思路,根据贫困户群众的自身特点,实施最有效帮扶的结果。自精准帮扶开展以来,泾河新城通过贫困户“点单”,帮扶干部“上菜”的方式把技术送下乡、把课程送下乡,不断增强贫困户依靠自己、依靠技术、依靠创业来摆脱贫困的能力;同时,按照“一户一策”的思路,特别是在产业的扶持上,开动脑筋,研究市场,研究群众的自身特点,实现扶贫与扶志相结合,激发了脱贫的内生动力。

推进“三变”改革

标本兼治真正实现稳定脱贫

摆脱贫困,不再返贫,是一个标本兼治的过程。泾河新城唯一的贫困村新庄村里,就正在积极推行“三变”改革。

“我家的地荒着也没人能打理,现在交给村里搞合作社,我们可以每年拿分红,还能在合作社打工,以后不发愁了。”新庄村贫困户马小坤家中有体弱的老母和脑瘫的儿子、患病的妻子,一家人常年都得靠他一人在外地打工维持生计。今年8月开始,新庄村在农改试点工作中大胆创新,外引内联,采取“政府﹢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合作模式,农民(贫困户)以土地入股成立泾河新城乡情苗木花卉专业合作社,马小坤便是其中入股的一户。

拿到“股金分红证”的马小坤算了算账,合作社用土地入股以每年每亩1000元作为股本金,采用保底分红的方式每年每亩保底分红500元,以后合作社发展得好,每人年分红能分到两三千元,这样的稳定收入让他不再惧怕贫困。目前,新庄村已有113户参与入股,其中贫困户12户,脱贫户7户,入股土地面积达到500.6亩,发放保底分红资金25万元,每户平均发放2212元。同时,泾河新城管委会对新城范围内贫困户231户482人拿出361.5万元,每人一次性发放价值7500元苗木,用这些苗木量化为股份入股,每人年分红预计2000-3000元。

坚持以“三变”改革为抓手,扎实开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让农户作为股东,参与经营,按股分红,既是参与者,更是受益者。正是这样标本兼治的举措,不仅使贫困户们在保底收益+按股分红的基础上有了就业、创业的机会和条件,也明显拓宽了他们的增收渠道,真正实现稳定脱贫。(记者轩辕杨子文/图

来源:西安日报  责任编辑:姬雯

(原标题:促进就业 嫁接产业 打好“输血+造血”组合拳——西咸新区泾河新城脱贫攻坚纪实系列报道)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