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市

阜阳市8个县市区均实现县域医共体建设全覆盖

11月23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邀请市卫计委通报全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进展情况。记者从会上了解到,目前,全市8个县市区均实现县域医共体建设全覆盖,县级医院牵头组建了18个县域医共体;全市21家公立医院全面取消15%的药品加成,每年直接让利患者2.31亿元,让患者、医院、医生多方受益。

  医改形成阜阳特色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医改工作,围绕建设“健康阜阳”的主线,制定了“健康阜阳2030规划”,先后印发了《阜阳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实施方案》、《关于理顺公立医院医疗服务和药品价格的实施意见》等57份配套文件,实施并完善分级诊疗、现代医院管理、全民医保、药品供应保障和综合监管等五项制度,开展健康脱贫工程、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健康促进等三项行动,逐步形成了具有阜阳特色的医改道路。

在健康脱贫工作方面,实行三级精准包保,解决了包保人员职责不清问题。其中,一级管理机构由县级卫计委、扶贫办和县级医院包保人员组成;二级管理机构由乡镇党委政府、卫生院和计生办包保人员组成;三级管理机构由村扶贫专干、村医和计生专干组成。目前,全市共有包保人员10856人,其中一级包保168人、二级包保1923人、三级包保8765人,服务由“大水慢灌”向“精准滴灌”转变,有效解决了要包谁、谁来包、怎样包、包什么的问题,打通了健康脱贫最后一公里。

为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让群众就地看病,减少外地看病带来的非治疗性经济支出,阜阳市在全省率先推行县乡医疗机构“五统一、五不变”的一体化管理,把县乡两级医疗卫生服务连为一体,优势互补、合理分工、协同发展。今年以来,全市17家实行一体化管理的乡镇卫生院就诊18.9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27.1%;外科手术病人2172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34.1%。

医技人才是医院发展的重要支撑。为加强学科人才建设,解决服务能力不优的问题,阜阳市邀请省高评委专家加强对晋升人员的培训、辅导,实施奖励激励措施,加强中高级专业人才培养,全市申报和评审通过的高级职称人数连续四年位列全省第一。今年起,全市每年投入1.1亿元用于市县优先建设肿瘤、心脏病、血液、妇产等10大重点专科;出台了《“健康阜阳”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方案》,每年在全市选拔40名高层次人才进行重点培养;邀请省内外知名专家对口帮扶提升专科水平,先后建立陈孝平院士工作站、孟刚病理工作室、孙敬武病理工作室。

“四升四降”多方共赢

今年以来,围绕“群众得实惠、医生有干劲、医院能发展、政府可承受”的目标,阜阳市医改工作呈现“四升四降”良好势头。

具体表现为:基层常见病、多发病诊疗量上升,二三级医院常见病、多发病诊疗量下降。与去年同期相比,全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诊患者增加2.6%,二级、三级医院常见病门急诊量分别减少3.2%、5.5%。

医务人员通过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换取合理的劳务报酬。专家费、护理费、手术费等技术项目价格平均提升了10%以上。CT、核磁共振等部分大型设备检查费下降了10%以上。

医院可分配收入上升,药品价格下降。今年1-9月份,县级公立医院医疗服务收入(不含药品、耗材、检查、化验)占业务收入的34.78%,位居全省前3位。实施药品流通“两票制”改革,组建药品带量采购联合体,药品耗材集中带量采购,药品价格平均下降15%。

医保保障力度上升,患者就医负担下降。深化大病按病种付费改革,完善城乡居民大病保险服务,付费病种扩大至209组,涵盖绝大部分常见大病,新农合最高报补85%,参保居民大病保险报补起付线由1.5万元降至1.3万元,贫困人口报补起付线降至0.5万元,实际补偿比较普通患者提高10%。全市21家公立医院全面取消15%的药品加成,每年直接让利群众2.31亿元,有效减轻群众看病负担。(记者宋玉洁)

来源:中安在线  责任编辑:姬雯

(原标题:阜阳市8个县市区均实现县域医共体建设全覆盖)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